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随想
文/石城吴钩 南京
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习俗清明当天,世人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而清明时节呢,又常阴雨绵绵,一连几日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值如此节日,又如此天气,难怪路上行人情绪低沉,似神散魂乱了。唉,清明的每一丝雨,是生者思亲念故的眼泪,还是天公为路上那些将欲断魂的行人而洒落的泪水呢?
清明日,蒙蒙的雨中,后人们上坟,来到祖先和亲人的坟墓前,祭扫,献花,烧纸钱;叩拜,默吿,寄哀思。人们伫立墓前,沉思,默想,亲人当年言笑晏妟的音容笑貌犹宛然在目,如今却已天人永隔,生死两茫茫;曾经至亲至爱的人,而今却再也无法相见,一念至此,不由潸然泪下,悲从衷来——
都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千世界,茫茫红尘,俗事太多,杂务太多,诱惑太多,人常会迷失方向,迷失自己,迷失来处,茫茫然浑不知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忘了自己从何来,将向何处去。
咦呀,尘海茫茫,你迷失了,心迷茫了?好,若你迷失了,心迷茫了,那么,伫在墓前的你,此刻,就真诚地向先人祝祷忏悔吧——坟头无言的青草、墓前无声的碑石,将告诉你:
草,生于泥,;树,植于土。草叶再茂,树枝再繁,它们深植的根,它们扎向大地的须,皆只有一处:泥土!而人呢,人生在世,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们的先辈祖辈父辈,他们就是你我人生的来处;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父母,来自祖父母的父母。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辈辈皆有根,代代咸有源。无论何人,位多高、权多重,财多大、气多粗;也无论何人位多卑多低,人多微多贫,只要是人,皆都有根源来处。这就是融入我们血脉中生生不息的眷念,这血脉眷念,就是我们每个人如同草树生植于大地的泥土!是故,自古有“叶落归根”“饮水思源”之说,咸乃在提示告诫迷失迷茫迷途之人,在人生路上,千万于得意抑或失意之时莫忘本根,莫忘来处者也。

二
凡有烟火之处,必有血脉传承。梨花风起正清明,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上坟、扫墓、祭奠,我想,这清明节,便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感恩节了罢——
纷纷一空清明雨,纸钱冥锭照天烧。清明前后,后人上坟扫墓,缅怀祖辈,追念先人;祝祈祷告,洗濯良心,忏悔灵魂;人们在先辈面前,求本溯源,思来处,念本根。当其时也,细雨纷纷,纸灰随风飘散,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纷繁的思绪是不是也会随纸灰一起四散飘飞了呢?但感喟慨叹再多,我却要劝诸君,千万莫要忘却了清明节之“清明”二字!清明呀清明,因为,在纷繁复杂的世道里,你认知了清明,才会读懂人生,了解人生;你认知了清明,才会珍重人生,走好人生——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清明,是哀思、是心静;清明,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
哦,清明;哦哦,清与明——
清者,乃清正、清廉,清净、清静,清白、清香,清亮、清朗,清芬、清雅,清爽、清洁,清新、清高,清楚、清醒,清纯,清心,清平、清逸之谓也;
明者,乃明事、明理,明法、明察,明目、明心,明辨、明哲,明亮,明朗,明媚、明丽,明晰,明慧,明德、明志,明白、明礼,明智、明鉴之谓也。
滚滚红尘,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大千世界,吃喝玩乐、骄奢淫逸,诱惑多多。在有生之年,如果你看不破红尘,执迷于权、势、钱,沉溺于名、利、情,并为之废寝、为之忘食,为之黯然、为之神伤,深陷其中,那么,你不妨在清明时节去踏一次青,去扫一回墓吧。在那里,当你凝睇着青草掩盖的土丘,凝注着矗立于墓前的石碑,你或许会在一霎间找到一剂良药,让你静思,让你猛醒,让你的心静如止水,让你的身超然物外!想想吧,看看吧,这土地,上下五千年,无论你是贵为帝王,或曾富甲天下;也无论你是一方豪雄,或曾叱咤风云;无论你住多么宏伟的宫殿,也无论你曾居多么富丽的豪宅,“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到头来,无论是谁,不管富贵还是贫穷,不管风光还是失意,都终将是一抔灰土,终结在小小的一方棺盒里,被一丘黄土掩埋,被一片青草遮盖……此时此刻,在细细密密的雨中,当烧化的火光熄灭,纸钱的烟灰飘散,一切迅间归于寂寂。我想,缠绕人生的许多事,纠结于心的许多情,身处此情此景,虽不至心如死灰止水,你是不是皆可坦然面对,处之淡然、豁然,皆能对之悠然、泰然了呢?
原创首发

个人简介
石城吴钩,原名刘刚。求学、从军、教书。先后在中学、大专院校任教,后应原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之邀开设人文课,讲授文学赏析、古诗词文。教书育人之余爱读书,勤笔耕、常操琴。诗词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网络平台。2021年获当代诗词网诗词中华全国诗词大赛年度作品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