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44》「飘舞的剑」(5785辑)

晨间寄语
在这春意盎然之际,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享受大自然释放的潜能和美景。百花开放,莺歌燕舞间,动画般的小桥亭榭、林荫广场、公园荷叶、灰瓦回廊…,到处都散发着人的热流、和春的气息……。人在动,势在发。
我在一处恢宏大气的仿古建筑平台上锻练,随带兵器有长棍、剑和九节鞭。“玩”到正酣,也可入静时,来了5位10来岁的小朋友,犹似“抢占”地盘般的开始踢足球。我退到一角,想接着前面练。一位稍瘦的小朋友来到我身边,开口道:“爷爷,你能不能把这里让给我们踢一会儿呀!”我当即回答:“当然好商量呀!”我随后收拾起自己的装具,退到一旁,把整个围栏内的地盘让给了他们。
我不懂足球,但却饶有兴致地站在场外看了一会。看出来了:5人分为两组,2人与2人对赛,1人守门,谁的球都不让进指定的“门”,进了,就算赢。针锋相对中,叽叽喳喳,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小学时参加过田径赛,初中时被一位万姓四川籍体育老师选进排球队,以二传手B组培训,A组队员是位高中校友。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乒乓球,但是没有练好。
无形中的回望,人这一生会涉入很多的人和事,闲暇有些业余爱好,会给自己增添不少的乐趣,爱运动一定有益无害。运动中,也给人不尽的启迪。以哲学的观点,大千世界,不外乎在动与静中形成规律,动与静也属阴阳,阴阳为两极,用简单的方式描述,世界是两极的,万物皆如此,世界就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运动中讲的阴阳就是动与静,刚柔并济,说谁克谁都不合适,看练到什么程度,所以有段位和层级之分。
练功人讲究动静自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喜欢避静处,慢慢领会,行云流水间,那是一种享受。我经常被人“撵走”,一帮人来了,音箱打开,音量还大,收拾家伙事,自己走开,再找避静处。
小朋友们很有意思,我被叫“爷爷”时,个头最小的发出质疑:“爷爷?”我说“不像吗?”童言无忌,答曰:“不像。”我说“我孙子比你还高,你信吗?”他笑着喊了一声“爷爷!”随后向我请求:“我能摸一下你的剑吗?”再问“这剑是真的吗?”我答:“是真的,但是没有开刃。”几个小朋友唏嘘、赞叹、哇呀…,我似乎也是其中一员。
这把剑还真有点纪念意义。不夸张的说,80年代部队修理连应该完全具备一个大修厂功能,车、钳、电、焊、铆、煅…各个工种一应俱全,这把剑就是咱们修理连的煅工打造的,材料是老解放碑汽车钢盆的锁圈(纯钢),以重磅汽锤慢慢抽打出的。不敢说削铁如泥,但是劈块砖砍块小石头真不在话下。从85年到现在,我一直爱不释手。小朋友们的惊讶,也在情理之中。我随带的紫铜九节鞭,也是那时做的,也是咱们修理连的功劳。我发自内心的感谢修理连的战友们,也算是我任战勤参谋时的一点公权私用吧,一并表示歉意[抱拳][抱拳][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4.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