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34》「飘舞的剑」(5658辑)

晨间寄语
那么一大帮同学、亲朋好友在医院的“手术中心”,等候他的消息,医师出来了,找他爱人谈话…,因为只针对家属,大家在一定距离静静地注视着。一会儿,他家属过来告诉大家,“手术很成功!”这首先是家人的期盼,也是所有前来看望的人,希望看到的结果,所有人凝重的脸色开始有了笑容,也发自内心的向他们一家表示祝贺!
他,是同学中外号人称的“祥哥”。他家庭条件优越,但却谦恭好客,为人小心翼翼,哪怕经年同窗,只要年长,定是哥姐,听说谁家大物小事,诚心帮忙,从不怠慢,远来客人,相邀众位礼陪,踏实友爱,平易近人,与之打过交,感觉不可多得。
人就是这样,有些人虽名不见经传,却被很多人关怀备至。正如那个千年传颂的印度古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发自内心的小小的善行,也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祥哥”待人真诚,不骄奢、不虚伪、不高调、不做作,实打实的与人相处,可谓博得众人青睐。人无完人,但至少要有几个真心交往的才好!你对谁都无所谓,想来你也会成为别人的无所谓。上心的人,关键时候,总会体现出来。人生没有那么多的不得了,紧要处,就那么几步,也可以知道谁是真正的好。
这次“祥哥”做开颅手术,那么多人在静候佳音,想来能够证明他平素的为人处事了吧。在此,道声“祥哥”吉祥!
记得我当年转业离开部队时,年末的塞外康庄八达岭,天气十分寒冷,是80年兵王红同志开车送我一家到北京站。临上车了,部队大院在家的同志战友们都前来送行,那种场景,让我此生难以忘怀。握手中,时任军需股长宋永科对我说,我也希望将来转业时也享受这种待遇,我,只有感谢和拥抱战友同志们的份,那种心情无以言表…。
人这一生的紧要处,谁都有,我愿意与所有的友好,感同身受。老百姓说,“触景生情”,我也不例外,愈是老了,愈发暴露自身很多弱点,有些弱点有时是致命的,逗人恨。能够更多地学习借以补过,补一点是一点,对吧,谢谢!
新的一天,早安!
2024.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