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母亲
——兼怀那个穿越时空的铁盒
秦英霞
1965年,18岁的母亲去了哈尔滨道里区安平街——她的四舅家。(不知道母亲是否当年见过少年时代的梁晓声。)
母亲在那里住了几个月,带回一只最喜欢的盒子。这是一只文具盒!盒身是墨绿色的底色,盒面上一幅图画:远处有几间白墙红瓦的房屋,近景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下,7个孩子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图上有4个小男生,三个小女生。最大的女孩当母鸡妈妈伸开双臂,身后有五个娃娃扯着衣襟侧着头瞅着当老鹰的男生。女孩对面,最大的男孩当老鹰,佯装要捉女孩背后的小鸡娃。女孩身后依次是男孩、女孩、男孩、女孩,最后一个小男孩儿大约才会跑,还跟不上大家的步伐,躲闪不及,摔倒地上。他翘着头,翘着脚,肚子趴地上!让人联想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情景。

18岁的母亲满心欢喜地回到老家。当时的她应该最喜欢这群娃娃,才买下这只盒子吧。22岁和父亲结婚,24岁有了我,然后10年里,接二连三生下7个孩子。连出生顺序都是和文具盒上一模一样。
我们长大了。大门外,西边就有白墙红瓦的新屋,枝稠叶密的槐树,我们在这里不是一次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这只文具盒一直被母亲珍藏在她陪嫁的柜子里,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才拿出来给我用,自然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再后来,文具盒慢慢普及了,但是,从没有一个图案和我的一样。
文具盒从我的手里变旧了,有的地方磨的掉漆了,又给妹妹、弟弟接着用。最后见到它时,它变成了两块铁片,扔在西北屋门口,我本想捡起它,收放一下,结果忙着干活就忘记了。从此,它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怀疑:难道它是穿越时空来的吗?母亲不在了,它也完成使命,离开了我们的生活?
多想找到当年设计文具盒的设计师,问问他是不是给这只文具盒用了神咒?是不是用他毕生的心血,圆了他一个多子多福的梦。我想借助现代媒体找到这位设计师。他当年设计文具盒图样的时候,工厂里肯定是生产了这么一批同样的产品。只是这只盒子与母亲有缘,被她带回山东高唐,带到婚房,我们一个跟着一个降临到人间。
倘若母亲健在,已是78岁的老人了。看着孙辈们考编考公读研读博,该是多么欢喜呢!

作者简介:秦英霞,喜欢孩子,喜欢文字,喜欢用笔记录触动心灵的故事。有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