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习短文之017】
《长津湖》让我动容到如今
沈 学 印
周末无事,女儿在佳美国际巨幕影城订了《长津湖》的电影票。
于是,这部被外媒称为颇具“史诗感”的大片便映入我的视野。
正如有关专业影评人士所言:《长津湖》是一部半个世纪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影片,真实程度罕见、场景激人情感、励志程度难得、细节惊心动魄,其“惨烈场面肉眼可见”,与美国迈克尔•贝导演、本•阿弗莱克主演、同是时长 180分钟的《珍珠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从阵容到实力,从规模到呈现,都让观众身临其境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军事强国不是美国,而是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的具有中国军事实力的人民军队。
《长津湖》让我看的动容,情绪难平,在惊心动魄又令人纠心的同时,深感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如气贯长虹,似剑破九霄;“谁是最可爱的人”已不是用一句“卫国之战”就可以涵盖与囊括的;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与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是赴汤蹈火和前赴后继的英勇牺牲与不屈献身;冰天雪地和天寒地冻中永远矗立着活生生的人体冰雕雪塑,场景历历在目,映像念念不忘。
我本不是情感脆弱的人,尚能克制情绪,但悄无声息的泪水还是浸湿了眼眶。我不忍心看到志愿军在极寒天气下,啃着能硌掉牙的冻土豆,而美军却在喝着热咖啡;当美军在感恩节吃着火鸡时,志愿军却在山坳躲避风雪,昼夜潜伏,经受严酷考验;当美军依靠世界一流武器装备及全方位的制空权和后援力量时,志愿军只能在有限的弹药补给下,昼伏夜出隐蔽行军,寻找战机反击作战,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看过《长津湖》,使我想过很多问题,诸如为什么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为什么毛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什么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复兴之路须在和平环境中实现等等。当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时,还会有许多重大主题需要以更崭新的形式去探索、去表达、去实现。电影《长津湖》让观众在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获得了审美享受和精神补养,虽然全片在放映中,不见一个爱字,连女性出场都极少,但却无时不在体现爱、展示爱、充满爱。如战后遗物清理、残存的半张照片、传递捂热的冻土豆等,都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爱、沉默值千金的爱、情感至深的爱。这种爱在战火纷纷的年代尤显珍贵,不可或缺。
在我走出放映厅后,脑海还在浮现冰雕连的画面,止不住的泪水还在浸透眼眶。
(2024年4月9 日)

臧平立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