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五花八门的诈骗“套路”让许多老年人防不胜防,上当受骗。为了进一步遏制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的能力,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切实保障老年人生命和财产安全。3月21日,眉县老年学会在汤峪镇屯庄村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讲座及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活动。

此次讲座,老年学会以“诈骗无小事,防范在先行”为主题,邀请了眉县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三名警官进行授课。朱警官围绕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的诈骗手法、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等方面,向大家作了详细地介绍,列举大量事例,如刷单诈骗、网络交友诈骗、虚假投资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多种诈骗类型,具体分析了犯罪分子的作案形式和特点。并提醒大家,对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五个不”:不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不因贪小利而受违法信息的诱惑,不接不明电话、短信链接,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泄露银行卡等个人信息。织牢“防护网”,保护“钱袋子”。

同行杨警官围绕“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列举身边发生的大量传播谣言的事例,对一些不明真相的信息跟着转发,结果自己成了受害者。还有孙子用爷爷奶奶的手机刷脸支付,少年儿童打游戏支付等,在受骗案例中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88岁,而且受骗人中各种身份都有:农民、工人、退休老干部、在职人员等。可见诈骗者手段高明,无孔不入,这就需要老年人提高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不明真相的信息不说、不信、不点击、不传播。
现场还设置了咨询交流等互动环节。李警官一边给大家发《网络安全宝中宝》,一边为大家解答老人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行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对防骗反诈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最大限度地帮助老年人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眉县老年学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王引成和秘书长李会芳给大家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帮助广大老年人适应互联网时代,消除“数字鸿沟”,享受智慧时代的便捷生活。据了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90%以上的老年人喜欢在手机上进行社交、购物、娱乐等活动,但是很多老年人还不能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王会长讲了使用智能手机的好处、用途、出行导航方式等。秘书长李会芳现场指导老年人建通讯录、发短信、添加朋友、微信支付、发红包、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清除垃圾等最基本的操作方法。

一场通俗易懂的防诈骗知识讲座和智能手机培训会,使老年人受益匪浅。借此机会,眉县老年学会部署了下一步工作,除继续组织此类讲座活动,帮助老年人了解社会动态、科普诈骗套路、甄别虚假信息外,学会立足老年服务,聚焦“需求导向”和“特色阵地”,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法规知晓度、法治精神认同度、法治实践参与度,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