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乡村鸡呜声》
作者:胡志金
如果你渴望它,它就不是梦————美国诗人斯特曼特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拙作写乡村发生的故事,以及对几个人物的细微情状的刻画。这时我们记起了江南丝竹的缠绵优伶歌舞的咏唱,以及奢靡生活带给中国人的想像。在书中几个曾经的知青决心要在曾经的土地上大展身手,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乡村鸡呜声》有故事,有人物,有民俗,有壮志未酬的仰天长啸,更有不得志者的壮烈情怀。当作者回忆起当年在农村见到的数个不得志者和得志者时。然而,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中国人对知识青年的态度,如同长江水在这里一会奔腾不息,一会咆哮如雷,一会风不浪静,使人捉摸不透,无所适从。好在,在今天这样一面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概括了《《乡村鸡呜声》。
相思只为你
某区委宣传部组织一帮写手准备写一批致富能人的稿子,也喊到了写手,大家围坐在一起。
数天的一个下午交稿,蔡主席主持会议,稿子你们可以任意绕,上面我们去勾兑!坐在蔡主席旁边的女秘书漂亮可人,其皮肤也白得可以,而低胸却让人时不时有人不自觉地朝那不方便的地方窥视。坐了一圈,都是名人。进入会议主题,即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拿什么献给党。会上,蔡主席声若洪钟,当然说蔡主席口似悬河就过了。一共是五个人分别采写;蔡主席首先点名批评其中有人写的所谓啥子财富故事,是要不得地!坐在会议桌边的人,都洗耳恭听蔡主席的批评指正。这对于发表了许多所谓文学作品的张雄飞来说,蔡主席的批评应该是提壶贯脑壳的,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参加写财富故事的数名演职人员,其中张雄飞的东西来得最陡,稿子用的题目直接可以进入决赛:《世界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记王大梭从杀猪匠到老板》
因为是酷暑,同志们都穿着薄翼,甚至短裤。小蒋在把稿子拿到手上念之前,她就事先估计有同志可能按需求朝她薄翼的低胸或者更为深入的低凹处探寻宝藏。小蒋还没有念就事先作好了准备,两根手指把薄衫的衣领夹住作尽可能地遮掩。挡是挡不住的,你怎么挡得住如炯如手电光的东西?我们不排除蔡主席的手电棒乱照。蔡主席嘱旁边的一条大汉出去买烟。烟很快买回来了,大汉买回来的是三包玉溪都给了蔡主席。蔡主席烧起玉溪就是一杆接一杆。于是,女秘书小蒋从这个乡镇企业最初的猪念起,她是这样念的:“王大梭同志从一个农村杀猪匠起步,发展到现在拥有XX个工业化集团公司,七八个乡镇企业还有养猪场。现在,那个猪圈还在,人还在,但是人变了,王大梭同志变成了一个纯谇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张雄飞是这样写的,女秘书小蒋是这样念的:
一个乡村杀养猪匠最开始饭都吃不起,是靠王大俊同志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了世界,成为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优秀企业家, 这是什么精神, 这就是共产主义精神……
会议进行得很艰难,就像有人申请入党暂且通不过,围坐的同志都把脑袋夹到裤裆里,发言者的话不讲完,其脑壳就一个小时不抬起来。蔡主席慢条斯理地发言,他说,王大俊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县的纳税大户,你能说他是从乡村杀猪匠起步,饭都吃不起,差点当叫花子?
这时,张雄飞的脑壳在放电影《上甘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不到三个月,书出来了,并不意外的是,只保留了张雄飞的一句话。电话叫张雄飞去领钱,说不是啥子稿费,你写的东西本身就要不得,领啥子稿费?张雄飞在大楼这一圈转下来,整个楼里只见到了发慰问金喊盖章的小蒋,其他人不晓得到哪去了。整幢办公大楼只听到荷花池里的鱼儿掀起波浪。张雄飞的初衷是跟这个乡镇企业的老板见一面,以后有什么事好找他,万一哪天吃不起饭了打个电话找老板帮忙解决一碗稀饭,想必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出不出书,至于小蒋重新写的东西,大段大段是借的张雄飞先生的《世界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都是其次。那天采访,张雄飞和那几个所谓的曹总、李总、黄总都还是谈得可以,谈话内容大多汲及到当前的异性和异性之间的抓拿骗吃,而后又真情告白深情守侯,引得坐在旁边的妇女主任笑得后仰前合。这些都不是问题。妇女主任穿的又是短裙,其细白嫩柔的肌肤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是显得那么不起眼。
领到钱的数月,不是当天(当天就没意思了),张雄飞把电话打到乡镇企业老板曹总办公室,说话人的声音完全可以判定是曹总。张雄飞说,我是那天来采访你们老板的记者呀!我姓李,叫张雄飞,我找分管人事的曹总。曹总说你有什么事?张雄飞果然说我想麻烦曹总帮个忙,把我外侄女安排到你们某个企业来上班,您看行不行?电话里的声音也突然变调,说曹总不在!你打错了!那天陪同采访的曹总,其实早就看出张雄飞之类的司马昭之心,在张雄飞之前曾经发生过采访者想把人弄进来而没有得逞的事。于是,曹总再一次嘱下属预制板厂、养猪场、建筑公司、机械加工厂、摩托车装配车间甚至广告公司等,对那些打着采访旗号实际是想干其他事的人,我们乡镇企业全体员工和团队首长敢于说一声:不!
你们在改革开放政策之前是怎样对付我们这些城乡结合部的菜农的,想想吧!
从农村人口到现代企业家,从一个满脸杀气满脸胳腮胡的杀猪匠,一跃成为率村民共同致富的企业明星和乡镇企业带头人。王老板重新从医院的病床边站了起来,他说我一定要见一见这个记者张雄飞的话,再没有下文。张雄飞再一次见到蔡主席,是在一次大型红歌会上。我们这里的所谓步行街据称有一个全国最大的电视屏幕,也有一个全国著名的楠木板舞台。蔡主席先在台上讲话。这一天是红歌大赛,蔡主席在台上打拍子,站在台上合唱的演员,全都来自这个乡镇企业机关,朝九晚四制。张雄飞站在观看的人堆里,伸长了脖子在找乖巧玲珑的小蒋。张雄飞不知不觉挤到前排首长旁边去了,这时两个彪形大汉移步过来,不由分说轻轻一架,张雄飞就像田里的秧鸡被提出了会场之外。张雄飞还想争辩说,蔡主席是我的兄弟伙,前几天蔡主席还请我去写财富故事呢!
会场上红歌唱到“娘啊娘,你要把儿埋在山岗上(不要把儿埋在半路上)……红歌喝越红火,会场上没有人注意到张雄飞被二名特警大汉甩出场子之外,这一点令张雄飞略感欣慰。在场的观众来自城乡各地,包括来自城口、万源等革命老区,看着一个瘦小的中年戴眼镜者被执勤的特警提出去丈外,这些背着竹背兜竹背兜里装着孙儿孙女的中青年妇女,笑得合不拢嘴,狗日的,谁叫你们这些城市人平时那么子要不完吃不完!
张雄飞镇定下来,他经常都在想不是演出的人要不得,是看的人要不得,这其中不乏几个写小说写傻了写神了写疯了的所谓作家,更不排除人渣中还有人渣,把大红花戴到脑袋瓜子上又唱又跳的傻子和那些已经开始倒计时的老屁眼虫。如果,会场中间不是坐满了摇旗呐喊的“内部油碟”(熟人),还有站了一圈威风凛凛的特警战士,恐怕今夜晚下的红歌会早就变成了摸包贼的群英会。
半个月后,张雄飞上网寻知音,居然有一位女士快速加了过来。这个女士的网名叫““相思只为你”。张雄飞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在QQ上马上回复到。我是“书剑英雄”。
一路聊下来,原来办公室小蒋等的是老板王大俊的儿子,这令张雄飞一时心情复杂,当夜辗转反侧。
不幸的是,张雄飞在另一次所谓采访回来的路上摔伤了,整到了连二杆(膝盖骨)骨伤科医院离乡镇企业大楼的近千米之遥,很多年前是一个农村卫生院,现在远近闻名了,除了西藏拉萨没有病人问起来,全国人民整到骨头、腰杆的患者都幕名而至。张雄飞一瘸一拐包了打药出来是巧遇妇女主任。妇女主任也没有掉头就走,看了一眼张雄飞,一本正经说,你找哪个医生看的?张雄飞说,挂的专家的号呀!妇女主任说我现在给你写张条,你去找马老师。条是这样写的:“马老师,这个同志是写我们王老板的作家,请多多关照,谢谢!”
第二回换药包括所谓复片,张雄飞的医保卡倒汲进去275元4角3分。专家号更专家,从原来的10块加到20。专家的药当然更专家,普遍患者用药一块钱,专家开的药就是100。
从另一个渠道,张雄飞了解道,人家还后悔请他来写啥子财富故事,说为什么不请一个同志们信得过的作家来描绘我们未来的蓝图呢?难道我们的预制板厂和现代化的杀猪场,出门还是两腿泥吗!说得更准确一点,那个李崽儿就是个杂皮得嘛!你喊他来写,肯定是乱说啊!这种人对我们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朝九晚四长期都有看法,甚至含血愤天!
那天,从蔡主席的办公室出来,一起出来赶车的同类写手中一个年轻女教师说,前些年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首次在本市的黑白电视上公演,国人压抑了许多年的所谓惊喜全都爆发了,连续剧播映到中间插播广告时,晚报说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奇迹:一个住在建设厂青年村的中年汉子从屋里蹦出来,跳到青石头砌成的栏杆边,硬是往天上作腾空跳跃,一跳便是八丈高,他高声喊叫道:“绝了绝了,太精彩了太精彩了!”青年村居住的都是建设厂职工队伍中家里扯皮分户出来的中青年同志,听到这么激动人心的叫喊,立马跑出来,一看,都纷纷甩脑壳:“哦,是他嗦,那是个宝器得嘛!”年轻女教师说,这天晚上大约10点钟左右,平时人挤人拥的农贸市场,一到晚上静如古刹,但就是这座古刹发生了一起血案。那时侯尚没有所谓110和120,一个花季少女被连捅数刀,凶手不知去向。
张雄飞问年轻女教师,那个时侯你几岁?年轻女性说,大概二三岁吧,怎么啦,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张雄飞说,你说的那个人有点像我当年30来岁的样子。
不到一个月,小蒋与王大梭的儿子结为伉俪。张雄飞的QQ上再也没有见到““相思只为你”。
身怀七甲的小蒋开始简出。拉皮条是蔡主席。张雄飞回到现实中,感觉现实更加现实,暂时又没有写的,张雄飞便一头钻进了那些所谓情爱小说穿越小说里,并发到新浪网读书频道。用的笔名就叫:书剑英雄。这里头有误解,是张雄飞整错了,不是据说而事实是秘书小蒋主动投桃报李,将自己柔弱的身子骨交给了老板的1米83的大汉儿子。更不是蔡主席拉的皮条,不懂法的人乱说,胡说,给咱们尊敬的蔡主席搭一砣。蔡主席未置可否。一笑置之。
“相思只为你”其QQ头像不再闪烁。张雄飞像哈(傻)儿一样坐到天明。他对他本人说,写作就是写作,由于许许多多的原因,你不能乱说,同志们在齐奔小康共同富裕的路上,天涯路上相逢一笑,排排坐吃果果。
现在写的人多了,抄的人多了,看的人也多了;现在背背兜在所谓步行街转的农民工妻儿老小多了,唱红歌的多了,看女娃儿旺实和不方便地方的坏人少了。一句话,杀人的人少了,扯皮的少了,耍朋友不成跳江跳桥的少了。蔡主席在另一个会议上布置工作并作总结性发言。蔡主席点燃了一支22块钱一包的玉溪说,老周同志是有东西的,这我们得承认人家。老周同志唯一不足的就是说话丢头(水分)太大。下次不要喊他来了。
就是这天傍晚,重庆杨家坪清风茶楼格外热闹,说书人将表弟用折扇拍开,有如抽刀断水,那扇宽大的纸扇透出一道凉风,再折身将纸扇拿在手上,说书人道日头正上中天,我华蓥纵队的侦察员纵马驰骋,马蹄翻飞,青石板路上一彪英雄人儿策马疾奔,快马加鞭。江湖上送此人一雅号:笑看人生。此时只看官道上背包打伞的百姓已经在路上。不容迟疑,姑娘跃身于马背之上,撒开缰绳,吆喝一声。这时华蓥山万山丛中铺射着朝阳的红霞,旧中国的川省大地上,姑娘身着108扣青底白口短打衣,头缠青布英雄巾,手提两把24响盒子炮,跨一匹新疆汗血马踏上征程,率华蓥纵队十数人战士,为营救渣滓洞、白公馆的同志直奔重庆。此时,一轮旭日东升,蜀山水色在天边涌动着黎明的曙光。箭在弦上。姑娘得到华蓥纵队指示开始了营救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策划工作,所率部队全是她曾随资阳县游击队战士,个个能征贯战,现划归双枪老太婆指挥。翌日晨起,华蓥山游击队接到命奔赴重庆,姑娘手提两把盒子炮时,东方显出了鱼肚白,红霞满天,华蓥山万木参天,鹤鸟翔鸣,林中华蓥古庙重檐叠阁,殿宇辉煌。山林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叽喳声。姑娘看见老太婆的慈目就在近前,碎红的衣衫与红色的太阳一再被晨风拂动,一绺银发散落在青筋额前。这当儿,姑娘的眼泪夺眶而出,路途遥遥,此去不知是凶多还是吉少,于是与老太婆洒泪而别。山道上,已有一抹朝霞勾画出一幅山水图画。华蓥山禽鸟依依,古树戚然,姑娘手提双枪转身踏上征途,向敌人的老巢渣滓洞白公馆扑去。当夜,华蓥山一轮皓月当空,万峰空寂如同仙境。但晚了,敌人于1949年11月27日执行了大屠杀,真正是失之交臂。
时间的重量
重庆现而今的武隆省的地缝天坑足以说明这些地方之秀丽,却凶险;现今有许多驴友到这些崎岖的地方去探险,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中国在改变农村极度贫困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那些从前靠国家输血的大山,现在成了人们向往的天堂,因为这里什么都匮乏,就是空气不匮乏,太新鲜太诱人太养人民的五脏六腹,对于那些在城里得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朋友们,这里就是你憧憬的世外桃园。
这些地方在重庆还没有所谓坡度辖之前,基本上处半封闭状态,吃草根吃树皮说不上,但是吃白缮泥红缮泥的大有人在。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重庆两路口图书馆附近一爿小火锅见到一个人,他一个吃白萝卜烫火锅就应该理解了。
严格上说这是一个风雨棚。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青年,很有重庆市中区人的作派,说话的口气就像当年见到过林副主席。
我一个人从那里路过,歇下来吃面。一口大铝锅架在一个火炉上,筲箕里盛满了绿色的芫须。姑娘喊了一声来两个三两。吃面的时侯,我吃得大汗淋漓,三两牛肉面在一个瓷碗里装着,碗的边缘缀着一个挑担的樵夫,樵夫正从一棵树下走过。碗上有一行小诗:人在天涯心家,只为银钱走天涯,父母家中常欠挂,妻在窗前守灯花。这时,我看见对面坐着一个人,这个人穿一件冬天的棉袄,但不猥琐,派头是拿够了的,这一点我很感概。那时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吹遍原野,该垮的企业彪形大汉在垮掉,犹如我们的先烈,倒下去的又站起来成为中国史上的一道风景。
许多年前去丹山,是我人生第一次见到的古镇,这亦是上山下乡的必然。丹山是个古镇,虽然地图上标明从四川资阳县县去丹山是37公里,而汽车跑起来却很是费一番功夫。当年的柴油汽车发动起来,“突突”地跳腾人与车一起震荡,柴油车跑起来倒是别外一番风景。
第一次到丹山,并不以为然,插队的日子长了,赶场总在丹山走动,就渐渐地体验到这古镇的不平丹。
离丹山不远有座白塔,塔呈白色,耸立在蓝天白云下,立在广袤的川中丘陵之上,经百多年的风雨剥蚀,风霜雪雨依然屹立在丹山镇附近的一条田园上。白塔随处可见残垣壁,看得见塔顶上蓑草萋萋。塔下有一条小溪绢绢流过,溪水终年流淌,如同琴声,每每从塔下走过,小溪美丽如带。有时赶场与老贫农同路,老贫农便讲一回“二郎担山赶上阳”。
丹山的乡民都说自己是湖南省麻城县孝感乡来的。据查,麻城是在今天的湖北。闲遐无事,老贫农就同我们聊张献忠杀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故事。当然,张献忠杀四川杀到丹山古镇没有,没有人去考究。据史载,是没有。
丹山古镇虽不大,但周围的习俗却不尽相同,单就一个吃字,发音就有好几种。我插队的地方称回龙公社,这里的乡民说吃就说“恰”,而白塔附近的社员则叫甲,丹山稍远一点的便叫奇。
初到丹山,你就有一种别开天地的异样感觉,感觉是到了另一种天地。据了解, 回龙公社的乡民三百年前是从湖南来的——
车到丹山,你就以府瞰的姿态在欣赏丹山了,远远地看得到汽车前面的丹山尽收眼底。
庙宇对面是一座戏台,戏台重檐叠角,飞檐翘壁,有风铃于翘檐的瓦当上鸣响。可以想见,
旧时江湖上常有艺人飘泊到这里打场卖艺,就是江湖人说的“少在书房,多在山岗”。戏楼是一方宝地,
戏楼早已空空如也,尽管戏楼仍保持着当年的雕梁画栋和琴棋书画的木雕窗格,但早已人去楼。倒是常常听
得到丹山附近的乡民从嘴里吼出一二句:“有朝一日时运转,朝朝日日来过年......”
那时侯的丹山社员,其实是很苦的,天天汤红苕红苕汤没有一点油水。为啥如此熟悉,原因是我在这里插队整整三年。
戏楼下的水井是50年代县汽车客运站,虽然在丹山各地的乡村公路上极少见到汽车,偶有一辆吉普邮车从公路上跑过,社员就会撑着锄头凝望半天。后来有了班车,班车就载着这里的公社社员出门闯世界。我插队的生产队上过成都去过雅安大小凉山的不在少数。有的甚至翻过二郎山进过藏。当然,资阳县的农民在那个时侯去得多的地方,还是到成都经夹江越峨眉到康定森林里杠圆木的居多。于是,这里的乡民常常带回一些藏区的故事,甚至带回少数民族地区的姑娘。
今天的丹山早已成为方圆百里城乡百货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做各种生意的庄稼人在镇上摩肩接踵,三轮车、公交车、自行车和摩托车在一条镇区公路上挤来挤去,鸣笛声响成一片。丹山逢集,两边两岸卖猫卖狗卖菜卖资阳县特产板背兜的,在丹山的蓝天白云下便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热闹到过年的程度。
文/胡志金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胡志金,曾在《长城文艺》《蜀峰》《海棠》《《文史精华》《民间传奇故事》《红岩》《解放军文艺》《昆仑》《神州》《阅读经典》《中华传奇》《战士文艺》《泸州文艺》《神剑》《佛山文艺》《红岩春秋》《西南军事文学》《中国兵工》《贡嘎山》《草地》《重庆文学》《小小说月刊》《当代作家》《武当》《武魂》《武林》《晚霞》等期刊发表过作品。另在报刊上约有二百余篇拙作。其中纪实文学《一个重庆老知青的土匪人生》(整版6000字)发表在重庆商报(1998年10月8日),较有影响。2008年第7期《文史精华》上发表的拙作《重庆武斗,全国唯一的文革公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凤凰卫视及海内外百余家网站及媒体转载。著有长篇小说《钢枪在手》(非自费),该小说2011年1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35万字),现由重庆市有关部门选为人民兵工八十周年红色经典著作。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长篇小说《钢枪在手》由重庆市九龙坡区宣传部选送“五个一工程奖”的侯选作品。散文《春森路19号》获《解放军报》2012年3月12日“在党旗下成长”征文优秀奖”。长篇小说《再访一双绣花鞋》 获《今古传奇》杂志社2015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征文大赛优秀小说征文,《今古传奇》杂志社第一批入围作品。2015《书香重庆》长篇拙作《口水人生》入围100强。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