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传》剧本大纲
编剧:冯金岩
一建筑工地突然遭受巨大的龙卷风袭击,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工地上堆放的木模板和竹脚手架被巨风刮起,满工地乱砸乱撞,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害。
胳膊、大腿、肋骨、颈椎、脊椎等部位骨折者,多达三十余人。
伤损严重,形势急迫,必须送医。按照常规,应该呼叫120,但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却指示:凡是伤筋动骨的,全部送往名中医吴建广的《康养医院》。
需要安置的伤者多,医院里一片嘈杂。
留下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救灾指挥部与康养医院的通迅联系,作完相关布置,总指挥就得重返救灾现场。临行前,他紧握院长吴建广的手有些歉疚地说,给你添麻烦了!
吴建广送走探长,步履稳健有力地走向骨科诊室。
一工作人员心下不解,这么多伤号,为什么不送公立大医院而要送到吴建广的私人康养中心来。
另一工作人员透露了其中秘密。
接骨斗榫,吴建广驰名中外,省人民医院也没办法跟他比!
为了让同事了解吴建广骨科手段有多高超,这个工作人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300年前,“吴氏柳枝接骨法”出现在中华大地,随后便驰名华厦。
随着“求医问药,慕名而来”的就医者的纷至沓来,于是便出现了许多图谋不轨之人,他们动起了门庭若市的“吴氏柳枝接骨法”的歪脑筋。使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手段来套路吴氏先贤,目的只有一个,谋夺“吴氏柳枝接骨法”。
因看好“吴氏柳枝接骨法”具备的超强的“吸金能力”,八国联军为了获取“吴氏柳枝接骨法”的秘籍,曾拉来一车黄金给吴氏先贤作交换,遭到吴氏拒绝。
日军侵华后,苦于无有良法救治战场上的伤残军兵,于是也打起了“吴氏柳枝接骨法”的歪主意,出重金诱购,吴氏坚辞。
软的不行,日本人便玩硬的。他们抓走吴家父子,关进隔离室,打断儿子的大腿,通过墙上的观察孔,偷学父亲给儿子的接骨技法。虽然学走了接骨法,但还是没有学到康复法,只学了个“半瓶之初”…………
处治完所有伤号,吴建广躺在院长室的老板椅上闭目养神。美女护士小金来向他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被打的农民工们要走,说龙卷风一刮,老板被砸死了,他们也是伤的伤残的残,几十万块钱的工资还没领,付不起医疗费。
吴建广就去住院部,告诉农民,不要为医疗费用揪心。说如今农民工的工资绝对有保障,万一没领到工资,他给大伙免单!
金护士埋怨吴建广,这可是二十七八万的巨资啊,咋说免就免呀?!
吴建广问小金读过《四书五经》没有。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吴建广说,身为医者,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有一颗一以贯之的公益之心。
金护士给农民工换药,农民工的头头姓王,是位村委会主任。他问金护士:“吴院长咋就这么宅心仁厚呢?!”金护士说:这是吴氏一门的家风。白色恐怖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在武汉搞革命,活动经费匮乏,尤其是缺医少药,吴院长的祖父曾慷慨解囊,多次捐款捐药,帮我党数次渡过难关。
王主任问金护士,过去日本人在中国各大城市摆擂台,要与中国武术一较高下,广州打败日本人的是黄飞鸿,上海打败日本人的是杜月笙,武汉打败日本人的是吴院长的祖父?金护士不容置疑地回答说是!
吴院长查视病号,王主任缠住他,与他摆龙门阵。问他在西医那里伤筋动骨必须需要一百天,为什么到了你吴院长这里最多只需一个月,甚至是只须一个星期或者几天时间就可痊愈?
吴院长告诉王主任,中华医术,博大精深,大凡中医世家,各家都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他家的绝技就是“吴氏柳枝接骨法”!这些绝技的神奇疗效,绝对是西医无法企及的。除了医术的神奇,吴院长还给王主任讲了一些中药的神奇之处的趣闻。
据传过去,有一个波斯商人,投宿住店时,看见一个十七八岁艳若桃李的少女在旅店前挥鞭抽打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波斯商人看不过眼,就指责少女,说她不应该虐待老者。谁知少女说老者是她嫡亲的孙子。因为怪他不听话,不乖乖地吃枸杞,以至老成了如今这个鬼样子,恨铁不成钢,这才打他的。波斯商人惊呆了,于是便将枸杞引进到了波斯国。
中药材吴茱萸的传说也很有意思。有个人小时候很调皮,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不良,长成了茱萸(侏儒)人,成年后为了谋生,开了一家饭馆。有一天,饭馆里来了一位采药人,看见老板长很矮小,非常瘦弱,就拿出一药材,让老板将它当调料放在菜汤里佐餐。半年后,老板饮食大增,营养得到充分补充后,人就长高了,长壮了。见此药材如此神奇,老板大喜!于是他就将此药材种在了自家院子里面,将此药材的种子做成调料,治好了十里八村的侏儒(矮子)人。此药产于吴,侏儒又与茱萸谐音,后来人们就将此药取名为吴茱萸
得知中药材竟然是如此神奇,王主任恳求吴院长,说他家乡的十万大山最适合种植中药材,苦于没有技术,成不了事,不得已这才外出谋生的!
吴院长一直都想搞一个中药材扶贫项目,始终没找到合适的药材种植基地,遇上王主任,总算是可以了却一桩心愿了。
为了减吴院长的压力,街道办事处的书记找京山桥米集团公司搞来了一千公斤大米,找金龙鱼食用油公司搞来了五十公斤菜籽油。收到这么多急需物资,吴院子好激动!
社会劳动保障局的一位领导也来了,他让吴院长放心,尽管瞧病,医疗费用一分都不会少他的。又告诉王主任,他们一行人等的农民工工资很快就会给他们讨要回来。
派出所的探长也来了,他告诉王主任,欠薪老板已带到了派出所,他正在吩咐公司手下多方筹款,要回所欠工资一事指日可待!
仅仅几天时间,王主任便就行走自如了。吴院长带领王主任参观自己的康养医院。吴院长的康养医院,依山傍水,植被茂盛,环境优美,最宜康养!
康养医院有一千多个床位,每天的药膳所需的中药材,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吴院长还有对外门诊的用药,药厂的制药,以及同行朋友的药材需求,多个方面加在一起,几乎可以说是,有多少药材,吴院长都能一斤不拉地统统吃下!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王主任他们的农民工工资拿到手了。吴院长的医疗费也一分不少的收到了,但这笔三十万的医疗收入,吴院长决定分文不留,全都投到王主任家乡的药材基地上去…………
东南亚各国发来订单,订购吴院长的中药以及中药材…………
王主任他们镇的镇长和县的宣传部长来给吴院长送锦旗:扶贫能除贫根,医病善治病源!
市政府有关领导找吴院长,希望他参选市道德模范。
国际中医药研究成果展组委会给吴院子发来邀请函…………
吴院子登机,飞向蓝天白云……
2021.6.30日冯金岩于武昌南湖。
作者简介:冯金岩,出版过《中国工农红军名人纵横》等专著200余万字,长篇小说《白妹》曾获过华夏青少年写作大赛二等奖。另有《母亲》等诗作一千五百余首见诸于各大网络平台和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