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变
赵宪业
谈到小时候的吃,不能不说,那时吃的相对简单,常吃的就是玉米面窝窝头、老咸菜、玉米粥。上初中需要住校,是用网兜,一种带有网格的软塑料材料的包装网盛上几个窝窝头,带一罐头瓶子老咸菜。老咸菜有萝卜条、白菜帮子之类,鸡鸭鱼肉想都不敢想,那是一年到头直到春节时才能看得见,平常偶尔炖个鸡鱼之类的,也是娘养的鸡出了毛病,或者是父亲与同事去附近河里撒网逮了几条鲫鱼、白鲢,或炖,或糟,吃一顿算是让孩子们解解馋。
同学们用网兜带到学校的干粮要连同网兜上交伙房熥一熥,掀开笼盖再各提各的网兜。有的同学家境好一点就带着花卷子,一种白面和玉米面混卷的干粮,或者白面馍馍,经常会被其他同学偷梁换柱调了包。玉米粥用木桶盛着,稍微放置时间长一点,便会澄清,泾渭分明,玉米面沉下去,上层清汤清可照人。
有一次伙房因故没能开火,住校的同学们便自己想办法,有的家住附近的同学回家了,不能回家的几个同学便到学校前边乡镇公路边上的柳树上折了干柳枝,点起火来烤干粮吃,虽然方法原始,窝窝头本身粗涩难咽,但烤出黄洋洋的饹馇来确是特别好吃香甜,总比啃凉干粮喝凉水要强很多。
庆幸的是初中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调整,包产到户,联产承包,家里的伙食也渐渐改善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吃的穿的都有了变化,从原来的吃窝窝头,到吃白面黄玉米面相间的花卷子,再到偶尔能吃上白面馍馍,穿也从原来的布鞋改为穿买来的蓝邦白底的帆布球鞋,生活逐渐好转了,那时我感觉到凝聚在娘眉头的愁容也渐渐散开了,娘的笑容笑声也增多了。
直到21世纪初的几年,在忆苦思甜教育自己的孩子时,90年代末出生的孩子满怀天真的仰着头问我:爸爸,那时候你为啥不知道吃馍馍呀?孩子的一句话让我哭笑不得,或许这就是时过境迁,带来的代沟或时代之变吧。

作者简介,赵宪业,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写些诗文,自娱自乐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