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愕的一巴掌
文/史会生
去年冬季的天气很冷,特别是进入大寒的那几日,室外气温骤降至零下10摄氏度。天灰蒙蒙的,北风刺骨,寒气袭人。早上出门,冷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人瞬间如同走进了阴森森的冰窟窿里,浑身都在哆嗦。这么严寒的天气,对于关中西部的这个城市来说,近些年是很少见的。也正是在这样寒风凛冽的清晨,一位个头矮小,身体瘦弱的老奶奶顶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在人潮之中护送着她的孙儿刚子,婆孙俩亲昵地行走在求学的路上。看得出奶奶是多么地疼爱自己的小犊子。但令人难以预料的是,忤逆的孙子不知怎么了,突然回身重重地给了老奶奶一个巴掌。顿时,奶奶惊愕了,同路的人也惊愕了。然而,这小子却表现得若无其事,他头也不回直冲冲地就走了。
这时的奶奶愣在原地,似乎慢慢清醒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意外事件,但十分无奈。这时的她好似受了伤的老黄牛,又重新强打起精神,竭力地去追赶孙子。可以看出,她行走的步子很沉重,精气神一下子没有了。等赶上孙子后,老人家却小心翼翼始终与其保持着一定距离,再也不敢向前靠近。
其实,在这条平凡而不平凡的莘莘学子追梦路上,已深深地留下了这位七旬老人重重叠叠的脚印,昔日里艰辛的汗水和酸楚的泪水尽洒于此。
十几年前,一头青丝,腰板硬朗的奶奶已默默地奔波在这条道路上了。当时的她虽年近花甲,但精力充沛,走起路来脚下生风,令大家刮目相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奶奶便倾尽心血,任劳任怨,把一个襁褓之中的弱小生命呵护得细致入微,臻善臻美,无可挑剔。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宝贝蛋,老人家甭提心里有多么的滋润。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幼儿园到走进学校的大门,做奶奶的无不为之骄傲和自豪。
沧海桑田,时光流逝。如今年逾七旬的奶奶已满头白发,身体孱弱。但依然陪着高出自己半头且身体强壮的孙儿刚子,继续行走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她不遗余力,忘却了自己,天蒙蒙亮就起床,浑身上下收拾得像要出征的战士,既紧凑又得体,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只是瘦小的身板背起孙儿刚子偌大的挎肩书包,显得很不协调。在行进之中那粗糙有力的手,一直紧紧地抓住刚子手臂丝毫不敢松懈和怠慢,生怕别人要抢走她的后生似的。其实刚子不小了,已是十二岁的英俊少年了。但到今天为止还什么也不往心里去,在他身上看不出一丝挂念和情调,始终保持着一种无动于衷的神态;麻木不仁的表象全部体现在一张脸上,给人的感觉奶奶在他身旁犹如一团无色的空气一般。
然而,此时此刻的奶奶却满腹心事不知向谁诉说。日下,她最怕的是别人说她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故而,在陪伴刚子上学的路上总以满面春风、激情饱满的状态面对他人,走起路来身子总是向前挺着,前后有力地甩动着臂膀。但遗憾的是步伐总与上肢不够协调,足下时不时地在绊蒜,不一会儿双腿就不听使唤了。大热天回到家里口干舌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进屋就半躺在沙发上,忧心忡忡地感叹道:“看来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那以后刚子可怎么照管呢”。一时间坐立不安,心急火燎地在房间走来走去唉声叹气:“哎,儿子和媳妇长年在外打工,一年半载回不了家,老伴又走得早,留下婆孙俩谁能帮得了我们呀!”此时,力不从心又十分焦虑的奶奶已深深地陷入了困惑之中……
故事叙述到此,有读者可能要问,此文是否有杜撰和虚构情节的嫌疑。其实不然,大家稍有留心和注意观察,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此类故事比比皆是,而且就发生在你和我的身边,只是故事的内容大同小异,又如出一辙。面对如此普遍的社会现象,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家长的重视吗!
回眸这几年,在校生群殴、欺凌事件时有发生;自残、自弃、搞恶不乏其人;前些天,河北邯郸三名中学生恶性杀人案在全国轰动一时,并激起民愤,引起国家三大权威媒体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高度关注。严峻的形势,惨不忍睹的事实能让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和孩子们的监护人心情能平静得了吗?
就拿此文中主人翁刚子奶奶来说吧。老人家十几年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几乎把她一生的心血无偿地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疼爱的孙子,只求望孙成龙。然而,事与愿违。回报她的却是孙子重重的一个巴掌,其反目成仇。此不良行径使亲历者寒心、亲人们痛心、见证者为之不平和愤慨。以上系列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娇惯、溺爱、放纵、误教是自食其果的根本所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少年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老师,曾在多次演讲中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她在谈到未成年人的过激行为时又说:“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是滞后的,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已经难教育了,其实问题发生在很早以前”。
记得一位德高望重的伟人在谈起教育时语重心长地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耽误不得哟!”
我们应该觉醒了,要尽快地行动起来,矫正教育,使其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从家长做起。老师、家长要放低身段,做好样子,善思考,多观察,与学生有沟通,有交流,发现异常及时靠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并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管理,文明执教,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俯首深耕,不辱使命,面向未来,校园依然是一片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