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序曲
杨奇国
春天来了,在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里。
樱花谷
几朵樱花悄悄绽放在枝头,与周围的花苞媲美,细微的春风剪刀般遮住我的视野,依然挡不住我沸腾的心跳和炽热的目光。
樱花谷,以奔放的姿态,将洁白和淡红捎给我这抹早春的讯息。
寒冬紧裹的棉衣和毛衣,一层一层从身体上密集地逃离,“春捂秋冻”的祖训始终没抵挡住倍倍棒的身体。
连日的几个大太阳,一夜之间樱花谷就洁白如雪。好多蜜蜂在花瓣上跳舞,是在采蜜?还是被捂了一个整冬,肆意的煽情!
莫非这就是内心与春天的轻轻拥抱?开始春天的序曲。
我站在樱花谷,呆呆地浮想着这春天的故事。一只喜鹊匆匆飞过绽放的枝头,无处下脚,滑落到枝干,与我的目光撞个满怀,惊叫着,飞向方家河。

樱桃山庄
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樱桃花,花香四溢,一树树樱桃花点缀在山林间、河谷旁,近看粉妆玉砌,远观如云似雪,好比山谷塞满了棉花糖,美不胜收。
随着樱桃花次第盛开,樱花谷也逐渐热闹起来,村民趁着花开吸引来的旺盛人气,纷纷将自家的农特产品摆摊出售,农家乐的生意也红火起来。
樱桃山庄紧邻刘家大院,这些雨后春笋般的名字,就是3A级旅游景区樱花谷的农家乐们的招牌。他们的门前屋后,都是开满樱桃花的樱桃树,家家户户连片的樱桃汇聚成万亩的樱花谷。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迎风绽放的樱桃花,一团团、一簇簇俏开枝头,与村庄、田野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美的田园画。

樱桃树下,孕育了整整一个冬季的豌豆尖,胡豆苗,在花海间探头探脑,与樱花谷一同羞涩的谈情谁爱。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樱花谷,樱桃山庄,近近远远来的游客,手机,相机,无人机,与绽放的樱花,游客的笑容,农家乐的轻音乐,农户的叫卖声交混为一体,成为樱花谷独有的交响乐。
樱花的身旁,慢慢的冒出来树叶的牙尖,静悄悄,又热情四射,像是在为乡村振兴摇旗呐喊,鸣锣开道。

广电银晖
阳光洒进樱桃山庄的樱桃园,几位老农在樱桃树下的胡豆地里悠闲的锄草。草锄翻飞,野草连根拔起,又被泥土掩盖在胡豆苗里作为肥料。几位身穿“广电银晖”字样服装的银发太婆,趁着他们休闲的空闲,认真的拿着“安全用电”的宣传册讲解和演示。
“广电银晖”的全称是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广电银晖志愿服务队,这是该公司凝聚离退休老同志活力的一个平台,也是服务当地群众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广电银晖”志愿服务者们的日常,甚至可以说是平凡。她们抽出零碎的时间到田边地角,到村组一线,或用电宣传,或送春联入户,或社区街道电力义诊,或在电力生产一线精心指导。退而不休,余光发热,在双一流电网进程中泛起一朵浪花,散发樱花白的熠熠生辉。
他们用手贴心的服务着群众,身上的四个字印在胸前,贴在背心,指着春天的深处,开启离退休电力人服务的又一序曲,开始新的春天的序曲。

本刊作者:杨奇国

●作者简介●杨奇国 男,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广元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西南电力报》《剑门关》杂志、《四川省机关党建网》《广元晚报》《人民网》《四川新闻网》等20余家媒体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首),业余时间撰写新闻、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出版散文集《电花绚烂》。
本刊编辑:高山雪莲

高山雪莲,女,原名李春莲,河北人。中国微信诗歌学会会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泊头大运河诗社副社长,星月诗社副社长,紫罗兰文学社副社长兼蕙兰诗社副社长。喜欢诗歌、散文、古诗,更喜欢画画,主画莲花、人物、马匹。心语语录:一本书、一盏茶、一份安闲、一份淡雅。做个素人:随心、随缘、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