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风国学院第12期第12分院人事结构
名誉总院长:曲长平
总 院 长:曲延波(分管编刊)
李美权(分管教学)
执行总院长:卢进海
副 总 院长:任瑞芳 王春芳
教研中心主任:王慧琴
十二分院长:刘妙枝
副院长:师亚梅
教官:马凤清 秦瑜 朱贡
十二分院班委:
班长:潘宁
副班长:谭伦
学习委员:宁繁昌
组织委员:孙春玲
学院:1212
学员:刘妙枝(院长)
学号:
1、平韵格:
十六字令·流(下平十一尤)
流。典雅端庄君子逑。
旗袍秀。婉约立潮头。
十六字令·秋殇(七阳平声)
殇。夏去青山颜黯黄。
花魂泣。叶落月芽伤。
2、仄韵格:
十六令·曲(二沃入声)
曲。悠扬竹笛柔声续。
诉衷肠。情燃花泪烛。
十六令·水(四纸上声)
水。黄河九曲奔腾起。
涨龙威。流过桑梓喜。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8 20∶00前提交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师亚梅(副院长)
学号:
1、平韵格:
十六字令·浇灌(下平十一尤)
流,汩水轻柔依翠游 。
禾苗醉,绿意映春柔。
十六字令·夜饮(下平七阳)
觞,酒溢仙飘达上苍,
嫦娥媚,醉舞撒银光。
2、仄韵格:
十六令·曲(入声二沃)
曲,琴弦拨动心灵浴。
觅知音,高山流水续。
十六字令·水(上声四纸)
水,潺潺细玉柔新蕊。
乍惊雷,花开波旖旎。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3提交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学员
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秦瑜(教官)
学号: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曲水流觞(七阳平声)
场,水漾柔情漂鶴觞。
沾黄酒,遇难化安祥。
2、仄韵格:
十六令·曲(二沃入声)
曲,窗前竹影摇尘俗。
弄琴弦,佳人颜似玉。
------------------------
国学院卢院长布2024.04.11提交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余建德
学号:LF12-GX192-013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觞(七阳平声)
觞。莫若离骚与杜康。
殚思庶。笔下古今章。
十六字令·寒流(十一尤平声)
流。昨夜霜风发九幽。
波涛急。鸟兽羽毛稠。
十六字令·颂龙风老师(八庚平声)
(一)
生。未舍黉门复苦耕。
人花甲。耿耿宋唐情。
(二)
诚,热血龙风国学倾。
栽平仄,墨著李桃情。
2、仄韵格:
十六字令·水(四纸上声)
水。溪声伴鸟声幽里。
绿兰依。温柔淳善美。
十六字令·曲(二沃入声)
曲。枫林起舞琴声续。
雁和鸣。高山流水绿。
十六字令·心路(十二锡入声)
(一)
戚。残阳一抹朦胧寂。
路匆匆。仙踪何处觅。
(二)
历。遥思岁月峥嵘沥。
暮云秋。甘为红烛晰。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07前提交
秦瑜点评:首先赞余老师超额完成复习作业!八首小令格律均正确无误符合作业要求,取材新颖别致,读来朗朗上口,且意境优美、主题突出、结转自然流畅。余老师不仅文学功底深厚,平时善于观察、乐于分享并且特别勤奋,多写多练是于老师的学诗风格,是诗友们学习的榜样!继续努力,你的“诗和远方”是绚丽多彩的,加油!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潘红军
学号:LF12-GX192-003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八里桥(二萧平声)
桥。八里长堤翠柳娆。
波流迤。拱映月云霄。
2、仄韵格:
十六字令·通州塔(十五合入声)
塔。通州潞外玄光合。
雾烟波。河舟行引鸽。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08前提交
秦瑜点评:潘老师两首小令均符合作业要求,格律正确无误且意境优美、结转流畅。第一首用优美的诗句把桥、提上翠柳以及由近而远的波流描写的逼真而优美。第二首由塔而延伸到周围及远处的优美景色,“河舟行引鸽”好美!继续努力!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分院:1212
学员:李天祥
学号:LF12-GX192-006
1、平韵格:
十六字令·觞(七阳平声)
觞,举酒高歌意未央。
欢声起,笑语醉何妨。
十六字令·流(十一尤平声)
流,源远悠绵无止休。
朝天笑,妙趣久停留。
2、仄韵格:
十六字令·水(四纸上声)
水。波涌澜翻诗意美。
云烟袅,生命发源此。
十六字令·曲(一屋入声)
曲,婉转悠扬迷耳福。
逍遥乐,魂牵梦中沐。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0提交
师亚梅点评:
第一首小令平仄正确,韵律和谐,第二首小令微瑕:源平应仄。第三、四首小令没依诗谱做题。
李老师的小令虽然意境很好,诗意盎然,但遗憾的是三、四首没按诗谱来做题,且仄句转句尾字也仄韵。望诗友今后多加注意,作业必须依照诗谱,利用工具检测平仄。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 1212
学员: 孙春玲
学号: LF12-GX192-010
1、平韵格:
十六字令·家宴(十四寒平声)
餐。配搭均衡飨食端。
珍滋味。怕重也光盘。
十六字令·愁觞(七阳平声)
觞。月影趋陪酌夜凉。
千杯尽。一醉解愁肠?
2、仄韵格:
十六字令·杏花落(四纸上声)
蕊。娇柔玉瓣飞枯萎。
孕胎珠。酸甜涎出嘴。
十六字令·聚(七遇去声)
赴。相思数载终重晤。
话当年。风云人岁暮。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0提交
师亚梅点评:
四首小令均平仄正确,韵律和谐。
《家宴》山珍海味,合理均衡,用‘怕重也光盘’点出了家宴的美味,是小令的亮点,赞!
《愁觞》用月影、夜凉、千杯尽、一醉,来描写内心的凄凉和哀愁,正可谓借酒浇愁愁更愁,紧扣主题。
《杏花落》、《聚》诗脉流畅,起承转合到位,特别是《杏花落》,转句‘孕珠胎’不错,依此联想果实的味道,妙!题目用蕊或杏蕊是否更好?个见!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 崔桂香
学号:LF12-GX192-001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觞(七阳平声)
觞。壮士开怀杯举狂。
绵柔烈。尽醉诉衷肠。
十六字令·流(十一尤平声)
流。细水潺潺漫步遊。
溪园绕。卧石赏湖舟。
2、仄韵格:
十六字令·水(四纸上声)
水。晶莹嘀嗒声不止。
石能穿。柔坚刚尽美。
十六字令·曲(二沃入声)
曲。琴声绕耳超凡俗。
恋寻音。纱窥颜似玉。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1前提交
宁繁昌点评:首先赞崔老师超额完成复习作业!四首小令格律均正确无误符合作业要求,取材新颖别致,读来朗朗上口,且意境优美、主题突出、结转自然流畅。赞。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宋兰芝
学号:LF12--GX192--035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家(七阳平声)
觞,岁月闲情双手扬,
温馨宅,美酒诉衷肠。
物流(十一尤平声)
流,戴月披星高速悠,
东西购,物品价廉收。
2、仄韵格:
十六令·曲(二沃入声)
曲,音弦指拨悠然续,
陷红尘,声声言失足。
生命河(四纸上声)
水,生存养育平安倚。
越高山,荒原添绿址。
--------------------
----
国学院卢院长布
2024.04.12提交
宁繁昌点评:首先赞宋老师超额完成复习作业!四首小令格律均正确无误符合作业要求,取材新颖别致,意境优美,足见文学功底深厚。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杨文学
学号:LF12-GⅩ192-008
1、平韵格:
十六字令·花(六麻平声)
花,四月阳春展物华,
千姿媚。倩影伴烟霞。
2、仄韵格:
十六令·水(四纸上声)
水。清泉润物滋花蕊。
汇江河,留书情寄纸。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2日提交
宁繁昌点评:杨老师二首小令格律均正确无误符合作业要求,取材新颖别致,读来朗朗上口,且意境优美、主题突出、结转自然流畅,足见文学功底深厚。赞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宁繁昌
学号:LF12-GX192-007
1、平韵格:
十六字令•独酌(七阳平声)
觞。月下微醺独酌郎。
良宵夜。酒醉诉衷肠。
2、仄韵格:
十六字令•湖光景(二沃入声)
曲。湖边岸柳丝涤绿。
碧波弦。高山流水续。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2提交
孙春玲点评:
两首作品均符合诗谱要求,平仄基本正确,韵律合规。起承转合自然,整个作品在升华中结束,一气呵成。
第一首,描写了月下独酌醉酒后的可爱样子,耳边好像都是醉话的絮叨声。😂
第二首,描绘了湖边美景,柳丝弄琴,碧波作弦,奏响着高山流水,真真富有想象力!👍
微瑕:“涤”仄应平。
师亚梅点评:
孙老师点评很好,很到位!两首小令都写的不错,在此点赞!只是对第一首《独酌》题目有些疑惑,即是独酌,又何来诉衷肠,向谁诉说?是自言自语?向明月诉说?还是视频、煲电话粥,若后者的话也不算独酌,酒后也许不是独处,所以题目有待商榷。纯属个见哈!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王胜军
学号:LF12-GⅩ192-009
1、平韵格:
十六字令•觞(七阳平声)
觞。贯满传奇是杜康。
刘伶醉。一觉几青黄。
十六字令•花(六麻平声)
花。一路芬芳灿若霞。
呈春色。喜赏韵无涯。
2、仄韵格:
十六字令•笔(四质入声)
笔。良宵纸上书情溢。
月临窗。清香传满室。
十六令•水(四纸上声)十六字令
水。充盈四海波涛起。
话沧桑。风书千古史。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09日提交
秦瑜点评:首先赞王老师超额完成复习作业!四首小令均格律正确无误、且取材新颖别致,用优美贴切的语句把“觞”“花”“笔”“水”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分院:1212
学员:李荣
学号:LF12-GX192-014
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觞(七阳)
觞。对影三人醉一场。
花间舞,趁月且疏狂。
2、仄韵格:
十六字令·曲(二沃)
曲,风弦抚弄山川绿。
柳轻飏,魂香花似玉。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2日提交
两首小令均符合诗谱要求,平仄正确无误,韵律合规。
第一首,描绘了月夜独饮醉后花间狂舞的场面。人生难得几回醉,适当放松轻装前行。起承转合自然,一气呵成👍
第二首,风弦拨动,山川变绿、柳絮轻飏、百花盛开。充满诗意!
微瑕:韵部填写不完整。
龙风国学院第十二期
学员复习作业
学院:国学院
学员:1212
姓名:刘星
学号:LF12-GX192-024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河(下平五歌)
河。碧水蓝天树影娑。
扁舟漾。曲调美声歌。
2、仄韵格:
十六令·水(上声四纸)
水。清泉一道歌声里。
健身强。田园滋润美。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4 提交
孙春玲点评:
两首小令均符合诗谱要求,平仄正确无误,韵律合规。
第一首,描绘了一幅多维风景图,有水,有树影,有扁舟,还有歌声,棒棒哒
第二首,通过这首小令,传递着水对人们生活和保护水源清洁同等重要。
继续努力,加油💪
国学院第十二期学员
复习作业
学院:1212
学员:王亚泽
学号:LF12-GX192-045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秋(下平十一尤)
秋。细雨飘飘景色幽。
西风劲。陌野小虫啾。
2、仄韵格:
十六字令•雪(入声九霄)
雪。乌云滚滚怱飞切。
洒人间。冰封天凛冽。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21提交
朱贡点评:小令十六字,字贵少精,点活事物,笔法奇巧入妙👍🏻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
第三次复习课后学员作业
学院:国学院
分院:1212
学员:史佐君
学号:LF12-GX192-005
十六字令•雪(二萧)
飘。絮影缤纷弄雪潮。
梅妃恋,相伴赋天娇。
十六字令•雪(入声九屑)
雪。怀藏绮梦天庭别。
洒人间,千畴禾谷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朱贡点评:两阙小令很别致,巧妙拟化了雪恋情怀,一个赴梅约,一个被千禾👍🏻
上联:提灯定损讹租客(小白河)
下联:放水求鱼诈钓人(坦言)
七律·师 恩 吟(十一真平声)
文/余建德
帝禹通流才顺水,周公礼遇顾怜民。
虚怀宇宙诸天妙,厚德林泉大地仁。
俗物迷情多背道,清风达者自归真。
尘烦变好由心态,浩荡师恩救度人。
七律•悟道(依韵清晨先生诗)
抛除俗念沐春新,空谷幽兰远世尘。
踏遍青山多醒悟,环周风雨几思真。
清茶皓月寻常客,史卷香花咫尺宾。
依教涅盘升境界,心存慈佛乐芳辰。
附:清晨先生原作
赞胜军墨宝《悟》(古风)
大彻大悟向佛心,心中无我远凡尘。
跳出三届始得悟,不在五行方为真。
一屋诗书多秃笔,两厢丹青少瑶琴。
淡看人间烦恼事,承祖随缘善友邻。
第三次复习作业🌹
复习作业
学院:
学员:
学号:
要求: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
十六字令·题目(韵部7
平(韵)。仄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2、仄韵格:
十六令·题目(韵部)
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
国学院卢院长布置
2024.04.14 20∶00前提交
例:
十六字令·贤
文/乐耘公子
贤。
曲度诗词曲谱全。
殷勤处,着意播心田。
十六字令·萍
萍。
逐浪天涯步不停。
寻觅处,回首是曾经。
十六字令·龙
龙。
播雨兴风渺迹踪。
滋万物,青藤绕劲松。
十六字令·香
香。
择字烹成醒酒汤。
平湖处,卧石赏鸳鸯。
各位诗友晚上好
今晚,我和大家一起提纲挈领的回顾一下已经学过的内容,温习一下绝律创作的方法。因为,下一讲我们要开始触及词的创作方法了。
我们国学院十二期自去年九月七日建群至今天,已经整整七个月了,我们从诗的起源到曲度式1 ~10言绝律诗谱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格律诗的创作方法。今天,我们重点复习平韵格的五、七言绝律。从而触类旁通曲度仄韵格绝律。
一、什么是格律诗?
所谓的格律诗就是符合格和律的诗叫格律诗,也叫近体诗。格律诗包括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排、七律。
格,包括字数、句数、平仄、起承转合、替、对、粘、对仗等。
律,就是声律和韵律。
二、什么是平仄?
格律诗是由一个个汉字组成,而每一个汉字都有固定的读音和声调。古时汉字发音为平上去入,平又分阴平阳平,所以,古韵汉字发音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声,即对应古代声韵学的“宫、商、角、徵、羽。”由此可见,古代汉字的平仄,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现在,汉语经过多次改革,每一个汉字都注加了汉语拼音,使汉字的声律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并且没有了入声。古入声字分别派入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所以,古韵和今韵的区别在于入声字的派入使用问题。古韵入声字作仄声,今韵就是入声字按现代汉语拼音派入声调使用。所以,部分入声字为平声,部分入声字仍是仄声。
三、格律诗的章法
格律诗的章法就是诗的谋篇布局,一般的章法都遵循起承转合(全景诗和全情诗除外)。
起,诗的开头。
承,诗的承接。
转,诗由景或事转情和由情转景,或由事转议论。
合,诗的收束结尾。
四、关于“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我们都知道,格律诗由四个基本律句组成。即:
A、(仄仄)平平平仄仄
B、(平平)仄仄仄平平
C、(平平)仄仄平平仄
D、(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同时也学习了用“中”,所谓用“中”,总体上在不破坏律句声律的情况下可以用“中”。也就是律句不能出现三平尾、孤平等情况下,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可以用“中”。凡是用“中”的格律诗都是格律诗的变格。同时,凡是用“中”的律句都是拗句,不破坏律句声律的拗句可救可不救。破坏了律句声律的拗句必救,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救拗,也称拗救。救拗分本句救和对句救二种。哪二种大家思考和温习一下课件,自己弄明白了才能增加我们的记忆。
五、常见的诗病
1、孤平
在律句D中,如果出现了(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变格律句,就犯孤平,在格律诗中这样的变格律句不允许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拗救和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后,五言一拗三救,七言三拗五救。孤平只在律句D中出现。
2、三平尾
在律句B中,如果出现了(平平)仄仄平平平这样的变格律句就是三平尾,三平尾只在律句B中出现,我们在创作时必须避免。
3、上尾
在律诗中的白脚句句脚,使用了同声调的仄声字就成了上尾。
以上三种诗病,自唐以来历朝历代诗词界都视其为诗病尽量避免。
4、四平头
四平头指律诗中二联的头二字同时使用了相同结构的词组就犯四平头,但唐诗不忌此病,乃明清时期的声律学家们为进一步完善格律诗的声律美而提出来的。既然前人已提出并为诗词界所认可,我们也应该遵循。
5、摞眼
在律诗中,对仗的中二联中,句式结构一致无变化而呆板,导致朗读过程中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
6、挤韵
挤韵,指诗句中使用了同韵部的字叫挤韵。古时诗文没有标点符号,人们读诗时都是按韵来断句,现在,我们写诗有标点符号断句,已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创作的诗是投稿参赛的话,还是要尽量避免,毕竟这也是诗病之一。
7、撞韵
撞韵,指格律诗的白脚句的字,是该诗韵部的仄声字。
8、连韵
连韵是诗韵相邻的两个字,声母、韵母,读音一致。
9、复韵
复韵指一首诗中所押的韵字意思一致。如:诗和词,花和葩,忧和愁,芳和香。
10、合掌
合掌指中二联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组意思相同,如:泼墨对挥毫、看对观等。
当然,还有很多诗病,在此不一一列举。只是以上10种写诗时容易出现的诗病,特列出提醒大家注意。有些诗病是唐时需要避免的,有些诗病是明清时期提出来,不管诗病何时提出,我们写作诗词时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好。
六、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龙风学习时的体会,由于时间关系,我选择几篇交流。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完成每期作业后,也写一点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篇:
学习李美权总院院长集训课件的体会
文/卢进海
昨晚静下来,再次学习李美权老师在集训课上《如何写一首唐绝律(二)——绝句和律诗的基本句式和创作要点》的讲义,受益匪浅。尤其是后面的改诗,如何炼字炼句,剖析透彻,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学习,回味,体会。多读几遍课件,我们会收获满满。
通过学习李美权总院长的集训课件,就如何创作七绝,我谈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首先,要遵循七绝的游戏规则,起承转合。
起句要平缓,不要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这样的话,后面的情绪不好继续,容易虎头蛇尾,像倒吃甘蔗,越吃越无味。所以,起句一般交待一下时间、地点,便于后面继续铺陈。
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继续延伸,结合起句,在这个时间,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在这个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件。
转句,至关重要,顾名思义,转就是转折,对看到的景色和事件,我们有什么感触。也就是说在起承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什么?在写作上是从事到情,从实到虚。但转句必须与起承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联系,就是我们转得太突兀,造成诗脉断裂。同时,转句要做好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合句,在转句的基础上,对前三句进行一下归纳总结,但要含蓄,正所谓看破不说破,这样,诗才有余味,也就李总院长说的,言尽而意未尽,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其次,绝句和五律,容量小,不允许我们用废字或复字重意的字,每一个字都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我们写景抒情、叙事达意服务。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我们之所以说诗难写,就是因为诗的语言是最精炼的。
再次,诗不仅仅是浓缩的记叙文,她也是散文随笔的精华,也可以是作者情绪爆发的呐喊。所以,诗可以兴观群怨,涵盖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发一问,都能振聋发聩,让读者为之一振,情绪激昂。
当然,格律诗的章法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当我们掌握了上述章法后,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创作。毕竟格律诗以意境为先、为主。
至于七绝的例诗,我一时不好找,身边也没有工具书。个人的学习体会,不对之处,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2022年10月24日
第二篇:
七律·僻居偷闲
文/畔岛闲人
竹案藤椅茅屋下,铜炉瓦罐慢煨茶。
前山落日披金氅,峡口清波起碎花。
翠绿芦中翁钓影,玄青石上鹤鸣霞。
松梅作伴书为友,不慕他家享侈华。
乐耘公子点评:
这首诗,起承转合到位。铺排井然有序,画面感强,有起有伏,有明有暗,有虚有实,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且首尾呼应,可圈可点。
起联,竹案、藤椅、茅屋、铜炉、瓦罐、茶这六个物像巧妙破题,切中“僻居”题旨。慢煨二字则轻松完成“偷闲”之悠闲自得的慢生活节奏。十四个字无一赘字,貌似物景叠加,却是开门见山,为承句留足了施展的空间。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妙也。
颔联,在起句的基础上,对僻居进行了递进式的进一步描述交待,充分展示了僻居之处美丽的风景,并且,突现了一个“僻”字,景幽而僻,剥茧抽丝,环环相扣主题,实则景僻静而人闲者也。
颈联,从外围入笔,看到钓翁,听到鹤鸣,使用了通感转换之法。一隐一霞,点面结合,明暗交替着墨,环境清幽,虚实有度,动静相宜,如此人间仙境令读者流连忘返,僻居偷闲者得其所也。从而,也充分实践了王国维先生“景语也是情语”之论述。
尾联,由景转情且扣回主题之偷居怡情。心景如物景一样幽静,真正体现了“难得人生几日闲”的恬雅。最后以不与尘俗共侈华收笔,对主题进行了很高层次的升华,从而道出了文章中主人公“僻居偷闲”的内心深处的情愫和胸襟。
说到具体的章法,余以为,此诗首联起,颔联颈联承,七句转八句合。起的明了,承的宏阔,转的干脆,合的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但诗中亦有美中不足之处:
1)首句椅字出声。椅虽然是平仄两读,但不是平仄通用。作名词,如椅子,桌椅,藤椅等时则古仄,此处应平。故声出。
2)尾句家字有挤韵之嫌。其实,挤韵是可论可不论的小问题。因为,古时作文没写标点符号,诗词等韵文学作品,皆以韵脚为主来断句,所以,诗中避免同韵部字。而今此问题可以忽略了。
3)中二联摞眼,句式结构单调无变化。让读者在视觉上容易产生疲劳感。为什么说,会引起视觉疲劳。因为,古人读诗,一般摇头晃脑,反复吟诵,如果我们的诗句式结构不加以变化,读者摇头晃脑的节奏也不变,摇着摇着,瞌睡来了从而产生视疲劳。
总之,这首诗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把僻居和偷闲展现得淋漓尽致,技法娴熟,若能变化一下中二联的句式结构,实乃佳品。
曲凡总监督点评:
漫煮时光,怡然自得。
楼上点评准确,只是认为摞眼,片面了点,中二联不摞眼,相对处词性不同。如果节奏相同,相对处词性也一样,才可以称之为摞眼。
有的擅长七律,有的擅长绝句,要找准自己的方向。
如果没有出人意料的急才,写不好绝句——绝句易写难工。
格律诗都是从顺口溜脱胎而出的。
禾熟院长:
摞眼,有人总结是中间两联句式一样,有人总结是诗眼相对。
此律,第二联诗眼“披、起”,在第5位;第三联诗眼“钓、鸣”在第6位。
古人也摞眼。如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乐耘公子点评高水平,非等闲之辈,必是大才方家!从句式评,节奏看,此诗确也可打磨,毕竟好诗不厌百回改。
曲流觞点评:
全诗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首联作者直抒胸意,点出主题。
颔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颈联虚实结合,文笔精炼,对仗工巧。一静一动,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含蓄隽永。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结句点明题旨,回应开头。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汉典对“诗眼”的解释是:“诗句音节的扼要处或诗意的关键处。”即作品中具有点睛传神作用的关键词语。此诗颔联诗眼在“披”、“起”动词上。颈联诗眼在“影”、“霞”名词上,完全错开了。摞眼,有取句式者,有只重诗眼者。无论取啥,变化多端,方能多美!
江湖书生:
此律,实为我当年龙风学诗第一首七律作业。
今日放在“台面”上,是想为众诗友作启示教材。
第一,“椅”出律。当时实在想不出一个替换的字,又舍不得、也不敢“挥锄打碎泥菩萨,和浆制胚重头来”,就这样“勇敢”且“坦然”地交了作业。如硬要单单换一个字,我现在也只能想出一个“床”了,这种方式很别人,也难收效。另,检测工具仅提示“椅”为平,这也告诉我们,任何网络检测工具都不是绝对可靠的,一定要逐步熟悉平水韵表,把平仄牢记于心,烂熟于腹。
第二,初学作业,顾不上许多,能凑齐八句,勉强对仗,已属不易,但今日看来,诚如乐耘公子所言,中二联确实句式上还有些可变化处,文无第一,是谓文学无限,须有穷力不止的精神,故有“好诗不厌百回改”。
对于颈联的诗眼,我倒觉得是“翁”和“鹤”二名词,系整句的重心所在。
前山/落日/披金氅,峡口/清波/起碎花。
翠绿芦中/翁钓影,玄青石上/鹤鸣霞。
第三,“家”与韵字同部,挤韵。除非“挥锄”,若要换字,暂只有“人”字可用。
此律所写,实我居处处“仙居恩施·连珠畔岛”之实景,只是略略文学了一下。律不咋满意,但景情确能悦我闲心,故有“畔岛闲人”之号。如此,能道出自己的内心,也算是“满意”。故,文章诗词,皆讲究的是真情实感,做作虚造永远是忌讳!
第三篇
以例诗再论绝句的起承转合
——学习李美权总院院长集训课件的体会
文/卢进海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中午好
今天再就绝句的起承转合,用李白的两首绝句作为例诗,来和大家交流交流,谈谈我的体会。
我们看下面这首童叟皆熟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首起交待了人物、事件以及地点(人物:李白;事件:行;地点:潭边)。
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进行了顺承,一个“忽”字和首句的“将”字进行了有序的承接。
转句,转到了貌似无关的事情之外,与送行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他的合句就把它归纳成了一体。
合句,“不及”二字,把无关变成了有关。那就是一个字:“情”。
整体上看,送行就是突出友情。尽管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没汪沦送我的感情深。
我们再看李白的另一首诗:《寄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就利用了李美权院长讲的用诗题对内容进行补充。诗题交待了地点是山寺,或者说道明了“危楼”何处。
这首诗的起句,描述了山寺的高大,壮观。
承句,对高大的继续铺陈,手甚至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我们知道,李白是浪漫派诗人,所以,他更多的是使用了夸张手法。
转句,没有再在山寺的高大上着墨,而是写自己的内心活动。这又貌似说话与山寺的高大雄伟无关了。
合句,对不敢大声说话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是恐怕惊扰了天上的人。实际上转句为合句再次夸赞山寺的高大,做足了铺垫。
这首诗,李白采用夸张的手法,在实物上和内心里,描述了山寺的高大和雄伟。
这两首诗,起承转合相当到位。特作例诗,分析学习。
——2022年10月25日
第四篇:
初学常犯之病,就一个字:凑!
江湖书生:李美权
一、凑景凑事:所写,非眼中之景,情中之事,都是心中编凑的;
二、凑字凑句:遣词驱字,都是为平仄服务,做得都是填空题;
三、凑韵凑词:因韵选字,为韵造词,选韵时没有整体思路;
四、凑诗凑意:一意堆砌,不问主题,即写晚上的月亮,又写白天的太阳。
2022.10.25
解读李美权总院长《初学常犯之病》
文/卢进海
李美权总院院长的《初学常犯之病》,可谓是一语中的,一个“凑”字,切中要害。
一、凑景凑事
初学写诗,多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安排平仄和韵字上,所写的景大多都是凭空想象,与我们的情感有很大的出入。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景语也是情语。”所以,我们写景要与我们的感情相符,不能拉夫凑数。拉夫凑数,这样的话,诗的脉络就不分明,变得模糊了。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造景,也是可以的。因为,实景有限而造景则无穷。但绝对不是与诗无关紧要的凑景。
二、凑字凑句
凑字凑句基本上是每个初学者的一个通病,就是已经学会写格律诗词的朋友,也时常犯这种错误。凑字凑句容易造成语句不通,表达意思不完整,不准确。有时甚至不知所云,费解。即使写成了一首合律合谱的诗,也是平淡肤浅,没有诗词应该有的内涵和灵魂。
三、凑韵凑词
凑韵凑词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倒韵。如光荣为了押下平七阳的韵,把它倒成荣光,悲伤倒成伤悲等等,这些可以倒。但不是所有的词都可以倒,如天涯就不能倒成涯天,情绪不成倒绪情等等。有些词倒着会倒成笑柄,倒得诗句生涩,并且有生造词语之嫌,让读者无法理解诗的含义,读着别扭不流畅。所以,凑韵凑词是我们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注意避免。
四、凑诗凑意
诗,以意境为先。什么是意境?意,就是我们心中的景,境是大自然的景,把心景和物景进行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意境。如果我们为诗凑意的话,那么,这首诗必定平凡无奇。之所以李美权总院长一直强调诗要反复推敲,就是要求我们打磨好诗的意境。不是为凑诗而凑意。
一首好的诗词,可以唤醒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可以给人以温暖如春的感觉,可以让人警醒从而激发人们的斗志,也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们一定要在龙风人的教导下,克服一切困难,刻苦学习,努力完善自我,为我们美好的生活献上一首首优美的诗词。
2022年10月25日
第五篇
1.五绝·寒冬
文/张志存
红枫黄叶去,大雪如飞絮。
万物白衣装,梅花香送语。
点评:乐耘公子
张院长这首诗,五绝三仄韵,符合声律和韵律。起承采用了白描手法交待了时间季节,开门见山直接破题。转合从大(万物)到小(梅花),从面(万物)到点(梅花)进行了很好的点面结合。把一个寒冷的冬天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整体上看,这是一首没有起承转合的全景诗。其谋篇布局与杜甫的七绝《无题》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章法一样,采用四个画面组成一首诗。但我个人觉得第三句有点直白,可以考虑为万物裹银装。第四句感觉有点弱或者说有点迷茫,可以考虑修改为梅花香不误。这是我对这首诗的一点学习体会和看法与老师同学们交流一下,不对之处,敬请张院长、老师、同学们谅解。
1.五绝·寒冬
文/张志存
红枫黄叶去,大雪如飞絮。
万物裹银装,梅花香不误。
2022年12月22日
第六篇
诗评
七律·荡湖(六麻平声)
白鸭携孩拨浪花,悠游教授几萌娃。
微风吹拂青芦蕊,疏雨飞来柳岸家。
倒影蓝天云海澈,流光暮色夕阳霞。
羔羊跪乳遗千载,孝道传承敬母茶。
曲凡总教督点评:
微风、疏雨、倒影、流光、羔羊、孝道,连续六个名词打头,浩浩荡荡,但并没有“一泻千里”,严格地说,这叫六平头了,连续四个就是四平头。在其它地方,这么用叫排比,气势磅礴,但在律诗里,适得其反,会让人感觉呆板、压抑、没有变化。我们试着将颈联改动两字:影衬蓝天云海澈,光流暮色夕阳霞。再读着试试。
这里霞名词活用作动词,可以的。
乐耘公子:
这首诗在曲教督点评的基础上,我还能说几句吗?
刘李萍:
@卢进海 LF11-GXY161-003 :因为曲凡总教督是根据当时教学进度来点评的。是以鼓励为主。现在很想得到您的指导点拨。但说无妨。
乐耘公子:
@刘李萍(院长) 我还是不说了吧[玫瑰][握手][抱拳]
刘李萍:
@卢进海 LF11-GXY161-003 :最好说出您的见解 ,好让大家从中学习受益,这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可以说是抛砖引玉哦。
乐耘公子:
好吧,那我说几句。
这首诗,合韵合律,起承很好,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摞眼。中二联句式结构无变化,约显呆滞。
关于摞眼,主要是指中二联结构上的不变化。现在,网络上关于摞眼的说法是诗眼相对也是摞眼,其实,诗眼相对,也是因为中二联结构无变化导致的。
二、四平头
关于六平头甚至八平头,也就是说首联和尾联也参与考量,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因为,格律诗不要求首尾二联对仗。如果我们的律诗使用了四个对仗联组成,则要考虑六平头、八平头的问题。
四平头,就是中二联开头二字名词相对或者虚词相对。
关于四平头如何避免
我们在写中二联时,一联首二字用实词,一联用虚词就可以了。
三、颔联、颈联隔景
颔联有雨,颈联有霞。没有作任何铺垫,或者说雨后。所以,颔颈联隔。
四、韵律不和谐
我们写诗除了意境之外,讲究声律、韵律的和谐。此诗五个韵字都是名词,也就是说五个实词,名词可以便诗词挺拨但呆板,虚词可以使诗灵活但无骨。所以,韵字的选择应该虚实词兼用,才能保持韵律的和谐。
这首诗属步韵诗,属原作者用韵失误。
五、转的有点突兀
此诗章法,一联起,二、三联承,七句转八句合。章法无误。但转到糕羊跪乳上,前面没有作任何的铺垫和迹象,所以,我认为有点突兀。
这是我的一孔之见,如果有谬言不实之处,请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OK]
2023年5月12日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分歧,愿私聊沟通。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作业:
以“曲、水、流、觞”为题或自拟,填平韵格、仄韵格十六字令各一阕。
1、平韵格十六字令
平。仄仄平平中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仄韵格十六令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