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风云
三十三丶沙庄青年抗日喋血团
1938年11月,武汉失守后,日军回师华北,妄图先控制平原,后进攻山地,以巩固其占领区。日独立第三混成旅丶一一四师团各一部,共3700余人,汽车200余辆,在伪军配合下,从邢台丶石家庄丶邯郸丶德州分四路出动,第二次侵占冀南丶鲁西北一些县城。11月5日占领武城丶夏津等县城。11月21日,日本侵略者在飞机丶大炮的掩护下,进攻夏津八里庄,冯庄,两村村民紧闭寨门抵抗,日军炮击寨门,闯进村内,杀死村民21人,打伤3人,烧毁房屋百余间。自此,鲁北丶鲁西北长期被日军所盘踞。抢光丶杀光丶烧光罪行罄竹难书。
戚烽残遭日伪汉奸张栋臣追捕,在白色恐怖下,他不甘寂寞,考虑如何与敌开展斗争,星夜,他来到了沙庄村。沙庄村在戚庄村东北方向,距戚庄8华里路程。
1939年2月,戚烽丶王新发展沙庄村的赵之璞成为共产党员。
1938年初,沙庄村,以赵之璞为首的爱国青年,就酝酿建立了一个组织,起名叫“沙庄青年抗日喋血团”。参加人员有:赵之璞丶赵其范丶赵犁荒丶陈炳玉丶赵海龄丶赵毅丶赵建武丶赵之玺丶赵善堂丶吴长贵丶吳长琛丶林楼村的林绍顺(林颖),还有沙庄小学校长赵廷顺。喋血团建立后,积极开展活动,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抗日斗争中。他们组织抗日宣传,把写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丶“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丶“中国必胜丶日本必败,坚持抗战到底”的标语张贴到武城县城。利用集市,将传单散发到人民群众手中。除进行抗日宣传外,他们还破坏日伪通讯设施。1939年4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林绍顺丶林绍禹破坏了武城通往夏津的电话线路。同天晚上,赵之璞丶赵犁荒在林楼村西破坏了武城到沙庄的电话线路一百米。赵之璞还带领赵其范丶赵犁荒丶吴长贵丶赵之玺等人,晚上到县城附近,向城楼上打枪,骚扰睡梦中的日伪军。
喋血团还开展除奸活动。曾有一个外号叫“黑老婆”的汉奸到沙庄刺探情报,在砖窑附近被喋血团成员赵善堂丶赵之玺等人打昏,缴获手枪1支,自行车一辆。赵之璞丶吳长生也在去后王庄的路上,袭击了到沙庄征粮要款的两名汉奸,打伤1人,汉奸见事不妙慌忙逃回城里。因为这两件事,惹恼了日伪军,他们到沙庄抓人,把赵之璞的祖父逮捕,后家人出钱将其赎回。
由于沙庄喋血团对敌斗争开展的有声有色,引起了中共武城党组织的极大关注。1938年冬,县工委组织委员李有彬化装成商人,到沙庄村指导工作。在沙庄村喋血团全体人员会议上,传达了武城县工委关于继续宣传抗日主张,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参加喋血团等指示,与会人员深受启发和鼓舞。1939年2月,赵之璞由戚烽丶王新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赵之璞将喋血团中的骨干分子赵建武丶吳长贵丶赵犁荒丶吴长深丶赵其范等人相继发展成党员,随后又发展了赵海岭丶赵之玺丶赵雨岭。
在此基础上,中共武城县工委于1939年6月,建立起沙庄党支部,支部书记赵之璞,组织委员吳庆增,宣传委员赵犁荒,交通员赵善堂。赵善堂以卖雪花膏为掩护,与戚庄丶饮马庄的党支部进行联系。喋血团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1940年春,赵建武到运西(运河以西)参加革命工作,后去了延安。
戚烽星夜来到沙庄村,敲开了赵之璞的大门,赵之璞急忙把戚烽让到屋内。随后向大门外张望,看后边是否有跟随的汉奸特务。
戚烽还没开口,赵之璞说:“见到你我就放心了,赵善堂说张栋臣追捕你与王新,告示贴的到处都是,他想方给你们联系,又不知道你们在哪里?王新同志呢?”戚烽说了王新已去了冀南军区的事,赵之璞说:“这就放心了”,然后笑着说:“你和王新的脑袋可都值200大洋”。戚烽笑着说:“200大洋我可不给他,但我已不便公开行动了,敌人封锁的这么严密,我想通过你们联系上武城工委,看下一步该怎么办。宋烈他们在家藏着还听我的信呢”。赵之璞说:“你先别着急,让赵善堂看能不能联系上县工委。暂时你就在我这里住着,哪里也不能去”。
正是:
沙庄抗日喋血团,
爱国青年锄汉奸。
坚定不移跟党走,
挽救危亡有信念。
下节请看:
父子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