“根”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却蕴含深刻的意义。根一方面指植物的根系,一方面是指人们的根基。
根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不起眼的根就是植物的生命。但人们似乎忽视了根。不信请到公园中观察,那些树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高大挺拔的树干与茂盛的枝叶,没有人去考究它的根部。
在五年级课文巴金的《鸟的天堂》中,有一棵长在沼泽中的大榕树,这棵大榕树不是一般的茂盛,而是高大参天,树冠遮日。仔细想一想是什么能让它长得如此茂盛?没错,就是根!它犹如一位伟大的母亲细心养育、呵护自己的孩子,母亲是根,孩子就是枝叶,为了让孩子枝繁叶茂,母亲只能努力地输送营养。说到这儿,我都有些感动了。
说完了植物的根,再来谈谈人们的根吧!在《月是故乡明》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觉得哪的月亮都没有故乡苇坑里的小月亮明亮、美丽呢?在琦君的《桂花雨》中,为什么她的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中写道,1950年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准备回国时,美国移民局通知他不准离开美国,还说他是间谍。钱学森后来还被关在了一个海岛拘留所里,但他并没有屈服,不断提出要回到祖国。他坚持斗争了
五年,1955年10月8日,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钱学森为了回到祖国,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在这些例子中,我的回答只有八个字:故乡在哪,根就在哪!
我的根在湖南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有翠绿的高山,有像海洋似的田野,在我家门前还有一条如蓝丝绸一般清澈的河。每逢清明节,爷爷不管怎样都要回到老家给祖仙扫墓,每年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都要求我们回到老家。而奶奶呢?她虽然十分想念我们,想照顾我们,但她还是留在老家,种菜、养鸡……让我们回到老家后,能住上一个温暖、舒适、干净、整洁的家。我直到现在才明白奶奶为什么要留在老家,原来她是想守护老家,守护根基!
钟声点评:
作者这篇文章构思精巧,写作认真,从引用文章中感觉作者读书不少,这种认真对待写作的态度值得赞赏。“故乡在哪,根就在哪”的主题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开始有些表述不准确,老师修改了,请认真领悟。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根》
植物需要根来输送水分和养料,就像人类需要早早打下基础,扎好根。根总是默默无闻地滋养着植物,像环卫工人那样起早贪黑地为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做着平凡的工作。
植物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无一不需要根提供的养料和水。植物在上面发光发亮,根在地底下默默地做着奉献,虽然看不见它发光发亮,但它在为枝叶的生长积蓄能量。一个植物生长得好坏和快慢都由根来决定。如果某一天根罢工了,那植物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如果没有根,它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
根像一个爪子,抓起了水分,抓起了养分,也抓起了其他物质,都是通过根这个"输送管"里被送上去了。下一场雨,那就好多了,根应该也可以放松放松了吧!
在老家,种着玉米。每年把玉米和玉米杆都收了之后,剩下的那些根,我看着它们有的都裸露在外面,脚一踩上去,一声脆响传入耳朵。又一年要播种时,松松土,挖一挖,一挖就是一个根,几条细根盘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组织,扯不开也掰不动。这么多的根聚在一起,都能推起一座小山了。看到发达的根系,我想,如果没有它们,玉米也不会长得高大,结出的棒子也不会那么结实,味道也不会那么甜了吧?
根有长有短,也说明它有长处也有短处。获取的养分有多也有少。根就是植物的生命,没有了根,植物也将死亡。人类也一样,要尽早把根扎好,营养结实,后面才有好的未来。
钟声点评:
作者这篇文章又回归了开始的良好开端,《根》的寓意清楚。从文章中表述的情况来看,作者克服了上课不专心听讲的毛病后,获得了相关知识。这值得表扬。
可是从老师修改的红色来看,语句的表述方面有些肤浅,不够严谨,不够深入,多是说半句话。写完后要养成“回头看”的习惯,以便加强不到位的表述,消灭错别字。这是强调了多少次的事情,作者一定不要凑合。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