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195节
196节
197节
198节
音频合成大宏老师
刘西元院长的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95节》
连载195
“请喝杯茶。”李春林把冲好的茶拿到他面前的茶几上, 老先生从灰色新中山装袋里拿出包着的杯子, 把茶倒进自己的杯喝了起来, 他较自觉, 怕自己有病传染给别人, 自带着杯子 ,李春林又把茶水从盒碗直接冲到他的杯上, 老先生又喝了两杯, 詹宝珠也在茶盘里端起-杯茶喝了起来。
喝完三杯茶, 老先生起身说: “你们坐吧, 我顺便到别处再探看探看。”
四人忙起身,把父女俩送到门口。 “
“这南華医生, 也太自觉了, 患恶症后, 每天只叫人来来拿-帖几元左右的中药, 从不要求要洋参、红参,高丽参等滋补药, 也不要打白蛋白, 他说用了这些, 肿瘤受补会长得更快, 我看主要还是怕浪费钱。”詹大福说。
“他在家里吃也很随便, 坚持早晚练功活动呢。”林夢萱对大家说。
原来,现已七十二岁的退休医生詹南華老先生是上芝卫生院的西医生, 家住在上芝圩。六个月前到驼江中心医院确诊为晚期肺癌,已扩散了,不能做手术,他也不肯做化疗或放疗,他认为化疗或放疗虽然可以杀死一些癌细胞,但同时也杀死正常的细胞,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得不偿失,而且还会连头发都会掉光,何必花钱买痛苦呢?还是回家吃点中药调理算了,以扶正却邪为主,增强身体抵抗力,这样竟也拖了六个月。
詹南華老先生属于乐天派, 他是本院的老醫師,在上班时工作认真, 对病人很负责任, 他不争名利, 心态坦然,说话幽默, 退休后也自得其乐,随遇而安。他对人说,人过了古稀, 子女都长大成家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吧, 不要再为子女瞎操心。他老伴前三年也病逝了, 现在他觉得再没什么可牵挂了,能活几天就算几天。他看过不少晚期癌症的病人, 最后都是钱空人亡在痛苦中死去。
他觉得现在医学进步很快,先进仪器和人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使癌肿在早期检查中能及时发现,但在治疗上还没有什么突破,仍然只靠早期发现,早期切除的老办法。科学上人类都登上月球了,还向金星、火星和更遥远的宇宙空间探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到了总星系,但为什么近在尺咫的自身疾病都束手无策?医学发展实在太滞后了,虽然报上说几十年后人类将会攻克癌症,但他等不到那一天了,因为他知道,肺癌病人被发现到死亡大多在一年以内,何况他的癌症已是晚期了,他不怕死,他一生从死神中抢回多少人来,又看着多少人走向死亡,他知道,人的生命终结无非四种:一是病死,这种状况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种死亡, 古人称为‘‘善终” 。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生理性死亡。不论圣人和凡人都是这样,‘‘山中常有千年树,人间罕见百岁人”,自己已过古稀之年,何惧死亡?世上任何生物都有生有灭,人类更不例外。
詹南華老先生在女儿宝珠的陪扶下参观了门诊, 病房, 并且一一拜访了老同事, 叙叙旧情, 五点多钟, 披着夕阳的余晖离开卫生院回家去了。
人们怎会知道, 这竟是他刻意安排的最后的告别仪式。
第二天早上, 他小儿子阿青来报, 他父亲昨晚以服下大量安眠药的形式自行‘‘安乐死”了。
李春林嗟叹了一番, 感到无限的遗憾。当即通知院委十点钟到老先生家里进行遗体告别。
待续

刘西元院长的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96节》
连载196节
十点钟, 李春林带着其它五个院委和几个本院员工提着-大串鞭炮和501元纸仪,来到南華老医生的家,他家除了阿滨在肇庆未到外, 其它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家里, 还有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十几人挤满一屋,老先生的遗体放在地板草席上, 脚尾点着一支油灯,他穿着-身灰色的中山装, 李春林认得出来, 这套灰色的中山装就是昨天下午来卫生院穿的那-套。老人脸上显得很安祥, 双眼闭着,嘴角似乎带着微微的笑意。根据他小儿子阿青说, 老人昨晚九点多就上床, 因阿青夫妇在楼上睡, 一夜未听见动静, 早上起床, 见老人静静躺在床上, 叫之不应, 一身已冰冷, 桌面上放有二瓶安眠药空瓶, 还压着一张纸条, 写着: ‘‘ 我已安乐死, 不要抢救了。”
李春林等人一番嗟叹, 昨天下午老医生来到卫生院,大家看他还没有异样的表现, 今天怎么就走了呢? 原来昨天下午他是来和大家告别的。李春林很为自己的大意而内疚, 也为卫生院失去-位老前辈而難過。
李春林叫大家依次站好, 面向逝者做了三鞠躬。又献上单位慰问的钱物, 他自己另送上201元纸仪, 因为他和阿滨是老朋友。林夢萱送上101元, 她和宝珠也是好朋友,其它人有送31元、51元、61元, 也有二个没送的, 因为他们和老先生或其家人没有私交。李春林离开南華老先生的家,回到卫生院, 心情很是沉重,在世界上癌肿每年要夺去几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杀手,而医疗界对此却束手无策,这确是我们医务人员的一大遗憾和难题。
老医生在无奈和绝望之中选择了‘‘安乐死”,以减少晚期癌肿给他身心带来无限的痛苦,这使人觉得十分意外。“安乐死”在欧美一些国家已实行多年,在中国还未立法实行,你若帮助人家"安乐死",不管是病人要求或是你主动或被动去做,都会被按故意杀人罪被刑事处罚,可判处有期徒刑至死刑,南華老先生自行‘‘安乐死”,当然无法追究任何人责任了。
当时对安眠,镇静药品还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一般只要求医生按病情需要开处方使用,个体药店整瓶都可买到,詹南華是一个医生,要买多少安眠药当然比人更方便了。
李春林对‘‘安乐死” 是有些看法的。他觉得‘‘安乐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人类不能选择出生的权利,但应有选择尊严地死去的权利。他目睹一些晚期绝症病人无限的痛苦,呼天呛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生不如死的惨状,又看到无数严重颅脑创伤的病人变成植物人,拖了几年或几十年,最后导致家人身心俱瘁,人财两空的惨状,真是心如刀绞。他觉得,人的生命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如其在痛苦绝望中挣扎、苟活,不如早日让其解脱。
不过、‘‘安乐死”是一个严肃而慎重的问题,一定要立法,依法行事。一定要尊重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本人的意愿,经诸多第一顺序第一、二继承人签字同意,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才能实行。特别要注意别有用心的人借‘‘安乐死” 之机杀人。在病人的意愿书签字后,还应给一定的反悔期。
花开花落又到了-九八六年年终。这一年, 李春林进行深入的卫生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经济效益, 医疗效益, 社会效益得到同步的提高, 在以‘‘质量促经济, 以经济保质量”的思想指导下, 各科室开展了开源节流, 增收节支活动, 积极开展新项目,使这一年业务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百分之四十点六,在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年终八项指标综合考核中, 上芝卫生院就有五项获得全县第一名,其它三项也在五名内, 上芝卫生院的巨大变化,使同行不得不刮目相看, 春节后,全县卫生系统“两个文明建设现场会”也在上芝镇召开。当然李春林也按年初承诺, 给各线条的组长予以奖励, 又花了四千多元奖励全院八十多名员工分三批到厦门旅游五天, 那时消费较低, 自行游五天每人五十元即足够了。
寒冬腊月的傍晚, 人们大多龟缩在家里等候吃饭, 凛冽呼啸着的寒风由北向南扫过江原北部山区,折断了枯枝,吹落了黄叶,姿意地卷起黄土碎沙,示威地向南面扫去 。人们大都蜷缩在家中等待着吃饭或在喝茶闲聊。
突然天崩地裂地出现“轰” 的一声巨响从茂芝圩西北角传来,不知这猛烈的爆炸声是何故而来, 且待下回细细详述告知。
待续
下集预告:第二十六回 李春林怒斥文大勇 许时光命丧狂犬病

刘西元院长的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97节》
连载197
第二十六回 李春林怒斥文大勇 许时光命丧狂犬病
话说腊月的傍晚,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从茂芝圩的西北角传来,李春林心中一惊:坏了,又有鞭炮大爆炸了。凭他的经验,一到春节前两个月,茂芝圩百分之五十的家庭都在赶制鞭炮,以卖些钱春节可用,因此这几年春节前都有三几宗鞭炮爆炸引起伤亡的事故, 当时对制作鞭炮的安全管理也只是在口头上宣传, 还没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措施。
说起做鞭炮,真是玩命的事,比坐在火药桶上还危险,特别是在和药时,只要有一粒小小的沙子受到摩擦,就立刻会引起大爆炸,这几年,每年都有伤亡事故。有什么办法呢,过年了,大家都需要钱,住在农村的圩市里,没有其它的赚钱手段,只有侥幸冒险了。
这巨大的爆炸声是从西北角传来的,李春林更觉得惊心动魄,会不会茂芝鞭炮厂爆炸?如果是家庭作业爆炸,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巨响, 声音这样深沉。
李春林把这一推测立即告诉副院长詹大业和病房组长邱绍华,让他们做好准备。又到住院部看看,告诉值班人员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回到家里,叫张怡静赶快吃饭。两人刚吃了一碗饭,大门口就传来慌乱的脚步声和叫喊声:“医生,医生,快,救人!”
李春林和张怡静放下饭碗,奔出门口,只见门口陆续抬进五六个病人,李春林立即指挥抬往病房,詹大福、邱绍华、詹淑莲、林梦萱等医务人员也往病房涌去。
原来真是茂芝鞭炮厂大爆炸。据来人介绍,今晚上班共有28人,现场已有几个死亡,后面还有不少受伤人员。李春林叫詹大业现场指挥抢救工作,在院内住的十几个医务人员闻讯到场,大家临时按两人负责一个病人立即投入抢救工作,边进行创面处理边准备输液。烧伤初期抗休克是关键。李春林叫妇产科、治疗室准备几张临时观察床,药房、药库人员做好药物供应准备, 把急用药品直接送到病房, 减少取药环节, 争取抢救时间。又叫人分头通知住在附近的医务人员立即回院投入抢救工作。
镇政府一班领导也赶到,袁波副书记带着五六个人赶到卫生院,詹书记和关镇长-班人赶去爆炸地现场指挥抢救工作。
李春林将院长室当成指挥部,简单向袁副书记汇报后,大家都先到住院部看看,住院部挤满了人, 走道上, 根本无法过人,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的叫喊声,呼唤声,医务人员紧张的交流声混杂一起,二百多人一下聚在一起,比茂芝圩还热闹,还混乱。
十几个病人, 个个熏烧得像非洲黑人一样, 有的头发眉毛烧得卷曲起来, 有的衣服也烧破了, 有的在哭叫, 有的在呻吟, 一片惨状。不时还传来病人家属的喊叫声。
“医生, 快先给这个打针。”
“医生, 这个病人叫很痛。”
“医生, 清洗的药水完了, 给我再拿几瓶来。”
“医生, 这个病人好像没气了。”
“医生, 这个病人叫口干极了, 想喝水。”
“ ……”
医务人员太少, 李春林叫人通知住在附近的醫務人員回院支援,人手忙不过来,詹大福和邱绍华重点处理两个危重病号, 张明光, 刘开基, 詹河东等负责处理其它病号, 刘开基和詹河东虽然是个中医生, 在这种情况下, 也不例外参加抢救了。由于医务人员不足, 更换衣服和和清冼皮肤表面火药末的事只好交由家属帮忙做了。
待续

刘西元院长的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98节》
连载198
袁副书记只有同情大家, 还能说什么呢?
电话响了, 是卫生局打来的。“喂, 是上芝卫生吗? 请李院长接电话。”
“我是李春林, 有什么事?”
“李院长,我是国华, 林局长已派杨副局长和沈股长开车去你们那里, 救护车也已出发了。林局长叫你们一定要做好抢救工作, 全力抢救伤员, 必要时可就近转一些到成丰卫生院。”
“知道了, 谢谢林局长和卫生局的关心。”李春林放下电话机, 舒了一口气。杨副局长是管业务的副局长, 又是中山医学院毕业的医生, 毕业后分配在江原县江东卫生院工作, 担任副院长。因一九八二年, 对全县卫生改革和医务人员的培养问题上书给当时的县委书记, 受到上面的重视而被提拨为卫生局副局长。医务股沈股长是张怡静的同学, 卫生局派他们两人来, 足见林局长对这件事故的重视。
林永兴局长当二年调研员后, 上个月又再任卫生局长, 杨荣昌局长调往县人大工作。
不久赖镇长和村干部都带一班人赶来,镇詹书记和村的祥记在现场指挥。
打电话三个多小时后,卫生局的面包车和县医院的救护车才摇摇晃晃地驶进卫生院,县医院随车来的是外科的曾副院长, 急诊室的陈学斌和护士何彬, 陈艳。陈学斌今晚刚好值副班, 显然, 县医院是接到卫生局通知后才引起重视的, 不然不会派曾副院长来。李春林把袁波副书介绍给大家认识,简单地汇报了情况,就带大家到病房先看看病人。
此时已转往成丰卫生院七个病人,余下十一个病人中,有两个是重度烧伤,全部都已经经创面处理后挂上液体,大家经商量后,把两个最重的病人转往县医院治疗,其余九个较轻病人留在上芝卫生院治疗。
李春林趁众人不在,拿两包红塔山香烟给林司机说: “你们辛苦了,今晚没去其它地方出车吗?”林司机常来载病人, 大家熟悉些。
“不辛苦,今晚没去其它地方出车,接到院长通知,我们就来了。这鞭炮爆炸真利害,一下死伤那么多人。。”林司机说。
“现场死亡的九人没抬来,不然卫生院要挤破了。”李春林说道。
李春林心想,果然不出我所料,你们医院行政值班人员对这样的重大事故竟怕麻烦,随便敷衍了事,行欺骗之事,一定要治治这个王八蛋。
李春林把县医院行政值班人员的态度向杨副局长作了汇报, 希望引起卫生局的重视。
第二天,李春林把这一情况又反映给县医院的李育才院长,这个值班主任文大勇免不了挨院长批评一顿。
送走了救护车,李春林才舒了一口气,留下的九个病人烧伤都较轻,在百分之三十以下,全部己清理了烧伤部位,输上液体,病人和家属情绪已安定下来,袁副书最后强调,希望卫生院一定要保证留下治疗病人的安全之类的话后也回去了,李春林安排好今晚医生、护士值班实行双人制,加强值班。他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宿舍,张怡静今晚无不例外地也参加了抢救工作,协助处理几个病人,后来见病人转走了几个,其它病人的治疗工作已上轨道,她已没事可做,先回家煮了一大锅甜糯米粥,招呼同事来吃碗热粥暖暖身,吃上这碗热粥,李春林觉得不只暖了身,更是暖了心,为有这样的妻子而感激。
上送到县医院两位较重的病人人终未度过感染关而死亡,这次鞭炮厂爆炸死亡十一人,受伤十六人,只有一人幸免, 这宗事故惊动了全省,报到中央,最后厂长被判了刑,几位相关人员受了处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