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天水姑娘》这一首歌,让大伙又一次对李佳伦有了新的了解,可以说是惊艳。他在他或导或编的电影《白方礼》《麦积山的呼唤》《幸福快车》《后悔来得及》十余部电影过程中积累了最初的铁粉,借着院线蹿红,但这一切的基础还是他心里的温暖,他的粉丝越来越多,但他依然脚踏实地地把视角投向天水这个城市的温馨的世俗生活层面。
凭着《天水姑娘》这一首歌,让大伙彻底的认识了李佳伦。他是由院线的平台走入平民生活,真正走向大众。
1965年出生的李佳伦在创作《天水姑娘》之前就已经和他朋友们做过许多有价值的歌曲,深谙个中真意,已经有很多作品,只是导演之余以写心中逸气,意不在此。他创作《天水姑娘》的过程,也是他更加深深热爱天水这片热土的过程,在天水生活的经历也为他积累了很多时代底蕴。
《天水姑娘》的歌词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却能直白地打动人的内心,没有过多的柔情,却能让你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才华,这就是李佳伦让我们感动的原因之一。
而李佳伦的创作以描写生活中的细节为主,加上自己的感想,并且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折射出一些天水本土世俗、以及感情上面的东西。这也让这首歌通篇浸润着伏羲女娲童年赤子的一股子文艺气息,唯美得不得了。基于《天水姑娘》的成功,李佳伦还相继与刘绍辉,杨朗朗为他总导演的电影《后悔来得及》创作了插曲《我要的幸福》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谣作品。
在《天水姑娘》之前,很多圈内人都十分关注李佳伦的电影故事续集,在《天水姑娘》之后,人们似乎更期待李佳伦“走在天水的龙城广场”,“走在民主路上”之后,他会走向哪里!
《天水姑娘》是李佳伦2018年元月作词,请刘绍辉作曲,金煕泽演唱的,此曲一经音乐界的朋友传唱,就非常看好。
天水是李佳伦越来越喜欢最钟爱的城市之一,如同所有多情的游子一样,在他“放逐灵魂”的途中,天水是李佳伦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站点。辗转过很多地方,总会有一些他乡成为故乡。李佳伦在创作时认为天水人面冷心热,真诚朴实,生活节奏慢,极具人情味儿和生活气息的感觉让他特别喜欢,所以即便春节他也愿意在天水待着,觉得挺高兴。很多人觉得这首歌是写给一个人的情歌,其实是李佳伦写给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城市的情歌;而写这首歌的理由很简单,想表达对这座城市的记录和留恋。
《天水姑娘》这首歌旋律舒缓优美,深情浪漫,歌词刻画了许多有关天水的细节,歌曲中出现的“民主路”“龙城广场”等熟悉的地名,唱到了天水白娃娃眼睫毛上的落雪 。《天水姑娘》的歌词,引起了天水人的共鸣,也勾起了外地网友对天水的回忆及憧憬。
听完《天水姑娘》不禁感叹,李佳伦,刘绍辉,金煕泽果然是最会用音乐讲故事的人。一些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小事,都变成故事,被音乐定格成为心曲唱,不用花哨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在不经意间击中聆听者的心房。李佳伦(俗名)出家后法名释寂乐
(在天水净土寺修行)
李茏,甘肃天水人。研究生学历。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韵文学会理事。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书画高研班毕业。东方书画院副院长、天水书画研究院院长。2002年书法作品获文化部“全国首届西部大开发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2014年现代诗歌《蝴蝶与玫瑰》荣获由中华散文网、《诗潮》杂志社、华夏博学国际文交流中心主办、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协办的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诗歌《野棉花》入选《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作家出版社)。1921年第三届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大赛中《迎春花燃烧在岁末的掌心》荣获一等奖。出版著作多部,在报刊发表古琴、书法、诗歌、散文及论文三十余篇。研究和关注的方向为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现代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