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九十一辑「飘舞的剑」(5788辑)

五
一阵寒风掠过,从老树上扫下了片片落叶。
丁宝桢翻身想起来,却是一阵头晕,支持不住又倒下了。原来,由于连日的鞍马劳顿,路感风寒,五十五岁的丁宝桢病倒在京城的驿馆里了。
随行师爷韩东请来的大夫为他切脉诊断,开了药方,吩咐道:“大人病势虽然不是很严重,却是年岁已不饶人,不可再露风寒,就在京城休息十来天,病愈之后再回山东吧。”
韩东:“大夫,饮食方面有什么该注意的吗?”
大夫:“也没有什么禁忌,清淡点就是了。”
送走了大夫,韩东:“抚台大人,我们就在京城盘桓,好了再走啊。”
丁宝桢:“不行,不行……”
韩东:“大夫刚才说了,大人年岁已不饶人,不可再露风寒……”
丁宝桢“不行,若系平日无事,这京城里诸多朋友都该一一登门拜访。而今却是治黄堵复大任在肩,丝毫也松懈不得的啊!走,走走!”
韩东:“大人,大夫的话你不能不听啊。”
丁宝桢:“治黄堵复的大事也耽搁不得。不要讲了,走,走走走!”
于是,丁宝桢乘坐着马轿车往山东回赶。
车箱里的丁宝桢倚躺在被褥中,头裹黄巾,闭眼而卧,不时痛苦地颤动眼皮。
韩东骑马并行,不时对坐在车辕上的马轿车车夫说:“慢一点,别抖着抚台大人。”

丁宝桢回到了山东巡抚衙门。
已经有孕在身的张夫人迎出了大门边,见衙役们从马轿车上扶下来了丁宝桢,迎了上去,关切地:“老爷,你……”
丁宝桢:“我不要紧,偶感风寒而已,倒是你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夫妻俩相扶着走过了后园,走进了内厅。
侍女早就抬来了洗脸水,张夫人柠干了脸帕,为丁宝桢洗脸,洗手,洗脚,末了,说:“老爷一路辛苦了,到内室休息吧。”
丁宝桢:“不用了,给我倒杯茶。”
张夫人对侍女点了点头,侍女倒了杯茶来。丁宝桢接过,用鼻子闻了一下:“不要这个。”
张夫人接过,对侍女:“老爷要的是贵州老家带来的苦丁茶。”

侍女从柜里拿出来一个写有“苦丁茶”的漆盒:“是这个吗,夫人?”
张夫人:“正是。我来。”亲自拿起茶盅倒水涮了涮,抓了几片苦丁茶叶片,接过侍女手中的开水壶,一边冲水一边对侍女说:“老爷说了,他第四次考试中了进士,靠的就是喝了苦丁茶。这苦丁茶是老爷家乡的特产,最是一味清热解毒、开窍醒脑的良药了。所以老爷常喝这个。给老爷送去。”
丁宝桢接过侍女送来的茶盅,点了点头,咳嗽了一阵,对一直跟在面前的师爷韩东说:“去……,给我把他们都叫来商议。”
韩东:“抚台大人,你还是先休息,明天再说不迟。”
丁宝桢:“不行!要休息我何不在京城休息了……快……去叫……”
一会儿,有关属员都一一来了。众人也都一一问候丁宝桢,丁宝桢都点头示意大家就坐。
丁宝桢咳嗽了一阵,呷了一口苦丁茶:“列位……,朝廷已经批准了我们制定的治理黄河的计划,如数拨给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从现在起,我们就开始……”说到这里,又是一阵咳嗽,欲言难言。

文彬:“抚台大人,卑职万分感谢大人为民解难之心,由衷钦佩大人不辞辛劳为国分忧之举。大人放心养病,暂时就由卑职代劳可否?”
丁宝桢望了文彬一眼,迟迟不语。
文彬:“抚台大人,大人进京之前,已经安排我们制定出了治黄计划。大人进京之后,我们已经按照大人的意见,召集了三十六个受灾县开过了会。只等大人回来、朝廷所拨治黄银两得到了落实,一声令下,就全体动员齐上战场。大人奇功已见,又为病所碍,刚才已经下令开始了,就请放心吧,文彬一定不辜负大人知遇之恩。放心吧,大人!”
丁宝桢再度睁眼看到文彬诚恳的仪态,终于点了点头。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