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
人间四月天,微醺醉春天。进入四月,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清明过后,处处充满着生命的懵懂,浓浓的春意挤满了每个空间,从田野溢进房舍,从堂屋铺到沟渠。高高的榆树上,像是在一夜间,柔软的纸条上,挂满了一串串的榆钱。

一片片的榆钱,像一个个浅绿色的圆扇面,四周是薄薄的一层,微透明,中间是一个小巧的花苞,七八朵挤在一起,拥挤成一簇簇,整个枝条就像一串串,一阵温暖惬意的南风吹来,枝条带着榆钱前后摆动,显得可爱调皮又不失灵动。


老伴和邻居搬来梯子,爬屋上墙,踩在房上,对榆钱下了手,不大会她们就扐了很多。老伴把榆钱倒进盆里,仔细把里面的细枝条、草根等杂物挑出来,用水多次淘洗,然后往盆里倒入一半小米面,一少半豆面和一少半玉米面,和好后再加入酵母,让它自然发酵了两个小时,这时看到嫩绿的榆钱在鹅黄色面团的包裹下,拥挤着,就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在扎堆窃窃私语。
老伴抓起一个面团放在掌心,双手交替托着轻轻旋转,逐渐形成一头细一头粗,右手食指插在粗头一端中间,随着继续慢慢旋转,粗端有了一个空心,这时一个窝头形状就展现了出来,看着老伴气定神闲,游刃有余,一气呵成的动作,我不觉佩服起老伴的手艺。

在蒸锅里铺好笼布,把一个个金黄色的窝窝头码好,间隔开一定的缝隙,不然蒸好后膨胀发大了会粘连在一起,开火半个小时,掀开锅盖,一股淡淡的香甜味道随着蒸汽扑面而来,看到一个个窝窝头肥硕富态,有的还在咧嘴傻笑,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在蒸了两锅窝窝头后,老伴又有了新的目标,把洗好的榆钱放到不锈钢盆里,放一半面粉,一半玉米面,打入几个鸡蛋,用温水搅拌成糊状,拿出电饼铛,开火倒油,等有丝丝青烟冒起,用勺舀起一勺倒入电饼铛里,随着滋滋啦啦的声音响起,空气里开始弥漫榆钱甜丝丝的味道,随着老伴不断的用竹铲铲起,翻身,那股香甜味越发浓厚,使我禁不住使劲吸鼻子,以便把这美好的味道吸进内心深处。
晚上,我们来了一场忆苦思甜的榆钱农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