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战友,刚才听着催人泪下的每位老兵的发言,我的心很痛。我看着在座的各位,平时你们买一包10块钱的烟都舍不得,但是千里迢迢让你们拿出几千块钱来祭拜当年的战友,却毫不犹豫。看着每一位老兵满目沧桑的面孔,我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只求今天在场的每位拍摄人员,把他们的音容相貌纳入镜头,不要对着我拍,把他们都拍下来。
每年我在这里扫墓的时候,都会收到很多战友的信息。今年,又有不少战友离我们而去,这让我深感痛惜。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保重身体,继续在靖西的历史长河中,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几个悲壮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我们都知道《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它的作者就是41军政治部的宣传干事。故事的主人公梁三喜原型,陈英烈士就葬在这里。还有李镇烈士和小北京的原型,张力烈士也都葬在靖西烈士陵园。其中,陈英烈士的故事尤为感人。他是广东汕头人,牺牲后,他的妻子终身未嫁。陈英烈士当时是连长,1979年他的妻子就能随军,但由于家中贫困,他的妻子为了省钱,让他专心在部队工作,最终却成了永别。当时,他们的孩子只有五岁半。今天,本来这个孩子应该和我们一起扫墓,但因为家庭负担太重,他没能来。
还有李镇烈士,他是广西人,牺牲时他的妻子正怀有身孕。这位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军嫂,把烈士的遗腹子生下来,终身未嫁,为烈士的父母养老送终。然而,李镇烈士的儿子李正风今天也没能来。
这些烈士们,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用生命和鲜血来表达对祖国的忠诚。他们是我们这支队伍的骄傲,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无敌的原因。我们就是一个信仰,忠诚共产党,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我们忠于人民。
每年扫墓的时候,当地政府都对我们非常重视,要求我们住的宾馆和餐饮业给我们优惠。但我们老兵没有一个会主动要求这些优惠,我们都有一个诚挚的心。我们这一次来边疆扫墓,从某些方面说,也带动了边疆的经济发展,为边疆人民再做一次贡献。我们没有发生一起和地方老百姓因为吃住而发生的争吵。这就是当年我们参战军人退伍不退色的军人的良好作风,给当地政府以及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中越自卫反击战,广西方向动用了6个正规军,包括广西军区,云南军区动用了三个整边军,还有一个云南省军区,加起来50万将士。你们的忠诚在哪里?从你们满目沧桑的脸上看不到那种高调的豪言壮语,但是你们当年用你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凯歌,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反击战。我自豪的讲,没有出现一个投敌叛变的,这就是我们军人的忠诚,这就是我们爱国的具体体现。
所以,我希望今天参加祭拜的战友们,无论以后我是否还能再来,你们都要好好的活着。等一会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我们全体人员在台阶上尽量坐下来,留下一个珍贵的合影,留着做永久的纪念。以后你们走不动了,我想烈士在天之灵会保佑你们,会保佑你们的家人。你们对祖国是忠诚的,对烈士尽到了战友履行的战场之约,我们都做到了,他一定会保佑我们。
有请指挥人员组织大家去合影,扫墓祭奠活动到此结束。祝大家回去以后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附:读后感:《2024年3月26日杨成辉班长在靖西烈士陵园扫墓祭奠活动中的讲话》
当我深入阅读杨成辉班长在靖西烈士陵园扫墓祭奠活动中的讲话时,我被其深深打动。这篇讲话不仅是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更是对忠诚、信仰和牺牲精神的颂扬。
我被杨班长对那些千里迢迢赶来祭拜战友的老兵们的描述所打动。这些老兵,虽然平时节俭到连一包十块钱的烟都舍不得买,但在祭拜战友时却毫不犹豫地拿出几千块钱。这种对战友的深厚感情和对牺牲精神的崇敬,让我深感震撼。这些老兵们满目沧桑的面孔,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杨班长以细腻的话语描绘了每位老兵的形象,让我看到了他们虽然岁月已在脸上留下痕迹,但心中的热血和忠诚依旧未减。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我被故事中的陈英烈士和李镇烈士的事迹深深感动。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他们的家人则为了支持他们的事业,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牺牲。这些烈士和他们的家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信仰。
此外,杨班长还强调了军人的良好作风和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他提到,在靖西当地食宿方面,老兵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要求特殊待遇,反而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了边疆的经济发展,为当地人民做出了贡献。这种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让人对军人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敬意。
在讲话的结尾部分,杨班长希望参加祭拜的战友们都能好好活着,并留下一个珍贵的合影作为永久的纪念。他相信烈士们在天之灵会保佑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这种对烈士的敬仰和对生命的珍视,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和力量。
总的来说,这篇讲话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忠诚、信仰和牺牲精神的伟大。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更加感激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烈士们。同时,它也激励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这些精神,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孙学江(曾用笔名与昵称:樵夫、浩然、稼祥、东方、山东冠县孙学江等!)1983年10月入伍服役,1985年11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7年4月退出战场,1989年4月退出现役。
人生感悟:“岁月碾压欲成泥,成形煅烧方成器。生活沉淀一杯酒,完美无瑕做传奇。”
我是诗人,但我却没有诗人的基因;我不是诗人,我又总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完美,记录生活。时日久了才知道,“大道至简,诸法自然,与时俱进,因果相传。”种下大豆不会收玉米。所谓古时候女人裹小脚,成吉思汗的赏罚略地,都是利用人类的欲望洗脑就范,成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做为人类社会的个体人来说,几十年后都是黄土一捧,或随人类社会青史留名,或随光阴岁月默默无闻。所以,只有时代英雄,没有英雄时代。
在这里有个观点说一下: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一个是旧事物的灭亡和嫁衣,道理都知道,但细思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