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那些童年的记忆又活跃起来(组诗)
李武斌
‖ 春天走进我的故乡
这就是我想念中的故乡
桃花红,杏花白,油菜花儿黄
晓雾拦不住春的颜色
慈祥的奶奶穿着一身新衣服
站在鸟鸣声里看景
花枝牵飞檐
妆扮宜居家园
梦在这里打开了一幅国画
现实不再是传说
山乡农家乐
春光里新竹翠欲滴
静静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墙里墙外都是花开的容颜
春天走进我的故乡
一路好心情
最是春风得意时
惊蛰的雷声唤醒了万物
乡亲和土地都在奖勤罚懒
人和种子都听懂了一个道理
“一年之计在于春”
‖ 野小蒜,梦里有它的花开
最忘不了野小蒜炒河虾的味道
最忘不了野小蒜炒鸡蛋的味道
只要有野小蒜缠在妈妈的锅铲上
满厨房都是香喷喷的
我家的鸡舍置于厨房西门
鸡群闻到野小蒜的香气
也会兴奋地拍打着翅膀
"咯咯嗒、咯咯嗒"的叫着
离乡半个世纪了
馋野小蒜馋得梦里有它的花开
这时会记起童谣唱亮的紫色花
球状的模样很像儿时戴过的瓜皮帽
阳春三月,在麦地里采摘野小蒜
麻利的动作不比姐姐差
在饥荒的岁月掺进糠粑粑
野小蒜更是饭桌上的佳肴
故乡土地上生长的野小蒜
伴着妈妈的微笑
至今在梦里
郁郁葱葱
‖ 这是父亲用汗水养成的道理
整田插秧的日子
父亲总是汗浸脊背
一脚水,一脚泥的辛劳
他爱说那句话——人养田,田养人
这是他用汗水养成的道理
有些拐弯抹角的田边垅沿
犁䎭走不到的地方
父亲会嘱咐我用脚去踩踩
他平整过的水田是一幅画
白鹭也喜欢光顾这里,在田间走动
有时会停下来欣赏自己的影子
灌过水的田貌似一面明镜
父亲站在田边
水田会热情地拥抱他的身影
‖ 蛇莓,这个名字惊醒过我的梦
在村前的水塘边
在村野的浅草丛里
在菜园的篱笆下
儿时,几乎走到哪里都能见到
名字叫蛇莓的野果
它红红的亮晶晶的小脸
格外惹眼地美丽
诱得眼睛发亮的蛇莓
馋得用目光舔它的蛇莓
因为一个“蛇”字惊醒过儿时的梦
让我的手指不敢碰它
老人说它是蛇的食物
湿润的色泽是蛇涎留下的毒液
蛇莓在村里变成禁果
待到古稀之年眷顾乡愁
寻找儿时深深浅浅的足迹
才知道蛇莓的药食性
那滋味,在味觉里翻来倒去
已难嚼出当年的感觉
‖ 甜津津的丝茅针——白茅根
童年的记忆里
有丝茅针——白茅根的秀色
甜津津的滋味诱惑乡村的孩子
让我们不理会穷困的忧愁
不理会苍凉的童谣
田边地头
这种植物顶像我们的性格
春深得意时,无视土壤的贫瘠
总是蓬蓬勃勃地生长
繁茂的势头可以盖过一切野草
喜欢与嘴馋的乡伢子为伍
逢着多雨时节,抽出嫩嫩的穗子
长长的绿叶细致地包裹成帷帐
没有一丝风尘玷污绿帐内的新娘
于是,好多好多的丝茅针
任凭我们灵巧的手
一根根采入衣兜
最是夏季白莹莹的丝茅根
湿润的口感就是我们嘴里的甘蔗
嚼出的味道沁入心底
几十年过去了
余味尚存
回望故土,那里的一草一木
已在梦里生根,牢牢地
长成不败的风景
‖ 一朵雪,故乡的栀子花
站就站在枝头
故乡的栀子花,一朵雪
亮着自己洁净的品质
比绿叶醒目
绿叶甘愿作它的背景
有时在路边
有时在池畔
有时成为菜园的篱笆
像平凡的村姑一样
守着清纯的本色
它会插在妈妈的发髻上
它会插在姐姐的辫梢上
它会挂在媳妇们的帐钩上
成为一种习俗的风景
香遍一座村庄
花香四溢
花香在夜里也走得很远很远
深藏的野性
不怕黑暗的阻拦
播种花的心意
池塘里的每片涟漪
菜园里的每片叶子
都喜欢栀子花的气息
泥土里总有它需要的营养
滋养花魂
槛外人 202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