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事如歌
作者:兰玉娟
(文中渔网图片是作者亲自拍摄的,是作者的母亲缝制的渔网。)
父亲是渔民
在嫩江辽阔的水域
捕了一辈子鱼
换来柴米油盐养家糊口
父亲捕回各种各样的鱼虾
我们品尝着鲜美的鱼和虾
感受着父爱如山
今年春风又吹开了冰冻的江面
又到了捕鱼捞鱼虾的时节
姐姐发来视频
只见母亲坐在地上
地上铺着一块绿色的渔网布
母亲手拿着穿引着网线的缝针
一针一针地缝着

我问姐姐母亲在干什么
姐姐说母亲在缝虾网
因为开江了
母亲说要去江里捞虾
我的脑海里闪现出父亲和母亲年轻时
在江边捕鱼捞虾的情景
看着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
我的心里很酸楚
母亲把虾网缝好了

可是父亲不在了
谁能去江边捞虾
母亲说她去捞
可是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步履蹒跚了
或许母亲做这个虾网是为了
回忆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者简介:兰玉娟,前郭县作家协会主席(代理),八郎镇文联副主席,八郎镇妇联副主席,黑土文学社社员,吉林省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主持大型农民文艺汇演百余场。2016年自编自演的快板《农民乐》在全县农民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2017年原创诗朗诵《我爱你家乡这片深情的土地》获得全县诗朗诵比赛乡镇组一等奖。2017年创作的快板《赞十九大》在新时代传习所以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百姓宣讲十九大精神。2018年参加了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班第七期文化组织员培训班”的培训。2018年阳光工程面向全国“与文化志愿者同行”主题征文中创作的散文《让文化滋养我们美丽的乡村》获得一等奖。小说《换号》被收入《花开的声音》(2019年12月吉林出版集团出版)。2020年创作的小品《我们村的红辣椒模特队》获得省级奖项。抗疫作品三句半《战胜病毒》视频和音频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前郭县文联、前郭发布等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在全县500多个农村大喇叭里循环播放。2017年被吉林省文化厅评为优秀文化志愿者,2018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七届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松原市优秀志愿者,2020年被前郭县妇联评为《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阳光工程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称号。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