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周千金谢饭
唐太宗时代,茌平城东七里庙,有一村民姓马名周,他自幼父母双亡,一贫如洗,30多岁也没找上媳妇。因他好喝酒发疯,人们背地里叫他“穷马周”“酒鬼”。别看这马周毛病不少,肚子里学问却很大,也很有志气。
博州刺史达奚闻马周知识渊博,聘他当了本州助教。一日,马周又犯了醉酒的老毛病,正叫街骂人时,被刺史碰上,当街教训了一番。第2天有门生劝他到刺史门上告罪,马周叹口气曰:“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我终身追求的,并非是这个助教官。”说完仰天大笑而去。

这天来到新丰,见天色已晚,便走进了一家大客店,店主和店小二正忙得不可开交,马周独自一处,无人理睬,便拍案发起怒来,店主忙来陪不是,并按吩咐端上酒菜,马周此时虽囊空如洗,仍旁若无人地喝起酒来,约莫喝了好酒3斗有余,要个洗脚盆来,把剩下的酒倒进盆里洗起了脚。众客无不惊怪,店主暗赞此人不同凡俗。第2天马周临走,脱下身穿的狐裘抵当酒饭钱,这店主知马周到长安求名,又觉狐裘太值钱,不仅没收,而且还送给他一两银子,马周甚为感谢,索笔在墙壁上题了一诗:

古人感一饭
千金弃如屣
匕箸安足酬
所重在知已
我饮新丰酒
狐裘不用抵
贤哉主人翁
意气倾闾里
后来,马周到了长安,颇受唐太宗赏识,不上3年,官至吏部尚书。再后来,马周为报店主王公一饭之恩,亲将千金相赠。
摘自《聊城古今知识大全·轶闻掌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