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31》「飘舞的剑」(5625辑)

晨间寄语
现在条件好了,远行旅游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一种选择,方式方法因人而异,种类中有喜有忧。房车轿车越野车,算是优渥那一类。国内待得好好的,非要跑到极地冻土层的地方,以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爆料、这国那国如何为难、签证官如何敲诈勒索、又是如何绕开战乱国家等等,一句话,犹如网友们说的那样:人,不能吃得太饱了!…自己折腾一阵子,好比邻居打架有人拉,走出国门还当是自家院落吗?虽说国家有强盛的一面,但是大使馆也不是万能,有些残局还得自作自受,感觉还是好自为之的好。
我写过青岛女孩独自开着“路虎”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一文,最后把自己交待给了一群饿狼,日记衣衫及随身物品散落“路虎”周围,件件证明是她,一位大学毕业、青春靓丽、家庭物质条件丰厚的女孩,本来无限大好前程,却已白骨现天,谁之过?
昨日又看到一位从尼泊尔回到西藏的广东眼镜女孩,走在藏新线的无人区路段,徒步旅行。被人搭上一程时说,大学毕业两年,背个旅行袋已离家半年,现在往新疆走,再到巴基斯坦去,当被问其今后的打算时,说还没有具体考虑。被问及安全问题时,回答显然幼稚单纯…。她这一路,不外乎走路搭车、搭车走路,似乎还没有遇到过多大的难题?难与不难,只有她自己知道。我看后无语,出于一种长者的本能和担忧,这位眼镜女孩的前路又将何去何从?
这个世界是立体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是年轻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正是体现人生价值和勇于担当拼搏的大好时节,还是德行天下、孝敬父母且步入人生建树的时候。然而,没有工作没有事业没有前途务实规划的“漫游”,我似乎感觉,如此这般折腾,多半是白废蜡一支…。微信上说,老来的人学会孤芳自赏,在孤独中享受途来回味,那是一种智慧、或超凡脱俗。但是当你大学毕业、风华正茂、才疏广识、理该整装待发、大展宏图之时,却把花样的年华荡涤在这不着边际的旅程上,不冤不屈不费解吗?
也许是隔代“鸿沟”吧,我理解不了那种一人在荒漠里、独骑在天边、一人一狗的对望……。若说耐得住寂寞,又何必向路人招手?
这是一篇不对称的描述。人都有我行我素,我没有权利反对,只是感叹而已。也许,很多时候,人在我行我素中找到了体现自我,那,我更是无权干涉了,各有各的逻辑,各有各的道理[OK]。
新的一天,早安!
2024.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