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蒙山神话传说
文/何本民
一、劈山救母
沉香云蒙山习武舍身救母的神话故事,全国版本很多,在我们当地从始至今相传与云蒙山有关。 据记载,很早以前,刘彦昌皇榜高中,被朝廷派往洛州任知县,他上任后,决心造福于民。那时乡民一旦得病,无药医治,寿命不长。他以学医治病救人为荣,经常去云蒙山采药,有一年的一天,他正好在云蒙山西边的仙桃园采药,与皇上的三妹,三圣母碰了个正面,她一见面前这个帅男,心血来潮,神慌意乱,心想人间还有这么俊美的白马王子,立即产生了爱慕之情,决心以身相许,不回天宫了。其它几位仙女一看天门打开,回天宫的时间己到,就是不见三圣母,急忙回宫了。 刘彦昌和三圣母在洛州府,为民看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同时也生下了一子取名沉香。但好日子不长远,三圣母私自下凡并与凡人结婚生子的事情,被她的二哥二郎神知道了,他大发雷霆,捉拿问斩,速派天兵,将三圣母压在华山的西峰里。 小沉香自幼在蝗虫庙读书,聪明好学,懂事的孩子知道了母亲的遭遇,立志救出母亲。他来到云蒙山习武,苦练基本功,庙前岩石上有一四方石板,厚约尺五,宽约八尺,每天将石板掀起放倒,后又把石板四角捣圆,中间锉一洞,好似一碾盘,把碾盘放在背上跑步,压在背上做俯卧撑,这个碾盘现在舍身崖下西边。 就这样,沉香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艺、打坐、站桩等绝顶神功,得到了太上老君的肯定。又在太上老君的精心指点下,进一步神化。太上老君将庙门前的一个铁门墩给他,让把它磨成斧,定能劈山救母。 沉香将铁门墩背到山下的龙潭旁边,在一块大石上磨斧,取龙潭之水,用神功之力,终于磨成一柄巨斧。他想试斧神功,举斧向面前一山岩砍去,轰隆一声,那岩石一分为二,成了两半。 他想告别老君,即刻救母,老君忙劝,你救母心切,但时机并未到,如若成功救出,还有两件要事得办,一是必须得到你舅二郎神的神器宝莲灯,二是必须将你的凡身脱变成仙。 太上老君将沉香欲救母的事诉说给摘仙桃的七仙女,她们都感动和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其一二。一日,又到了摘仙桃的时机,她们相约沉香在仙桃园里玩耍,你跑我追,跑出桃园,穿越藤木古树,边跑边玩,沉香也跟着从舍身崖顶飞过,纵身一跃,沉香脱凡成仙,又拿到了宝莲灯,提上神斧,打败了他舅父二郎神,直奔华山西峰,救出了他的母亲。 莽莽云蒙山,巍巍舍身崖,如今依旧,成了去云蒙山必看的景点,站在山顶,听着动人的神话,看着优美的风景,让中华民族孝道文化进一步传承光大。
二、仙桃贺寿
云蒙山是道教圣地,鬼谷子和他的徒弟孙膑曾经在此修身。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兵法鼻祖,精通天文地理,相传其额前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他与孔子、老子并列为圣,弟子数百,出将入相。
隐居在世外仙境云蒙山,在云蒙山的西边,刀背崖背后建一仙桃园。徒弟孙膑八岁出门,跟师傅学艺修身,直到二十岁,他母亲生日的前一天,提出要回家给母亲做八十岁大寿,临走时鬼谷子摘了一个仙桃送他。
孙膑千里迢迢,在其母亲生日当天赶回家中,随手将桃子送给母亲让她吃了,吃后不到数刻,她母亲容颜如玉,返老还童,把在场的来客都给惊呆了。
问其因果,是吃了一个桃子的缘故。从此以后,全国流行老人过寿以桃为寿果,蒸面食寿桃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三、八姐射箭
杨八姐是佘太君的小女儿,因为排行第八,便称杨八姐。
杨八姐刁蛮,聪明,自信,能言善辩,敢作敢为的。她武艺高强,枪法出众,聪明伶俐,身藏绝技,带兵布阵兵法十分精通。
一日,佘太君和杨八姐一行春游到了云蒙山,此山景好,安营扎寨数月,习武操练。
忽闻朝庭圣旨传到,辽国入侵,必须带兵打仗保我大宋。佘太君选将深思难眠,其它将帅都守边关,唯有八姐在其身边,能否挂帅?左右为难。
八姐知因,主动请战。太君不表态,八姐急哭了。太君想:听说你武艺超群,随身从腰间抽出两根尾部刻有杨府字样的箭,让八姐试射,看看她的功底如何?
她们一同站在舍身崖边的岭头上,八姐分别向北、向东射出两箭,佘太君派兵前去验靶。
几日后,两处差兵先后回营报:向北一前在秦岭华山以西的山顶找到,向东一箭在三要东和河南交界的山上找到。以后人们就把北方的那座山叫挡箭山,东边的那座山叫箭杆岭,如今岭上的那个洞就是杨八姐射箭穿透的。
这样一来,老太君心有把握,便将帅旗和帅印交给了八姐。八姐不负重任,打败辽军,成为保国忠臣,佳话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