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娘,你在那边还好吗 作者:贾桂杰
清明将至,谨以此篇献给远在天堂的二娘,愿您在那边一切安好!
( 一)
二娘是我在老家的邻居,在我的记忆里是二娘,每每看见我时所流露出的那抹淡淡的,且掺杂着一丝苦涩的笑容的脸。
二娘是个聋哑人,听妈说二娘是她丈夫用一袋玉米换来的,娘家在一个很远的地方,那些年我从不曾看见她的娘家人来过。
二娘的丈夫脾气不好,而且特别懒惰,矮小的个子黑不溜秋的,一双小绿豆眼,贼溜溜的,整天背着一双手,东家走走,西家看看,跟领导下乡视察工作一样,真不知道他的几个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记得那年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大人们都忙着去地里干活,作为我们小孩子是自由的,三五成群,如脱缰的野马,在田埂上,树林间穿梭嬉戏,忘乎所以的疯啊,跑啊!忽然就听见一个同伴大声的喊:“狼、狼来了”,我们顿时停下了脚步,不约而同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只狼从西边小坝上飞也似的向这边跑来,因为老家这里原来一户人家也没有,方圆百里皆是一人多高的蒿草,后来各地拨户,从一户到一队,从几个队又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屯。自此,这里才有了人间烟火。所以说狼来了,心里没有一点疑虑。去年冬天我家养的那头猪就是被狼叼走了,吃了一些,剩下的埋在离我家不远的雪地里,狼奔跑的速度真的好快呀!顷刻间颜色都看的清清楚楚,几个小点的孩子吓傻了,呆呆的望着那只狼一动也不敢动,100米,90米越来越近了,这时我的脑袋蓦的一下清醒了过来,拽起一个小点的女孩喊了一声"快跑"听见喊声,其他几个伙伴便拼了命的跟着我跑了起来,因为这离二娘家是最近的了,所以我们以最快,最快的速度跑去了二娘家。
记得那时,二娘正在往锅里贴饼子,锅里是沸腾的开水,热气弥漫着整间破旧不堪的小厨房,二娘根本没有看见我们,我用手拍了拍她后背一下,可能因为被吓坏了,再加上跑的太快,我竟一下子瘫坐在了二娘的身边,这时二娘才发现我们“哇哇”用手指了指我和那几个小伙伴,"狼,有狼,这么大"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和二娘比划着,她虽然听不见,但是从口型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然后二娘洗洗手,把我们都拉进了里屋,狭窄的土坯房,地下唯一的一口大木柜也不知道历经了多少年的沧桑,只能看清一点点红色的底漆,但却擦的锃亮。
不一会儿,饼子熟了,二娘用盆子端来几个饼子分给我们。每人一个,于是我们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没想到就是这几个饼子却给二娘带来了一场灾难。最后一口刚要吃完,二娘的丈夫背着手回来了,那双小绿豆眼往我们拿着饼子的手上一瞟,顿时来了脾气,冲着二娘“啊,啊”的怒吼着,二娘怯怯的用手指了指我们,颤抖的“哇哇”了两声,然后慢慢的低下了头,双手攥紧了那件带着补丁的衣角 。可是她的丈夫觉得还不解气,随手拎起二娘的衣领,拖拽到外面,我们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时隐约听见二娘“哇哇”的哭声传到了屋里,我的心一紧,自责、内疚感油然而升。如果我不领他们跑来二娘家,如果我们不吃二娘给的饼子,二娘也不会受到这般的委屈。想到这,我快速的走向外面,虽然很害怕,但就是想看二娘到底怎么样了。原来二娘蹲在门后掩面哭泣呢,她丈夫此时不知所踪,于是我蹲了下来,手轻轻的放在二娘的膝盖上,仰起头看着二娘哭红的双眼,鼻子一酸,眼泪也流了下来。这时,二娘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头,使劲摇了摇头,示意我不要哭,然后冲着我硬挤出一丝笑,那时的我虽然很小,但却感觉到了二娘的笑是苦涩的……
几年后,由于嫩江水年年上涨,有几次险些漫过堤坝,所以我们搬离了老家,自此再也不曾与二娘见过。
(二)
后来,偶然的机会从老家人的口中得知,二娘的二儿子因常年酗酒,以至半夜去江上偷倒别人渔网里的鱼而掉落江里淹死了。难以想象二娘当时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虽然他的儿子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那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这些年,每次遇到老家的人,都要向他们打听一下二娘的状况,每每听见一些不好的消息,心里都会难过好一阵子。
一次在镇上,巧遇了二娘的三女儿淑青,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听起了二娘的境况。原来,二娘的大女儿淑英有一天自己去地里割猪菜,被一个男的以给他找工作为由,把他骗到了一个遥远偏僻的小山村,卖给了一个大淑英近一旬的光棍汉,扔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她的丈夫。二娘知道了这个消息,便整日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日渐憔悴,最后终于卧床不起。几个月后,就这样,二娘带着对淑英的牵挂走了。听到这,我掩面痛哭。哭二娘这不幸且又悲惨的一生,哭二娘直到死都没有过上一天安心的日子……

(三)
就这样良久,淑青接着跟我说,后来过了八年,大姐淑英竟打回来一个电话,电话是打在村里的小卖部的,说他在那边挺好的,告诉家里人不用惦记。具体在什么地方,她没说,又过了两年,大姐淑英竟领着这个男的回来了,而且他们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孩子也已经十岁了,原来这个男的对淑英很好,非常体贴,开始淑英几天不吃不喝也不说话,而且时刻想着法的逃跑,但那个年代,那么偏远的山区根本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想逃出去,简直是难如登天,渐渐的淑英的心也平静下来,过了一年多吧,自己觉得可能这辈子也没有走出大山的机会了吧!
,看着那个男的对她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也就认命了,最后,她决定了和他好好的过日子,于是还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说到这儿,我问淑清:“那你的姐夫和两个孩子怎么办呢?”他说:“大姐失踪后,姐夫找了他好几年,没有一点消息,渐渐的也就放弃了寻找,后来在亲戚的撮合下,与本村的一个离婚的女人结了婚,而且这个女人对两个孩子都挺好的,这不老大今年冬天要结婚了,日子都定完了,大姐说她要回来参加儿子的婚礼”……
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呀!真的是造化弄人啊!可是二娘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 四)
就在与淑清转身道别的一瞬,我忽然想到了什么,回头叫住了她,“淑清,我二大爷怎么样了?”(这么多年,这是我唯一一次对他的尊称)。淑清迟疑了一下,说:“自从我妈走后,我爹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沉默寡言,也不愿出门了,但凡出去便是去我妈的墓地,有时会坐上一小天,一次,外面下起了瓢瓢泼大雨,我爹却还没有回来,等后来雨停了,爹浑身湿透的回来了,问他怎么不早点回来,他却什么也没说,我们知道他一定又是去看我妈了。自从那天回来,我爹竟没有再说过一句话,每天就是坐在炕上呆呆的向外看,村里的人说他傻了,找了人给看,说我爹是中邪了,被什么东西给迷惑了,八成是好不了了”。
听完淑清的这番话,不知怎的,心里竟然泛起那么一丝的酸楚。但对于“中邪”一说,那只是封建迷信的思想罢了。在我看来可能是他用自我封闭来惩罚自己,对二娘这些年的亏欠吧!
回来的路上,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感觉一下子释怀了多年,积压在心底的那些不堪的过往,连同二娘那淡淡的且又带着一丝苦涩笑容的脸,渐渐的也变得模糊了,继而是二娘那一张笑靥如花的脸,却愈加的清晰!
——2024年3月17日
执笔 松原
作者简介:贾桂杰
吉林省松原市人,喜欢阅读,写作。曾发表过几篇散文《儿时的芦苇荡》《黑土昔忆》《往事》其中《儿时的芦苇荡》曾转载于今日头条。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