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85期 总第646期


风拂梨花过三川
作者 程晓玲
主播 文 鹤
一篇文字封存多日,好像曾经盛开的花儿谢了,今天去看梨花,连“落英缤纷”的影子都已不见,梨树上绿色已成一片,透过树叶的背后,见到了梨花的细小的果实,如顽皮的小孩探头探脑着实可爱,其实当你伤春悲秋之时,生命又以另一种形式展示着她的样子,使你一阵惊喜“呀,原来你也在这儿啊?”岁月,每天都会馈赠您丰厚的礼品,只是,您收到了吗?——题记
仲春之初,严寒怎么也挡不住春的脚步了。看着那些繁盛的花事,大自然才不管你人间悲喜,该来就来了。
宅家四十天,以老同学秀秀的邀请告结束。
故乡永胜,锦绣三川,将我烦闷的心与人一并收容。在春和景明的三月,在新冠病毒的囚禁多日之后,我和闺蜜小玉、李娜驱车来到了三川镇的曾家村,这里是秀秀的娘家。今天一起相聚的还有从当年我和小玉插队落户的三友过来的李慧琼同学夫妇。
阳春三月,三川坝生机盎然,气象万千。远从县城的关垭口眺望坝子,坝子两头绿野纵横,中间一段是万亩荷田。这个季节,荷叶还没有复苏,荷田亮晶晶的犹如一片泽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但是,用不了许多时间,荷叶长出,就会与上川下川的绿色连成一体了,只是它们更加碧绿,更加耀眼。
车过盟川桥,向坝子驶去,一会就到了曾家村,秀秀早已等在了村口。
以前的村子都没有标识,人们要去哪个村子只能凭记忆或者询问路人,现在农村经济条件好了,各个村庄都置一块巨石书上村名立于村头,让村庄平添了那么一些文化的味道。比起从前,进村也容易得多,水泥地面直通各家门前,很是干净,想必雨天来访,也不会双脚粘泥的。

秀秀家的院子,一如富起来的多数农户,三层的洋房,明亮宽敞。只见宽阔的院坝分成两半,靠住房的一边,是水泥地面,干净整洁,中间摆放着一张大圆桌,圆桌上放满了新鲜的水果和新炒的瓜子。院子的另一半是菜地,各色蔬菜品种繁多,可满足平时一家人的餐桌。菜地的四周,花木扶疏,春光明媚,一进大门,就感觉到这是个勤劳、殷实的人家。
秀秀的父母还健在,母亲年近九十,神清气爽,一点也不糊涂,我们来时已在桌边坐着热情地迎接着我们了。我们一进来,秀秀的同学她都呼得出名字,并一一问候着大家的生活情况。老妈妈两年前不慎摔坏了髋关节,没有手术,在亲人的精心照料下,静养了一段时间后,竟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能独立行走了。看着干净利落的老人,就知道她年轻时是一个能干漂亮的女能人。
秀秀的母亲慈祥的一边看着我们吃着水果和瓜子,一边与我们拉着家常,那个远去的家的感觉和着满院的春色,和着乡土的气息一起涌进了我的心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美,那么的亲切,一切又是那么遥远,仿佛曾在梦里有过。
还在来秀秀家的的路上,慧琼就打来电话,说她昨天从涛源回来的路上看到哨垭口下来有一片非常美丽的梨花,问要不要去看看?我高兴得连忙说:“去去去,快带我们去!”我们到了秀秀家不一会,他们夫妇俩也来了。一看离吃午饭的时间还早,我们几人决定先去看梨花。
以前,在去哪都要靠脚走的时候,感觉三川坝好大啊,就是到邻村去串个门,也觉得要走好远,好在那时候年轻,体力好。现在车一驱动,只一会工夫便到了目的地。
坝子延伸到了哨垭口,只见一片缓坡,正是种果树的好地方。以前的三川,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只种粮食,大春稻谷,小春蚕豆,很少种植其他植物。而今,坝子边缘的坡地,都是各色水果树木,而且有科技支撑助力,这里的水果都是优质产品。就这个季节来,挂在枝头那黄澄澄的柑橘,又甜又水,已等待人们收获了。

正在惊叹柑橘的丰收时,眼前恍若一片白云飘来,雪白的梨花已铺满了山野。梨花是最早随春风到来的花,听蒋勋先生讲,白色的花往往开在寒冷的季节或者是夜晚,因为白色的花朵只能靠着释放香味来“招蜂引蝶”完成爱情,才能有后来的“生儿育女”,以完成它们的生命过程。所以白色的花以孤傲及清香深得人们的喜爱。
春天里,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寻一片梨园,将自己置身于花海,抖落冬天的一身寒气,让一拢清香把自己包围,仿佛接受春的洗礼。又亦然扯一坡梨花给自己披上,如一袭洁白的披风,随风轻扬,此时沉重的脚步轻盈起来,沉睡了一个冬的心随之舞动起来。

赏花,闻花,读花,不可多得的美好时光。看,树干花茎上花萼用爱托起了粉白的梨花,阳光透过花瓣,花的每一条经络每一丝纹路都丝丝分明,折射出的晶莹的花体,洁白如玉,又如粉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那些花蕊更是纤巧婀娜地在花瓣搭建的舞台中舒展着长臂,不胜娇媚。梨花开放不同于梅花,梅花开时大多单朵最多是两朵次第开放,在严寒之中展示着孤傲与冷艳,以风骨而立于风中;而梨花则不同,一旦开放便一团团,一簇簇,一朵挤着一朵,仿佛这样便能在乍暖还寒的初春相互取暖。她们互相之间不嫉妒不谦让,只是彼此相爱与欣赏,相互依托与陪伴,她们仿佛知道,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不知道哪夜风雨来时她们就将各自天涯,各自飘零,零落成泥,归于大地,永不重逢。所以她们懂得用热情和爱去包容他人,用拥抱去温暖他人。写到这里,突然有些伤感,我年年都在看花,唯不忍看花瓣飘飘而下。此时,我又想起蒋勋先生说过的话:“不敢用花来讲美。可是如果将善与美还原到出发点,我相信是一朵花的绽放。”

生命是一场盛大的绽放,也是一场盛大的告别。花事如此,人生亦如此。
看完梨花,转身却看到了另一个惊喜,那布满嫩叶的桑树上结满了开着花儿的桑葚,着实可人。小小的果实,毛绒绒的,也许繁华落下,大地呈上的便是那些可爱的果实。你不见果园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的“桑葚熟了!”果园的主人告诉我们,四月来吧,那时“桑葚熟了!”
看过梨花,转回秀秀家。进了大门,看到了正在杀鸡的长者,一问才知是秀秀的父亲。我不禁好奇地问道:“大爹,您今年高寿?”他洪亮地回答道:“九十岁了!”我不禁张大了嘴巴惊叹道,“天哪,九十岁的人还可以杀鸡给我们吃,太了不起了!”我也不管他是否愿意就用手机拍照记下了这个有意义的镜头。九十岁啊,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差不多一个世纪,秀秀父母经历过多少的幸福与苦难,我不得而知,但精神矍铄的他,清瘦的脸庞上一幅安然平静的样子,着装整齐干净,挺直的脊梁,轻快的脚步,宛如年轻人一般,除了脸上看得出他是一位长辈,其他,我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高龄老人。秀秀的父亲分明是另一种花开,风来,雨来,阳光来,直管绽放,不问凋零。何须问,生命就是一个过程,好好活着,多好!
在两位老人身上感觉到这是一个多么幸福安宁的家庭!确实,在他们家我感觉到了一个强大的气场,那就是父母慈,儿女孝。
他们还有一个美丽能干贤惠的媳妇,叫小青。一家人的生计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看那院落,看她得体的衣服,看她的言谈举止,就知道这个家庭有这么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值得赞赏的还有小青的厨艺,鲜红的三川火腿,金黄的油炸粉皮,碧绿的清炒蚕豆米,喷香的土鸡肉、黑白相间的木耳拌腐皮、铺满红绿辣椒的清蒸龙潭鱼,爽口的泡椒炒牛肉,最后上来一大盆从院子菜地里摘来的白菜煮的翠玉般碧绿的菜汤,单看这桌菜,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懂得美学的人啊,色香味一应俱全,至今令我回味无穷。
三川,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当知青的地方,今日来访,让我们看到了洁白的梨花,看到了幸福的农家,看到了一片碧野,也看到了云卷云舒,更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亲情,让人离别时满心的依依不舍。
冬天的疫情塞满心中的阴霾,让故乡的满目春光一扫而尽,也期待华夏大地的灿烂春光驱散瘟疫,重放光华!
~~~~~~~~~~
编辑 曹立萍
作者 程晓玲

主播 文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