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棉朵朵开
——“棉花博物馆”研学活动
文/陈雅琪
3月19日上午,下完第一节课后,班主任发布了一个令我们十分惊喜的消息:去“棉花博物馆”研学。
这是我们步入初中后的第一次研学活动,不久后我们便在教学楼下集合起来,上了去往“棉花博物馆”的车,路途中老师还给我们拍了照片留作纪念。一路上,我想了很多,我的内心是愉悦的、好奇的。
到了“棉花博物馆”后,我十分疑惑“博物馆不都是历史遗留的古物吗?棉花怎么还有博物馆呢?”于是我带着疑问进入了博物馆的大门。一进门,眼前的景象使我惊讶,右边墙是棉花的十六大制作工序,每幅图片下还有一首诗,还有解说员一路为我们讲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我们夏津又被叫作“银夏津”,原因是到了丰收季节,田地里的庄稼一眼望去全是金黄色。而棉花到了成熟季节,一眼看过去,一片银白,所以夏津又叫作“银夏津”。在一个展板上,记载着我们夏津棉花又叫“娘花”,意味着棉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给我们带来温暖。我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了大人们口中所说的娘花的由来。
接着,我们又看了棉花的种子,以及用棉花制成的成品。当我看到用棉花制成的小鞋时,令我十分惊讶,小鞋的样子多种多样,使我大开眼界。最后我们观看了棉花做成的被子,当解说员说可以上手小心的摸摸时,我们都跃跃欲试。“哇,这也太柔软了吧!”一片震惊声响起。我也觉得这是我摸过最柔软的被子了,躺上,去一定像躺在云朵上一样舒服吧。
参观结束后,任校长对我们说:“研学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懂得更多,了解我们没有听说过,没有见过的有趣事物。科技就是这么发达,以后机器人就可能会代替人去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坚持不懈的去学习,去到人生的更高处,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听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响起。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研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