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古城
作者:恩清
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政委的邀请,我代表住建部《城乡建设》杂志前往米兰古城。
在飞机上,云中是一种感觉,云上是另一种感觉。
1972年,意大利记者、编剧兼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在中国大陆拍摄纪录片时,突然听到了米兰这个名字。这不仅引起了他的注意,而且还引起了意大利米兰市长的注意。为了揭开一个两千多年前的谜底,意大利米兰与中国新疆米兰通了信。可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不仅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被封杀,而且那封意大利米兰致中国新疆米兰的信也在岁月中丢失了。
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谜底呢?
公元前73年,罗马共和国的奴隶斯巴达克斯率众起义,元老院派大奴隶主克拉苏率军镇压。公元前71年,起义军战败,斯巴达克斯牺牲。克拉苏凯旋而归,虽然成为了罗马的一个巨头,可是却遭到罗马另外两个巨头——凯撒和庞培的排挤。公元前53年,为了获得更大的战功与权利,克拉苏向安息帝国开战。在卡莱战役中,克拉苏被俘,口灌融金而死;所率军队,不是战死就是被俘。罗马不得不与安息议和。可是,在互遣战俘时,罗马却少了一个军团,而这个军团正好是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统率的第一军团,大约6000余人,就这样消失了,蒸发了……公元前36年,西汉大将甘延寿和陈汤率领四万将士西征匈奴。在郅支城遇到一支罗马雇佣军,汉军大胜,斩首1518人,活捉145人,受降1000余人,战俘被带回了大汉……
是中国新疆的米兰吗?是罗马人留下的名字吗?
可惜,不是。
米兰古城与罗马无关,她是楼兰古城的姊妹城,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所在地。
公元前169年,匈奴再次侵犯西汉边境。汉文帝依旧保持沉默,再次派使臣和谈。时任太子家令的晁错向汉文帝上了一道奏折——《言兵事疏》,提出“以夷制夷”的军事策略,同时主张改变西汉被动的防守策略,应主动向匈奴出击。汉文帝虽然没有接纳晁错的建议,但是他却亲自下诏将晁错好好地表扬了一番。借此机会,晁错向汉文帝献上了两道奏折——《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首次也是开创性地提出了屯田戍边的建议,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实施方案。这一次,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从此屯田戍边成为了汉朝政府的基本国策而得以长期施行。
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霍去病扬鞭河西走廊后,为了加强与西域诸国之间的关系,西汉开始与西域诸国和亲。公元前105年,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王,西汉在乌孙国的眩雷(今伊犁河谷地区)开始屯田,史称赤谷屯田,这是西汉在西域最早的屯田点。
公元前77年,楼兰王安归投靠匈奴,斩杀了西汉使臣。汉昭帝大怒,下令速决此事。得令后,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领兵斩杀了楼兰王安归并立其弟尉屠耆为王,将楼兰国改为了鄯善国。但是,尉屠耆作为人质久居长安,在鄯善势单力薄,他害怕自己被安归的儿子杀害。为了寻求西汉的支持,他提出:鄯善国有个地方叫伊循,地肥草壮,恳请大汉朝廷派军前去“屯田积谷”并助吾治理鄯善国。西汉答应了尉屠耆的请求,派司马一人领卒四十人,开始在伊循屯田。后来,随着屯田范围的不断扩大,西汉又在此设置了伊循都尉并对此处进行了管理,米兰城开始形成。
米兰古城,位于新疆若羌县东偏北七十公里处,东缘塔里木盆地,南靠阿尔金山,北临罗布泊洼地,西距楼兰古城约一百六十公里。既是鄯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副中心,又是鄯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中心——楼兰古城的姊妹城,就像广西的桂林与省会南宁一样,它是自敦煌沿着疏勒河通往鄯善与沿着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北麓西行的“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交通要冲。
现在米兰古城早已布满了黄沙,黄沙之上已经找不到太多西汉时城池的痕迹,但是纵横交错的汉代河渠的遗址却又表明了这里曾经是一片绿洲,曾经有无数的先人在此躬耕劳作。
想想看,当米兰河的河水流出阿尔金山之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积扇并在下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绿洲,米兰城就立在这个绿洲东部的边上。先人们充分利用了米兰河的水资源,通过人工修筑河渠的方式将米兰河引至耕地,使这里成为了丝绸之路南道上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据统计,这套始建于西汉时期的灌溉系统包括了一条总干渠、七条支渠、还有诸多的斗渠和毛渠等,几乎遍布遗址的各个角落。
魏晋时期,随着佛学东进,这里首当其冲成为了佛教最早兴盛的地方之一。因此寺院和佛塔林立,佛教在此得到蓬勃发展。遗存至今的仍有三座寺庙和八座佛塔遗址,其中以位于遗址东西两侧的东大寺和西大寺最为著名。据史书记载,东晋高僧法显在去天竺和回大唐的路上曾两次在这里讲法拜佛。在《西游记》中,唐僧也来了,见到女儿国的女王时,差一点崩溃。孙悟空是君子,他把王母娘娘的蟠桃献给了女王,因此米兰的蟠桃闻名天下。猪八戒是色鬼,他跑到女王的猪圈里快活,因此米兰的猪闻名天下。沿着子母河,到达米兰水库,还能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站在堤坝上,看对面,那山,那水,山和水的合影,是不是一个头像?转过来是孙悟空,翻过去是猪八戒,藏得很深。唐僧哪里知道,这两个徒弟虽然身在师傅,可心在师娘呀。
东大寺是米兰城遗址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主要建筑为一座10米×16米见方的长方形平台,平台的前面和两个侧面分别筑有数个佛龛,原来这里曾有过供奉的佛像,如今这些佛像均已消失。方形平台的上方北侧正中,筑有一个方形基座,根据形制推断应为一座佛塔或佛塔基座。紧邻着长方形平台的东侧,有一间四平米左右的房屋遗迹,推测为僧房。在东大寺周围,则已形成雅丹地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土丘,如同正在列队的士兵一样。
西大寺是一座与东大寺相对而建的佛教建筑,其遗址主要由三座佛塔构成。佛塔的建筑结构与东大寺略有差异,属于单层塔基覆钵式圆形佛塔。塔基为10米多×10米多的长方形须弥式基座,基座上方建有直径三米左右的圆形佛塔。这样的佛塔建筑在西大寺有东西对应两座,东侧佛塔保存较为完整,而西侧的佛塔已经损毁,仅仅须弥座尚存。在这两座佛塔的北侧立有另外一座土丘型建筑物,推测应该也是一座佛塔。
在东大寺和西大寺的中间,立着米兰古城最核心的建筑之一,曰吐蕃古戍堡。根据出土文物推断为唐代所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唐代此处为吐蕃所据,古戍堡为吐蕃所建的一座军事堡垒。古堡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周长约300米,其中西墙略短,仅有50米左右,其它三面城墙长约80米。墙体多为夯筑,夯层中夹杂着红柳枝起加固之用。墙厚约7至9米,部分夯层上方用土坯加高。城墙四角都筑有突出的墩台(角楼),北、东、西三面城墙中间各筑有一座马面。西墙马面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缺口,推测为城门。北墙、西墙保存的较为完好,东墙保存的基本完整,南墙则损毁严重,几乎全部坍塌。但是在南墙外突出一座保存较好的高大望楼,残高约十米,主要用作观察敌情和防御之用。堡内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有大量的房屋,房屋的墙体和地基保存较为完好。北部为一阶梯形土坡,自低凹处至北墙均依坡筑屋,屋为平顶,不见门洞,建造形式类似拉萨的布达拉宫。考古人员在此处清理出四十余间半地穴式房址,但单间面积均不大。东部则为一座大型的房屋建筑,推测为古堡的议事大厅或办公场所。还出土了一百多件用吐蕃文书写的木简,涉及到耕地的分封、小麦的种植、棉布的制作等社会经济活动;同时,还发现了回鹘诗人坎曼尔的诗稿,成为了研究边塞历史的重要资料。
九世纪中叶,随着吐蕃王朝的土崩瓦解,气候也变得恶劣。吐蕃古戍堡被废弃,附近的土地慢慢地变得荒漠,曾经的绿洲最终被黄沙和雅丹所侵蚀,一切似乎都归于了沉寂。直到世界顶级大盗、英国的盗墓贼斯坦因的到来,才打开沉寂。
1906年12月8日,斯坦因在带着盗墓贼去楼兰遗址的途中发现并初步挖掘了米兰遗址;12月29日,斯坦因带人离开楼兰又回到米兰遗址,挖掘了米兰二号佛寺遗址,挖掘出新疆最具犍陀罗风格的佛教泥塑;1907年2月11日,斯坦因结束了在米兰遗址的大规模挖掘,将所获文物包装好后运往喀什并最终运到了英国,高价卖给了地处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其中就有闻名于世的“有翼天使”壁画。
画被弄成了碎片,里的少年男子背后长着双翼,身穿圆形头套衫,面庞丰润俊美,眉毛弯曲细长,眼睛灵活有神,嘴唇微合,鼻子修长且略有钩状,光头上留有发髻,具有鲜明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斯坦因欣喜若狂,他认为“有翼天使”就是佛教中的飞天乾达婆,是从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演变而来的,是古希腊艺术在东方的传播。这一发现,轰动了当时欧洲的文化界和考古界,米兰古城从此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佐证,享誉全世界。但事实上,“有翼天使”既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也不是佛教中的飞天乾达婆,而是佛教中的“妙音鸟”迦陵频伽。迦陵频伽是梵语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在古印度的传说中是喜马拉雅山的一种鸟,形象为人首鸟身,能发妙音,后来佛教用它来宣传佛教的教义,被当做极乐世界的极乐鸟,其发出的妙音象征着佛陀教诲的美妙。
而在米兰古城遗址西北两公里之处就是现在的米兰绿洲,那里驻扎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总面积565平方公里,可耕地23万亩,常住人口近万人。虽然气温高,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可是有米兰河,有地下水,加上风力和光能,因此发展的潜力巨大,发展的前景广阔。这里的红枣是上品,蟠桃是精品,枸杞是极品。过去是棉花,现在是粮食,还有矿产,石棉和钾盐。
在米兰镇,我与兵团第二师的副师长兼三十六团的政委陈志杰交谈。
他说:“米兰至库尔勒、和田、西宁的铁路和高速已经通车,至哈密的铁路和高速计划开工,机场也是,计划开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米兰将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将会有物流和人流,物资会丰富,流动人口会加大,常住人口会增多,今后我们要干的事多的呢。”
我说:“只有一件事,建一个米兰市,把人口不足一万发展到五万、十万、二十万……是这样吗?我们的市委书记同志!”
他笑了,说道:“首先,我们的耕地有限。可是,由于棉花受到老美的打压,粮食受到老美的渗透,为了突围,为了安全,我们放弃棉花,选择粮食的同时,打造我们的优质产品。比如:红枣、黑枸杞和蟠桃,要生态化和有机化,提高我们的质量和产量,闯出我们的声誉和品牌。”
他点头,说道:“其次,我们的荒地宽阔。在沙漠上、风口上、河流上建造光电、风电、水电等绿色能源基地。在次一点的地方建造猪、牛、羊等畜类养殖业园;建造鸡、鸭、鹅等禽类养殖业园,还有鲑鱼、牛蛙、龙虾等海鲜海产类养殖业园。在好一点有商业优势的地方建造果制品和肉制品业的深加工业园区。”
我说:“米兰羌都公司的猪肉很好,而米兰大江公司的牛蛙更好,可我是新疆人,不是广东人,大肉,我吃;牛蛙,我吃不下去。”
“你只有穷人的命,而没有富人的福呀!”他笑了,说道:“我们要建造米兰子母河医院,要建造米兰玉石职业技术学院。发扬和光大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米兰的旅游业。”
我点头称赞。
我拍手称赞。
他骄傲不止。
“是的,小老百姓。”他说:“他叫许松江,河南西平人,七十岁了。上世纪60年代,他只身一人从老家来到焉耆县七个星公社务农。改革开放初期,他带领当地的一些村民告别赖以生存的土地外出打工。经过45年的艰苦创业,他将最初以建筑业为主的七星建工集团发展并壮大为以农林牧相结合和以种养与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总资产达50亿元。作为一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谦虚做人,低调做事;不仅心有远见,而且心有情怀,常年耕耘于文学之田野上,作品不断。填词有《七星豪迈》、《羌都情》、《塔什萨依改变了模样》和《子母河的传说》等,所著长篇历史小说《羌都·公元前》已经改编成剧本并处在拍摄中,《羌都·公元后》还处在创作中……”
我被米兰的一切震撼了。
当飞机飞到乌鲁木齐时,提起地窝堡,我又想到了米兰,想到那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地方,有一种财主相亲到美女的感觉。正如许松江老爷子说的那样:党与一位伟人让他的父亲站了起来,同样,党与一位伟人让他先富了起来;也同样,党与一位伟人让他带领着大伙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在米兰,他把猪圈了起来,办起了养猪场;他要把老人集中起来,送进敬老院,现在又要从拿牌的获奖的文人手里抢饭吃……米兰还有明天吗?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路走得很顺,而让大多数人共同富裕起来的路却走得很难,有一些人走歪了,有一些人走错了,可最终都会走到自己该去的地方。但是,只要有陈志杰这样的引路人,有许松江这样的跟班者,八个,十个,不多,加上米兰的党员、干部、群众……米兰一定会有明天,而且米兰的明天比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的夜空还要灿烂,还要辉煌!
作者简介:
恩清,住建部《建筑》和《城乡建设》杂志新疆工作站负责人,兵团朗诵艺术学会顾问,新疆与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理事,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