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治标更要治本——探寻习近平同志浙江足迹(二十七)
习近平书记对于浙江开展反腐倡亷工作决心大,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中央纪委对浙江此项工作的重要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一)
在党和政府内如何有效开展反腐败?
习近平多次强调:治标更要治本!
做到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
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有效途径。
在他的有力推动和具体指导下,
浙江出台反腐倡亷防范体系意见。
它把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紧密联系,
促进了全省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多次指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
就要坚决查处一个,绝不姑息手软。
只有坚决查办腐败案件表明我党决心,
才能遏制腐败现象的不断滋生蔓延。
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突然外逃,
让参与追逃的纪检干部颇感为难。
习近平批示由纪检、公安、检察牵头查办,
潜逃13年之久的杨秀珠终于回国投案!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
经常过问查处大案要案,
帮助排除大案要案查处障碍,
旗帜鲜明支持纪检工作开展。
对于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习近平同样紧抓不放坚持从严。
听到村级组织换届有人贿选,
立即批示决不允许贿选现象出现!
习近平深知老百姓痛恨大贪官,
但对小贪小污同样也很痛恨。
因为这与他们的利益直接相关,
因此对于基层不正之风查处一样从严。
(二)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主动监督检查,把问题解决在成风之前。
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提提领子,扯扯袖子",
做到关口前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注)
对于基层民主监督也要求探出新路,
武义具率先建立村务监督试点。
后陈村建立全国第一个村级监督组织,
习近平闻讯专程赶到该村实地调研。
他指出该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实现村务监督由事后向事前事中转变,
使各种矛盾有了内部化解机制,
这是很有意义值得推广的"后陈经验"。
(三)
"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
这是习近平对审计工作和审计队伍建设的高见。
他的"三立"要求对审计机关更好履职意义重大,
激励审计人加快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
浙江是全国亷政文化建设的首创者,
习近平大力推进亷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和校园。
他对亷政建设和反腐斗争作出的科学决策,
成为从严治党和反腐斗争的制胜"利剑"。
全省既从严治标,又着力治本;既严打大贪,又狠抓小贪,
开始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变。
巡视"利剑"高悬,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进,
政治清明、政府清亷、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由此实现!
注:"防患于未然"、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全省接受诫勉谈话的领导干部共2686人次,纪委负责人与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共14679人次。
(维我中华2024年3月16日晚命笔,敬祈教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