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习短文之002】
用雪花纪念海子
沈 学 印
3月24日是诗人海子诞辰60周年的日子。
他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告别人世的密码。
海子喜欢雪,是一个养雪花的诗人。
近段时间,我也写过不少雪花诗,有感而发,心生感念。
几乎一生都依恋在雪花飘飘的北方,那有不喜欢雪的道理。在我发表文章时,有时就属上“雪垠”,两个字虽很普通,却蕴藏着我对雪的无限向往和深情眷恋。
1988年,海子去西藏,写了很多诗,如《德令哈》《青海湖》《西藏》《远方》等等,都是那个时期写的。《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雪千辛万苦回到故乡/我的骨骼雪白/也长不出青稞/雪山,我的草原因你的乳房而明亮/冰冷而灿烂我的病已好/雪的日子/我只想到雪中去死/我的头顶放出光芒有时我背靠草原/马头作琴/马尾为弦/戴上喜马拉雅/这烈火的王冠有时我退回盆地,背靠成都/人们无所事事,我也无所事事,只有爱情/剑/马的四蹄割下嘴唇放在火上/大雪飘飘/不见昔日肮脏的山头/都被雪白的乳房拥抱深夜中/火王子/独自吃着石头/独自饮酒”
海子的诗是用生命写就的,具象明显,精髓深潜在骨骼里。诗中“我的骨骼雪白/也长不出青稞/雪山,”这里的“骨骼”指的就是突起的雪山,这种深度情感化的表达方式,在突起的雪山面前,让诗人觉得雪山就像生长在自己体内的骨骼,实写而意象;那句“割下嘴唇放在火上/大雪飘飘/不见昔日肮脏的山头/都被雪白的乳房拥抱”,意境高超,发人深思;大雪飘飘,雪花将裸露的山头覆盖,或雪煮,或火烤,与冬沉默,与火向往,情景交融,诱发联想。最后一节“深夜中/火王子/独自吃着石头/独自饮酒”,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诗人的孤独感。“石头”谓意象,“独自饮酒”是消愁。“火王子”是海子对自己自拟的称呼,他活的纯碎孤独,去的也决绝残酷。一块静寂孤独的石头,让他咀嚼疼痛,吞咽凄苦,意向所指,令人窒息。
其实,海子的很首诗都渗透着痛苦与绝望,看似在鼓励,在安慰,实则是在挣扎。但这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而抑郁的性格与灵魂,恰恰造就了海子的不朽诗篇。
海子,当代诗人。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海子,只所以叫“海子”,是取意青海高原湖泊,那里当地人都管湖泊叫海子。
海子,倾尽一生以致命般的执着对爱发起疯狂的围攻。“南风吹木,吹出花果,我要亲你,花果咬破。”但是,爱情并没有给海子晦暗的世界增添一缕光芒。
海子的死源于抑郁症,而另外一种救赎又在哪里?
我以为,虔诚的阅读才是对海子的深沉纪念,雪花则是最高礼遇的祭奠颂词。
安息吧,年轻的海子!
大地在怀想你,大海在怀念你!!
三月,海子复活了!!!
(2024年3月25日)

作者沈学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