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诗,跨越千年时光,却如璀璨星辰般照亮了历史长河,让后世铭记一个王朝的风华,更成为历代文人心中的灵魂之交。这就是《春江花月夜》,一首张若虚笔下的瑰宝,以其深情的离愁别绪与深邃的人生哲思,被誉为“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它的韵律之美、情感之深,犹如江水悠悠,月色溶溶,唤醒了千秋万代的诗情画意。
相遇:诗墨之缘,笔墨之和

在当代,一位同样痴迷于《春江花月夜》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续写着这首古诗的当代传奇。他便是著名书法家吕建德先生,原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院长,集书法家与音乐家双重身份于一身,将书法艺术与传统国学精髓巧妙融合,以笔墨为舟,穿越时空,与张若虚展开了一场跨世纪的对话。
盛事:春江花月夜,墨香飘济宁

2024年4月14日,一场名为《春江花月夜:吕建德书法专题展》的文化盛宴,将在济宁市德胜美术馆东韵厅低调开启。
没有冗长的开幕式,没有繁复的礼节,一切回归艺术本真,唯有诗意的墨香与春江花月的意境在此交融。此次展览,不仅是吕建德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独特解读的艺术结晶,更是他探索书法艺术传播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诗境墨韵:书法与诗的共生共舞

吕建德先生以《春江花月夜》为灵感源泉,创作出170件书法佳作,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段诗行的立体化呈现,字里行间流淌着古诗的韵律与情感。他巧妙地将诗的平仄转换融入书法的行云流水之中,使笔墨随诗情起伏,如丝如缕,如歌如诉。

与此同时,古琵琶曲、古筝曲以及民乐合奏曲的旋律在展厅内悠然回荡,与书法作品形成声、色、形的完美共振,共同构建出一个沉浸式的艺术空间,让观者仿佛置身于春江潮涌、花影摇曳、月色迷离的诗境之中。
破茧成蝶:吕建德的艺术之路

吕建德先生的艺术生涯,恰似他对《春江花月夜》的热爱,执着而热烈。他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个展,得到中国书协主席沈鹏的高度赞誉。他更是凭借一己之力,为国家方正字库书写出两套字体——“吕建德行楷”与“吕建德魏碑”,填补了字库空白,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他的书法,既有古朴厚重的底蕴,又兼具灵动创新的活力,如地气般深植人心,源于音律,发乎笔端,展现出艺术家深厚的“涌现”能力。
破圈之力:书法艺术的当代启示

即将揭幕的《春江花月夜——吕建德书法专题展》,无疑是吕建德先生又一次“破圈”壮举。展览摒弃浮华,回归纯粹,以多元视角引领观众挣脱碎片化的束缚,步入一个复杂而优雅的艺术世界。这里,不仅有视觉的享受,更有心灵的栖息,提供了一种富饶、浪漫且充满深度的书法艺术体验。展览的成功举办,无疑将为新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公众展示了一个书法家如何以开放创新的精神,推动艺术传播的落地实践。
结语:诗墨交融,共谱华章

《春江花月夜:吕建德书法专题展》不仅是对经典诗歌的现代致敬,更是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深度交融的典范。它见证了吕建德先生以书法为载体,跨越时空与张若虚共话人生,以艺术的力量唤醒人们对古典美学的向往与追求。这场展览,如同一曲悠扬的《春江花月夜》琵琶曲,穿越千年岁月,回响在当代的济宁,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广大观众呈献了一场诗墨交织、古韵新生的艺术盛宴。

主办单位: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政协任城区委员会、中共任城区委宣传部、济宁市书法家协会、济宁市孔孟书画院
协办单位:任城区融媒体中心、伊甸花园、太白工艺
承办单位:德胜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