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等清明再哭泣
文/李习宾
“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
现在好多人的口头禅“等我有空了,等我有钱了,再回故乡看看,尽尽孝”
又是一年清明时,祭奠先人,上坟痛哭的时节也接踵而至。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小时候就向往城里的花红柳绿,夜色阑珊,金榜提名时的落榜,选择加入社会,用自己的双手积攒财富,走过捷径,失败告终,头顶的乌云陪伴五六年,走出阴影,家的含义,牵引着我,必须对得起这个字,妻子孩子还有生身父母,汗水湿透汗衫,脚底常常露出血泡,夜深人静,仰望星空,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泪水在独居的地方滴落,烦躁的心情通过香烟的烟雾飘向远方,高度酒麻醉着全身的疼痛,十多年的卧薪尝胆,在城市里有了一席之地,安家落户,丢失的颜面,一点一点找回,回家的路也越来越踏实。

新居的温馨,好像缺点什么,我的在世佛,工作的空闲,踏回故土,接着在世佛来到新居,一起享受灯红酒绿,夜色阑珊,陪父亲唠唠家常,下下棋,给妈妈捶捶背,洗洗脚,争取今生无憾。
“妈妈在哪,哪就是家”这句话到不惑之年才深深理解透彻。

作者简介:李习宾: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茌平作协会员。作品常见于《山东诗歌》《诗星光》《齐鲁文学》等纸刊。诗观: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载美好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