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无力研墨 重发旧作
[名家随笔]黎化片言之1124
作者:黎化
昨收到众多微友和学生的祝福,这才第一次将自己和重阳节联系在一起。没错,出生于五十年代的黎化也已步入老人行列了!
同样是在微信上看到:我们通州的近邻如东县,现已成为全国最“老”的县,数据有点触目惊心:
自1960年起,如东就开始了计划生育。80年代始,多年蝉联全国计划生育榜样县,一孩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2010年人口普查,如东14岁以下儿童占比不到百分之九,仅为全国的一半,不足世界均比的三分之一。
2030年,如东60岁以上人口将高达百分之五十七,全球第一。
采访者在县城掘港亲眼目睹,街头的三轮车夫,清一色是60岁以上老人;丰利街头的建筑工地,比比皆是古稀老人,50多岁的民工被称为年轻人。
如东的现状,也就是十年二十年后中国的缩影。不能不让人心头涌起一股难言的哀伤。
如东如此,我们通州的情况也相差无几。
走出县城,无论是踏进乡镇作坊工厂,还是走进蔬菜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老头老太。
早年的一篇散文里,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最清纯且最动人的姑娘,往往忽现于水乡小镇的巷口,河边浣洗的踏桥;那芊巧灵动的身影,构成了蓝天下最优美的线条。
旧时常常邂逅的景致,如今却成为再也难以寻觅的梦境。
不信,请去小镇的街头看看吧!墙上移动的,是佝偻腰背的皮影;地面留下的,是足迹拖沓的履痕;替代银铃般笑声的,是沉沉的喘息和深深的咳嗽……
没了孩子们跳跃欢闹的乡村,就像没了鸟雀喧闹的竹林,没了鱼儿翔游的小河,总是难掩一股凄凉清冷的气息。
一项国策的制定、推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
当然,我们可以用“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作解释;可是,决策者们是否料到,强力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后果会是如此的苦涩?违背人伦,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必然遭至报复。
我老家就在通如边界。年轻时我们夫妻在有了一个男孩后,最大的愿望也就是能生个第二胎,最好是女儿。可是,头上始终高悬“双开除”的利剑,岂敢以身试法?!
今天,政策倒是松动了,甚至鼓励生二胎;众多育龄期夫妇却不愿生了。生活,真有点像是荒诞剧:賊心有了,賊胆也有了,賊却没了!
撇开生活的重重压力,我相信“只生一个好”的洗脑宣传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繁衍生殖观念。现今众多年轻人不愿结婚、婚后不要孩子就是明证。
决非危言耸听,拯救社会的衰老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希望能看到生育奖励政策的早日出台。
2021.10.15晨
文/黎化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黎化,江苏南通人,一级作家,专业编剧。出版有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哲学随笔等著述十余部,和100多部舞台剧目,计1000多万字。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