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都山城】之十三
大礼堂惊观建筑
寻瑰宝中西璧合
假如您来重庆报团参加市内一日游,旅行社安排的第一站一定是去重庆人民大礼堂参观。我认为理由非常明显,就是如果您想了解这座山城,一定会在这里找到答案。因为重庆人民大礼堂是重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缩影,在每一块别致的飞檐和墙壁上,都回响着历史的铿锵足音。宏大的建筑群体,构成了年代经久的重庆地标。
追溯到1954年4月,一座具有民族与地方特色、雄伟壮观、精美绝伦的建筑群体——重庆人民大礼堂,在当时的西南区首府重拔地而起。自此,这座中西合璧的仿明清宫殿式建筑,成为了重庆城市的地标。
大礼堂位于渝中区人民路173号,整座建筑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是重庆市的文化符号和标志性建筑,也是举行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的中心。大礼堂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始建于1951年,由张家德主持设计。中心礼堂正对中轴线,是圆形主体建筑,中心礼堂三层圆顶由大红廊柱支撑,绿色琉璃瓦,中心礼堂正中的金色“顶子”,参照了北京天坛的“祈年殿”设计。中间的半圆形球壳顶架为双层钢架结构,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西方建筑设计融为一体。舞台高14.36米,宽23.2米,舞台上方绘有民族彩绘。
大礼堂中间三列设堂座加四层楼座共有3388个座位,最顶上一层为空调的出风口。大礼堂的牌坊整体以橘红和红色为主色调,上覆碧绿琉璃瓦,里外两面嵌以金色图案;造型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初建时期的牌坊为木结构,为了防止火灾,后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主政西南时主持修建的,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该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 他既是重庆人民演绎巴蜀文化的舞台,又是重庆人民修身养性的精神乐园,更是重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这里举行的诸如音乐会、话剧、歌剧、歌舞剧等都会频频上演;这里还有美国、俄罗斯、朝鲜、印度、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法国、新西兰等国的文化代表纷纷来访,它架起了一座与世界人民进行文化和友谊交流的纽带与桥梁。重庆人民大礼堂敞开博大的胸怀,容纳了重庆市民和中外游客的欢歌笑语,气势恢宏的重庆人民大礼堂成为了中国西部唯一直辖市的城市客厅,也是重庆版图上最璀璨的明珠,乃至重庆人民的精神图腾。
重庆人民大礼堂从开始修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重庆人民共撰的史书,他见证并述说着新重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一步一步走向繁荣的历史变迁。 半个多世纪以来,静静地屹立在山城重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重庆这座名城厚重的历史;见证了解放初期西南军政委员会主要领导人率领当时西南人民历时三年,为完成这一历史巨作倾注的心血和挥洒的汗滴;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的亲临视察;见证了历届重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光辉历程;见证了重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岁月;见证了美国总统、日本首相、柬埔寨国王、尼泊尔国王、叙利亚国王等外国元首来访的历历篇章;见证了亚洲城市市长峰会、亚洲议会和平协会、全国科协年会在此召开的空前盛况。
我详尽地观看着壁墙上的图片文字展览,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演说,坐在会场的座椅上试着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心态,环顾着整个建筑的辉煌与宏大。参观完毕后,来到前面的礼堂大广场,来这里参观游玩的人川流不息,有游人也有当地的人。对面就是著名的三峡博物馆,馆内参展物品可全面见证建设三峡水库从论证到搬迁、从奠基到开工、从建设到使用、以及所产生的效益等全过程,真是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张家祥,笔名祥云,网名祥云笼罩。诗人、作家。曾是大型国企机关干部,职业经理人。工商硕士学历,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认证会员,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指导员,黑龙江省登山协会裁判,鹤岗市户外登山协会名誉会长,鹤岗市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文化传媒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学院副秘书长,签约作家。创建[北彊杜鹃]【秦岛韵声】【运河之春】“都市头条”有声文学平台并任总编,曾任鹤岗市艺术馆交响管乐团秘书长,市文联【春雨】副刊社社长、总编,创办了【中国北疆写作朗诵精英协会】并编辑发表有声文学作品千余件。多年笔耕不辍,代表作有诗集【墨海浪花】,散文集【忆语流年】(均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死亡防线】由春雨副刊专辑发表;近年来,撰写的【抗联故事新编30集】、【海南风情录30集】、【燕京漫步百景辑120篇】、【远山的呼唤100篇】、有声文学【夜幕下的死亡防线30回】等小说、散文、游记在各级网刊发表;歌曲【独轮车之歌】、【重阳夜话】等6首歌词被编入鹤岗百年优秀歌曲集第二辑。摄影作品【独轮车的风采】获得市摄影比赛一等奖;有多首诗歌在黑龙江省【书香龙江】平台发表;有三首抗疫歌曲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作为优秀歌曲在网络平台展示。经常在【北方文学】【春雨】【金鹤】[稻田文学]【朗读时间】等地方媒体、刊物及网站发表文学作品。喜欢文学创作和编辑,喜欢唱歌、户外徒步登山运动及旅游。从不难为自己,谦和乐观随性
主播简介 : 箫笳,鹤岗市图书馆志优秀愿者。自幼酷爱影视配音,喜爱有声书的演播。愿以书养心,以音悦耳,简单生活,恬静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