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城丨文明薛城

薛城区概况,山东省枣庄市辖区,枣庄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湖东畔,东与市中、峄城两区相邻,西南与微山县毗连,北与滕州市、山亭区接壤,属温带季风气候,薛城区衔接黄淮泛区,属于黄淮冲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向西南倾斜,西部为滨湖地带和运河流域,平均海拔68米。薛城区面积422.71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薛城区有煤、铁、铝、大理石、石灰石等矿产30余种。截至2021年,薛城区户籍人口为50.61万人。2021年,薛城区实现生产总值286.71亿元。截至2022年5月,薛城区下辖5个街道、4个镇。薛城区共有各类学校97所,其中小学67所,初中14所,高中4所,一贯制学校2所,体育中学1所,教学点1所,职业学校1所,进修学校1所;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40所,其中三级医疗机构4所、二级医疗机构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镇中心卫生院6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民营及企业医院10所、村级卫生室200所、个体诊所及医务室112所。薛城区的景区有西桑桥遗址、安阳故城、沙沟遗址等。薛城区遗址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聚居,属东夷族。夏商属薛国。东周时期,薛国衰弱,长期归属齐、鲁辖制。齐大将田忌,相国田婴、田文曾先后受封薛城。1945年8月至1948年11月,分属临城、峄县和枣庄办事处。1948年,设立临城县。1952年9月,临城县改为薛城县。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1960年1月,峄县改称县级枣庄市,3月,临城公社改属枣庄市。1962年6月30日建立薛城区,是时起,薛城区隶属枣庄市,至今未变。
建制沿革
远在4000多年前,薛城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属东夷族。东夷族的分支任奚氏源出于区境北部的薛河、蟠龙河一带,河北岸奚公山上有薛国始祖奚仲造车遗址和奚仲墓,山下有薛国旧都奚邑遗址。
夏商时期,任氏族立国于薛、邳一带,称薛国又称邳国。今薛城区境时为薛国腹地。春秋战国时期,薛国先后为列国交争,其间隶属于齐国的时间最长。齐相国田婴、田文曾先后受封于此,称薛公。田文在治薛期间,大规模地增筑薛城,使之成为周长二十八里,仅次于齐都临淄、曲阜的东方大城。秦时,秦实行郡县制,今薛城境域西部及东部属薛郡薛县,南部属泗水郡戚县。西汉时期,今薛城区境西部属鲁国薛县、沛郡广戚县,东部、南部属东海郡新阳县、建阳县。东汉时期,撤销新阳、建阳二县,今薛城区境东部、南部属东海郡县、阴平县。西部属鲁国薛县、彭城国广戚县,三国魏时,今薛城全境入魏。西晋亡,“五胡”在中国北方混战达百年之久,薛城区境先后为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秦(氏)、后燕、南燕(鲜卑)所据。东晋后期,晋灭南燕,全境归东晋,仍隶属上述三县。隋至清,蕃县曾更名滕阳、滕县,但今薛城境域大体已定。自隋至清凡1300余年,除清中期西部前洛房村属沛县的广戚乡外,今薛城境域隶属滕、峄二县未变。自乾隆至清末,区境西部分属滕县的孝八社、孝九社、弟九社、弟十一社、弟十二社、弟十五社、弟十六社,西部前洛房村属沛县的广戚乡,东部属峄县的陈上社、陈下社、香城社、于里社、遵义社,南部属峄县的曹马社、南常社、柳庄社、秦埠社。民国七年(1918年),滕、峄二县更社名为区,区的境域与社同。民国中期,滕、峄二县废旧制建区、乡、镇,今薛城区境西部属滕县二区奚仲乡,七区皇殿乡,八区临城镇、潘龙乡、柏山乡、临山乡、沙沟乡,西部前洛房村仍属沛县广戚乡。东部属峄县二区邹坞镇、南石沟镇、许由乡、清泉乡、甘霖乡、黄石乡、武穴乡。南部属峄县四区周营镇、南常镇、北常乡、金马乡、常埠乡、牛山乡、安乐乡、多义乡、龙泉乡。民国二十四年(1945年)8月至民国二十五年(1946年)10月,今薛城区境域先后大部解放。西部属临城县一、六、七、八区,东部铁路南属峄县二区,铁路北属双山县(后改称麓水县)三区,南部属峄县十区,临城镇属国民党滕县八区。民国二十五年(1946年)9月至民国二十六年(1947年)5月,今薛城区境先后被国民党军占领。西部属国民党滕县二区奚仲乡,八区温泉乡、山河乡、滕阳乡、柏山乡、临城镇,西部边境的前洛房村属沛县的广戚乡,东部和南部属国民党峄县二区南石沟乡、邹坞乡,四区多义乡。1948年5月至11月,今薛城区境二次解放,西部属临城县一、五、六、八区,东部属峄县二区、麓水县三区、枣庄办事处陶庄区,南部属峄县五区、七区。1950年,废联防置乡、镇,今薛城境域中西部属临城县一区埠岭乡、店子乡、金河乡、黄沟泉乡,五区南临城镇、北临城镇、张桥乡、常庄乡、小庄乡、东托乡、谷山乡、兴仁乡,六区芦桥乡、夏庄乡、西仓乡、东仓乡,八区潘庄乡、沙沟乡、种庄乡、茶棚乡、黎墟乡、郭洼乡、戚庄乡。东部属峄县二区北于乡、南于乡、张范乡、石沟营乡、小吕巷乡、化庄乡、大香城乡、大吕巷乡、南石沟乡、蔡庄乡,九区陈郝乡、邹坞乡、墓山乡、东防备乡、尚庄乡、庄头乡、院山乡、尖山子乡、杨岭乡,十一区陶庄镇、上马庄乡、西防备乡、齐湖乡、小武穴乡。南部属峄县五区周营乡、单庙乡、岩光湖乡、王楼乡、小营子乡、龚庄乡、南常乡、胡庄乡、大韩洼乡、金马驹乡、朱庙乡,七区石庙乡、铁佛沟乡、沙井乡、多义乡。1952年9月,临城县改称薛城县。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今薛城中北部划归滕县。同年秋、冬,滕、峄二县调整区、乡区划,今薛城区境西部属滕县临城区沙沟乡、常庄乡、兴仁乡、金河乡、西仓乡及临城镇,东部属峄县邹坞区陈郝乡、张范乡、邹坞乡、南石沟乡、武穴乡及陶庄镇,南部属峄县周营区周营乡、南常乡、多义乡、牛山后乡。1957年底至1958年春,滕、峄二县撤销区级建制,并小乡为大乡。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今薛城区境西部属滕友谊(临城)人民公社,东部属峄县红星(邹坞)人民公社,南部属峄县周营人民公社。2019年7月18日,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枣庄市薛城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常庄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常庄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1962年6月建置,由原临城、邹坞、周营三个大公社合并组成,为枣庄市辖区。下辖临城、邹坞、周营、张范、陶庄、南石、西仓、兴仁、金河、常庄、沙沟、南常、陶官13处人民公社,345个生产大队,1133个生产队。1984年4月,原西仓公社更名为夏庄公社。1984年5月,全区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队为村民委员会。1994年11月24日,撤销常庄乡,设立常庄镇。1996年12月25日撤销薛城区张范乡,设立张范镇。1998年10月19日,撤销南石乡,设立南石镇。2000年,薛城区辖 8个镇、5个乡,分别是临城镇、沙沟镇、周营镇、陶庄镇、邹坞镇、常庄镇、张范镇、南石镇,夏庄乡、兴仁乡、金河乡、南常乡、陶官乡,374个村 32个居委会。2001年2月,乡镇规模调整撤乡并镇,撤销张范镇并入南石镇;撤销夏庄乡并入陶庄镇;撤销金河乡,并入常庄镇;撤销陶官乡并入周营镇;撤销南常乡并入沙沟镇;撤销薛城镇,设立临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兴仁乡,设立兴仁街道办事处隶属高新区,共辖 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02个村,29个居委会。2005年1月,将南石镇调整为两个镇街,设立兴城街道办事处和张范镇,兴城街道办事处划归高新区,南石镇更名为张范镇,隶属于薛城区。2009年3月,全区辖202个村,15个居委会。2012年5月,设立薛城区巨山街道办事处(筹)。2012年9月,将张范镇划归枣庄高新区,枣庄高新区14个村6个居委会(包括2个村改居)划归薛城区,筹建薛城区巨山街道筹备处工作委员会。2019年7月,撤销常庄镇,设立常庄街道办事处。2020年 7月,巨山街道筹备处更名为新城街道筹备处。2021年11月,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至2021年底,薛城区辖陶庄、邹坞、沙沟、周营4个镇和临城、常庄、新城 3个街道,共251个村居。
人口
人口2021年年末全区公安户籍总人口50.61万人,其中男性26.08万人,女性24.53万人。按年龄构成分,18岁以下12.54万人,18-60岁28.78万人,60岁以上9.29万人。出生率9.22‰,死亡率1.88‰,自然增长率7.34‰。2022年年末全区公安户籍总人口50.81万人,其中男性26.16万人,女性24.65万人。按年龄构成分,18岁以下12.53万人,18-60岁28.80万人,60岁以上9.48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9.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02%,比上年末提高1.26个百分点。出生率6.6‰,死亡率8.7‰,自然增长率-2.1‰。民族2010年末,薛城区有少数民族24个,2786人。2011年末,有少数民族24个,2801人。2012年末,有少数民族23个、969人,其中回族71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