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27》「飘舞的剑」(5577辑)

晨间寄语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年纪大的人一怕摔二怕呛三怕儿女不像样。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保护和撑持,撑持的时间越长,越少受罪,老来健朗比什么都重要。最近,一位战友因走在有油渍的地板上摔了一跤,本能地反应用手去撑,导致左大臂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用了根20来公分的钢钉固定,自此,我们开玩笑,钢钉就是这样炼成的。
自己健朗,不牵扯别人,凡能自理,尊严人格都在。由此,必须注意的方方面面真还很多。我们有方言,大人揪小孩的耳朵时,会提示要有“耳性”,意思是吃一堑长一智,看到别人的教训要牢记在心里。一个时间段,我以为喝点酒不会妨碍大的变故,甚至谬以证明身体好?实则大错特错,稍有不慎,一跟斗下去,老来骨质疏松,得个“小儿麻痹症”,那就是“王主任,拐喽”了呀!
老来的人处处谨慎小心,一点也不会错,从体质到抵抗力都在全面下降,就算是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运动时间长了、力度稍微加大,都会引起全身反应,这是我贴膏药的体会,“老来不夸气力大”不容质疑。老来出错也与性格有关,节奏放慢是关键。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既容易绊倒,还容易血压升高…。凡事慢三拍,五十步笑百步,老火计们在一起了,都是慢性子笑急性子。急性子催促慢性子忙着赶车,慢性子不慌不忙,后来晚点了没上车,但是上了车的出事了,进站火车把停靠站的火车撞了,很多上了车的人受了伤,我们逃过一劫。慢性子战友说:“忙嘛”!这是发生在我们几个老乡战友同时休假时的事,真实而惊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适,有些问题勉强不得,“别人的教训也是自己的教训”,每个人都走一遍,悔不过来。细想自己的不注意,有些东西既惊又险,稍事总结,好后怕的。昨日与受伤的战友聊了很多,还开开玩笑,看样子手述很成功,我说再过几天检验一下他那手还能不能打麻将?划起拳来灵不灵活?我们拭目以待。
愿所有人的老年朋友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爽爽朗朗、样样好[抱拳][爱心][加油][握手][玫瑰][OK]!
2024.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