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文化奇缘》系列六
作者:点 亮
主播:梓 翔
监制:心太软
责编:夏 天
总编:阳光波
一,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是这座城市的百年老街街道两旁高楼耸立,俄罗斯建筑随处可见。当年俄国人用石头铺设的石块地,格外引人入胜,走起路来咯咯作响。道路两旁点缀着不同形状的花坛,花坛里面鲜花盛开,格外娇艳。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被誉为东方小巴黎、东方的莫斯科。中央大街,无疑是这座城市具有特色的一个历史性标志! 盛夏傍晚,这里更是流光溢彩、灯火阑珊,热闹非凡,川流不息的游人,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在这里悠闲的漫步。鸽子在天空中飞翔,中央大街笼罩在一片欢歌笑语祥和的景致中!
中央商城格外庄重典雅,那宏伟的建筑凸显欧式风格,格外耀眼。金太阳索菲亚购物广场,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商店里的服务员微笑着向客人们介绍商品的特性,声音柔和而甜美。
哈尔滨有着许多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建筑,凝聚着多元文化色彩具代表性有,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索菲亚教堂、马迭尔宾馆等。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和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直到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到这里、16个国家在此设立了领事馆。
中央大街百人巡游,“鲜花公主”俄罗斯模特纷纷亮相。时尚高挑,气质可佳的哈尔滨美女,迎来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一年一度的花车巡游,俄罗斯女郎的花车慢慢驶来,她们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头戴花冠,伴随着卡秋沙乐曲,迈着青春矫健的步伐,翩翩起舞,缓缓而来,热闹非繁。卡秋沙的歌声,让人陶醉,回味无穷。彰显了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独特魅力。
每到夏季,广场上防洪纪念塔主体下的喷泉不停的水柱犹如礼花喷射四溅,时而直冲云霄、时而雾里看花、犹如仙女下凡。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和水柱扬帆在翩翩起舞,好似天鹅在水中拍打着翅膀呼高呼低,在跳起欢快的舞蹈,整齐而有节奏感。那潺潺的流水声如同瀑布一般,飞流而下,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广场上游人在争先恐后的相互拍照,人们拿出相机按动快门,把这美好的景象拍录下来。孩子们滑着旱冰在人群中来回穿梭。
开放包容的哈尔滨,“中央大街”百年老街历尽沧桑,它见证着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由来,凝聚着多元化历史文化渊源。它更是书写着这座大都市的窗口。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彰显了哈尔滨城市快速发展生气勃勃的美丽画卷!哈尔滨人民欢迎您,笑迎天下客,喜迎八方宾朋来!
二,中国“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说出的豪言壮语。当年,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当年,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团队,为了开发大庆石油钻井队,他们顶风冒雪,克服困难,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中国精神是什么?他提出口号:“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这种大无畏的创业精神就是一一中国石油开拓者的“铁人精神”,他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改天换地的革命意志,也就是“中国精神!”
【作者简介】周宪龙 笔名:点亮,哈尔滨市人,中国诗歌会黑龙江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老艺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不老河畔人家》一部,诗歌文集《太阳岛抒怀》。有诸多文学作品刊于中国诗歌会黑龙江分会《特刊诗集》以及《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林城晚报》《 伊春日报》《法治文苑》《哈尔滨市党史书刊》《中国都市文学社》及《精品阅读》《冰凌文学》《红袖天香文学社》等网络文学平台发表文章数百多篇,并多次获奖。
姓名:王怏儒,网名:梓翔,哈尔滨市人。中国诗歌会黑龙江分会会员,哈尔滨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广泛,金牌主持人,喜欢唱歌跳舞,摄影艺术,诗歌朗诵,编程导演微电影等。从事大健康行业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