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莉:
《第二十条》是一部有深度的电影。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其内容是关于正当防卫的阐释和界定。导演张艺谋通过底层人物的悲惨境遇,讲述了在暴力、罪恶与恐怖的背景下弱者的无奈,同时也讲述了检察官韩明执法的艰难和坚持公平正义的觉醒过程。影片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2)汤维国:
韩明为了让儿子能上市重点高中,从县城检察院来到市检察院挂职。初来乍到,麻烦事接二连三。儿子韩晨宇见义勇为打了校园霸凌。因校园霸凌是校领导的儿子,校领导要求韩晨宇当面给他儿子道歉。韩晨宇拒绝道歉,结果遭到了校园霸凌雇佣的社会小混混的殴打。

即使被打,即使被学校开除,即使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学,儿子韩晨宇也不肯道歉。妻子李茂娟义愤填膺,想尽各种办法让丈夫韩明将这件事摆平。韩明心疼儿子呀!但又不能违规操作,阴差阳错,妻子李茂娟误伤了校领导,妻子被拘留。

(3)鲍锦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年前,韩明曾处理一个案件:在公交车上一个女孩遇到流氓骚扰,有着同样大女儿的公交车司机张贵生,见此情景,勇敢冲上去保护女孩,却被几个流氓暴打。张贵生拿起灭火器砸伤歹徒,却因失手,被判故意伤害罪,获刑三年。

张贵生的女儿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见义勇为被判刑?而那些危害社会的流氓歹徒却逍遥法外,难道遇上坏人大家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吗?张贵生出狱后,丢了工作,尽管检查官韩明帮他找一份工作,但女儿还是坚持让父亲上访,讨回公道。不幸张贵生在上访的路上因车祸导致死亡。

(4)曲建华:
屋漏偏逢连夜雨。又一起案件相关人郝秀萍被逼入绝境,事态危急。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案子,上级领导派韩明协助女检察官吕玲玲一起办案。因为案情复杂,村里恶霸鼓动村民打着条幅在检察院门前以上访告状的名义公然闹事,气焰十分嚣张。检察院领导的意见很明确,就是要快刀斩乱麻,消除此案件在社会上产生的不良影响。可偏偏主办案件的女检察官吕玲玲执拗地坚持此案缺少重要证据,不能草率处理。

(5)吴秀年:
刚挂职的韩明理解领导意图。以往领导授意的案子,他都能摆平。领导束手无策的棘手问题,他也能轻松化解。可这一次,他遇到了麻烦。主办检察官吕玲玲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开启上帝视觉,老是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那受害者就麻烦了。

(6)丁祖明:
案情是这样的:聋哑人郝秀萍的丈夫王永强为了给女儿治病,找村里的刘文经借了高利贷。因为还不上钱,王永强被村霸刘文经逼着喝尿,甚至多次强暴他的妻子郝秀萍。王永强被村霸用拴狗的铁链子栓在门外,他在门外听着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村霸强奸妻子的淫笑声,愤怒至极。

(7)仲丽娟:
事后,妻子郝秀萍哭着跑出来,焦急地和丈夫比划着,她被强暴了,她不想活了。一对苦难的夫妻泪目相对,画面触目惊心。王永强受不了妻子被凌辱,在被解开铁链的那一刻,他冲出去跟刘文经扭打在一起。

(8)丁祖明:
刘文经气急败坏,扬言要砍死对方,说着便跑向车里取刀。在极度的恐惧下,王永强随手抄起一把剪刀,往刘文经身上捅了二十几刀,对方不治身亡。
在以往的案例中,这类案件都被定性为故意杀人,村民王永强入狱。

(9)仲丽娟:
聋哑妻子郝秀萍不服,她要为丈夫讨回公道!
当韩明和吕玲玲看到郝秀萍跪地求情可怜的样子;当听到五岁的聋哑女儿被绑架时母亲郝秀萍的惊慌失措;当看到发不出声音的郝秀萍绝望地从天台上跳下去以死抗争的那一刻,他们震惊了!

(10)陈军:
因为没有保护好受害人,找不到重要犯罪证据,案件进展缓慢,坚持正义的女检察官吕玲玲被撤职,院领导决定由挂职检察官韩明主办此案。
忠于职守的女检察官吕玲玲寄希望于韩明。她相信正义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11)何新燕:
唯唯诺诺的韩明犹豫不决,检查院的办案理念他是清楚的,院领导的态度也明摆在那儿,他一个挂职的能咋办?
(12)汤维国:
纵使长夜难明,也有人舍身燃灯。吕玲玲睿智且真诚的话语唤醒了韩明的良知。他们曾是大学同学,也是彼此的初恋。看到昔日初恋的吕玲玲仍在坚持他当年的观点,韩明的内心受到了触动,情与法在心里纠结着、撕扯着......

(13)何新燕:
影片中韩明与吕玲玲的精彩对话,震惊了观影者。
(14)曲建华:
一四年周显平案,面对三个人围殴,周显平将其中两人抓伤,故意伤害罪;一五年贾云柯伤人案,故意杀人罪;一六年何峰伤人案,故意伤害罪;一七年曹爱玲伤人案,故意伤害罪。都这么办的,都这么办的!
(15)李莉:
你觉得这些都对吗?
(16)丁祖明:
怎么不对,哪儿不对!
这些法条案例我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王永强这案子,搁哪儿办,给谁办,都这样儿,我也不行,也是这样儿。

(17)李莉:
但我就觉得你不一样。
(18)丁祖明:
我不一样儿,我哪儿不一样儿了,啊?我能飞呀,我长翅膀儿,不一样儿,我今年我40多了我,我不是上大学那个看夕阳的我了,我都到夕阳了,我我现在我一个月我得染两回头发,我上个三楼我腰间盘都难受,我就想平平安安的,我就想挂职变成正式的。我对我自己都不抱期待,你凭什么对我有期待?

(19)李莉:
你问我凭什么,韩明。你问我凭什么对你有期待?来,我告诉你凭什么。
那会在学校,你打的那个猥亵我的学长,顶着压力,就是不道歉,就算影响分配你也不在乎。我以为你就是爱嘛,一时冲动,但你跟我说,不是的。

韩明,是你跟我说的: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就凭你当时说的这句话,记得吗?
(20)吴秀年:
老韩,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郝秀萍要去跳楼啊?一个母亲为什么愿意丢下在监狱的丈夫、五岁的残障女儿,为什么选择去死啊?要毁她的全是恶势力吗?不是的!是她的绝望,是她对法治的绝望,对公平的绝望,对我们的绝望。如果我们不能够拯救一个绝望的母亲,如果我们不能够让这个母亲重燃希望,我们还有什么资格穿这身衣服?
凭什么,还是那句话,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就凭这个。
老韩,你跟我说的,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

(21)陆卫:
情与法的激烈斗争撞击着韩明的心。一个本性善良,在大学时就见义勇为的韩明顿然醒悟,他决定赌上自己的后半生,用自己的方式给公平和正义一个说法。
陆卫:
在听证会上,韩明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应对各种提问与指责。

(22)陈军: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王永强一家为给孩子看病奔波了几年,筹集手术费用走投无路,问刘文经借的高利贷。他们一家就想让孩子能够恢复健康,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王永强想错了,等待他们一家子是没有尽头的折磨与虐待。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任凭一个杀了你家狗还逼你喝尿,每天折磨你取乐,甚至反复强奸你妻子的人,有机会就车上拿刀,甚至只有1%的可能性。在王永强眼里,刘文经则是一个不可预测的野兽,他阻止这个野兽去侵害他的家人,这有错吗?对不起。

(23)陆卫:
那你的结论是什么呢?防卫过当?
(24)曲建华:
不是防卫过当,作为本案的主办检察官,我认为王永强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一款,正当防卫。我的结论是无罪,不予起诉。
(25)张华琴:
王永强的女儿娟娟也是个残疾人,就是智障。这是她写给我的,我爸爸是个好人。那请你们告诉我,我该如何跟一个5岁的残疾女孩解释这一切?我说这是我们的司法惯例,我改变案件的阻力很大啊!虽然我同情你爸爸,我认为他没错,但是我还是要把他判成杀人犯。我这么说吗?十几年后女儿会长大,会步入社会,当她再看到这个纸条,她还认为她父亲是个好人吗?5岁的娟娟,还有刚才我说当事人的女儿,他们都是未成年人,都会长大,都会步入社会,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究竟是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他们手里?

王永强的老婆郝秀平跳楼之后,有个人跟我说过这么几句话,她说:一个母亲为什么会扔下她狱中的丈夫和5岁的残疾女儿跳楼,为什么?因为她绝望,他对法律的绝望,对公平的绝望,对我们的绝望,如果我们不能给她带来希望,那我们有什么资格穿这身衣服?你们想过没有啊,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另一个人的人生!
(26)李莉:
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难道不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吗?

我知道改变一些事情很困难,追求公平正义要付出代价,但这个代价谁来承担?老百姓吗?难道让他们用自己的命运,用整个家庭的命运,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去承担这个公平正义的代价吗?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共452条法,56681个字,从头到尾写的不就是四个字公平正义吗?这难道不是每一个老百姓想要的吗?如果我们不能替他们说话,替他们讨回公平,那要我们检察官有什么用?
(27)汤维国:
什么是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我希望大家都摸着自己的心坎说话,做出无愧于良心的决定,用真正的公平正义,去回应每一个老百姓的诉求,去回应他们的情感,去回应他们最朴素的期待,让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件事儿,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28)鲍锦丽:
韩明的话深深击中了在场的每一位参加听证会的人,那一刻,他重拾起心中的火炬,那一刻,他宁愿失去自己的一切,也要为公平正义发声。听证会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29)丁祖明:
当今社会,各种法律能不能保证一个好人的安全,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没有比见义勇为反遭迫害更痛苦更无奈的事儿了。如果人性的冷漠成为习惯,我们将如何匡扶正义?我们的社会能不能做到,不让好人受伤,不让正义迟到。

(30)李莉:
近期,最高检发声:对于一些犯罪分子,看上去罪行不重,比较轻,但是情节恶劣,人身危险性大的一些个案,比如说殴打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虽然是法律上的轻罪也要体现从严惩处的精神。
公平正义在觉醒,为弱者发声,为受害人主持公道,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作者简介:怡霖,高级记者、曾荣获全国首届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第五届学术委员、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理论人才;五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特别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