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闲谈
只供寒士饱诗肠,
不伴佳人上绣床。
黄蝶似花花似蝶,
柴门春尽满田春。
这是宋朝方回的《青菜花》诗。青菜花就是油菜花。自古以来,我国种植的油菜分为白菜、芥菜和甘蓝三个类型。所谓青菜就是白菜型油菜,因其色深绿,故称青菜。
这首诗说,油菜花只能供会写诗的寒士食用,但绝对不会象桃李杏那样成为绣女刺绣的对象。然而在桃李开败后,彼此相像的油菜花和蝴蝶一起,却成了乡野特有的春景。
同桃李杏以及牡丹花相比,菜花确实有自己的特奌。
首先,就是油菜花的实用性。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就像乾隆皇帝《菜花》诗所说,油菜籽可以榨油,而食油是人类基本饮食需求。相反桃杏李花的实用价值是结果,牡丹等花只能用来观赏,都不是基本需要。不仅如此,一年生的油菜花和嫩枝叶可以同时食用,且食用的用途还在榨油之先,因为国人最先食用动物油,后来才压榨植物种子并用布帛过滤。
食用油菜花,我和妻有亲身体验。我们都来自农村。据妻说,他们村人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曾偷摘集体带花的油菜,回家腌菜食用。而我小时候,因为饥饿,从坡道经过,常会摘取路旁的油菜花顶头,直接食用,只觉得口齿噙香,以致成了习惯。现在在乡下春游时,看见路旁鲜嫩的油菜花,仍然有摘取入口的冲动。
其次,桃杏李为木本,较为高大,牡丹木本、草本兼有,但形体相对也大,因而可以单独存在于院落或者花园中。而油菜为草本,株矮身弱,它只适合种在田地中,所以油菜花是乡下常见的景观。
元代黄庚《田家》里说:"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正因如此,除了特殊原因,在城市园林中种植油菜,会同人们的惯有思维冲突。绍兴文理学院在廊桥以北,风则江西岸的校园里,种了一片油菜花,我们老师私下就议论说,除了农学院情况特殊以外,在一般大学里种油菜花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同大学的周围景观和整个气氛是不相符的。这种看法不能不说是有道理的。
再次,桃李杏花朵较大,颜色娇美,且花萼、花瓣和花蕊异色,观赏性强,牡丹更是如此。而油菜花朵小且颜色单调,不那么高大上,即使分布在大片田里,除了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外,实在难以有其他美感。
明代谷氏《菜花 》诗说:"簇簇花开麦陇西,遥看黄绢晒鹅溪。饶他不惜金铺地,未买诗人一品题。"菜花很难激发诗人的灵感和丰富想像。桃杏李常被比为美人,牡丹甚至比为杨妃西子,而菜花一般同青山、溪水、池塘、人家一起,作为农村静逸环境的一部分加以描述,用"黄云"或"遍地金"形容其壮美而已,或者用蝴蝶翩翩的动态舞姿衬托油菜花田的静态观感,很少有单独描述或歌颂菜花的篇章。这正是唐宋以来脍炙人口的诗词一流名篇里,难有菜花诗词一席之地的原因。
不仅缺乏名篇,而且很少有一流诗人吟咏油菜花。唐诗最早提及油菜花的,是中唐的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下来是晚唐温庭筠《宿沣曲僧舍》和齐己《题梁贤巽公房》,都不是专门写油菜花的。不过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唐代时,油菜的主要种植地已由甘肃扩展到了关中(玄都观和沣曲都在长安附近)和湖北(齐己诗中所提吴王庙在湖北)。
从历代菜花诗看,宋代油菜种植就由江汉平原向长江下游即江淮和江东扩展,到明清则涉及全国了。
例如:
汉南汉北满平田,三月黄花也可怜一一南宋 · 项安世《自过汉水菜花弥望不绝土人以其子为油 》(江汉平原)
春风自谓专桃李,也有工夫到菜花一一宋朝张炜《马塍》(浙江余杭)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一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浙江湖州)
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一一宋代王之道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其一》 (安徽历阳)
最喜褰帏看不尽,麦苗青处菜花黄一一明代张萱《自葛阳驰广济驿轺中即事》(江西戈阳)
自信无关名利事,此行原为菜花来一一清代王国均《春暮重游大明湖感赋》(山东济南)
照眼春光看不厌,绕城十里菜花开一一 清代常纪《春日登顺庆城楼眺望》(四川南充)
听东村五组的鹏花妹子说,广西层层梯田,坡地到处都是油菜花。那一定是明清传过去的。
这么说来,我的老家陕西关中,是种植油菜较早的地方之一了。但是从我有记忆起,我们皇甫川没有"油菜十里"的景象,连每组大片田里种油菜的也没有。生产队的那些年,粮食产量有限,又有公购粮任务,完成任务以后,分到家的口粮都吃不饱,那有多余的田种油菜!只能种在坡道两侧的闲田角块里。
实行承包制以后,产量过关,除了坡道以外,有的村民开始在大田里种油菜,曾经一度还比较普遍的是,自种油菜籽榨油自己食用,不过那时我就离乡了,再也没亲眼看到过家乡的油菜花,到是在绍兴,每年春季郊游或组团出外春游,会发现成片的油菜花,同青山绿水配在一起,构成一幅江南乡野晚春美图。
2020年春节回老家,疫情爆发,回校晚了,也没赶上观赏老家的油菜花。返校后,文选兄发来了北坡上的油菜花照片。
只见在土崖下,金光灿灿,只能望图兴叹,诗曰:
浩荡春风不尽来,
树青草长老土台。
油菜花黄崖畔上,
尽是兰郎去后开。
今年春季,文选兄又发了几张老家油菜花照片,我一眼认出这是史寨中坡苟家沟、张家堡的油菜花,一片金黄,极美。

(图片:兰文选)
沟内弯曲,坡上又层层梯田,所拍油菜照片与平地不同,极有层次感,加之原下小麦绿田,远之终南青山,望之甚有感觉,诗兴大起:
终南三月东风忙,
李面桃鳃浓淡妆。
乡老犹嫌春色少,
半坡尽着黄衣裳。
什么时候,我能亲眼看看老家的油菜花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