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小诗 趣问
张玉庭
春天了,关于春天的最有名的成语,是莺歌燕舞。
于是想起了活泼的燕子,
请听一首唐代的小诗:
昔时无偶去,
今日犹独归,
故人恩既重,
不忍复双飞。
请注意,这个“今日犹独归”的“人物”就是燕子。
诗中藏着的故事是,有位少妇不幸丧偶,好心的婆婆劝她改嫁,她拒绝了,理由是,屋檐下曾有过一对恩恩爱爱的燕子,自打一只不幸失踪后,那剩下的一只便年年岁岁独自地飞,从不见它再觅新伴侣。以上这首诗,就是该女子写给婆婆表明心迹的。
那么该如此理解这首小诗呢?
理解一:燕子完全有资格代表爱情,代表情侣间永志不移的山盟海誓,因此,小诗赞美的是忠贞的爱情。
理解二:小诗宣扬的是“从一而终”的旧道德,即:女人出嫁后,必须“永远永远”守着那个男人,“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那么,究竟哪一个理解更合理?但愿听到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