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轩
时代之风又起,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无疑要面临新的挑战,有人主动亮剑,也有人韬光养晦,也有人飘零一生不知所措。韬光养晦与亮剑,需相机而行。
犹记抗日战争之时,祖国积贫积弱,更加外敌入侵。八路军用简陋的装备打赢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靠的便是亮剑精神。
犹记新一代领导人在湖南考察调研是就提出:谋事创业需要有一股主动亮剑的精神,在推动实现新的战略目标征程里我们肯定会有许多的调战。
特定形势下,唯有主动亮剑,才能一股作气完成目标,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事业、生活,学习中都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挑战。可我们不能因为面对艰难而放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有恒心并敢于亮剑则一定有所成就。
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不能过于张扬,需韬光隐晦。君不见李白一代诗仙,空有大鹏之志、惊世之才,却因太过张扬而导致官场失利,空有一身才华而无处施展。西楚霸王一身神力、武功盖世,最后落得自刎乌江的悲剧。

历史中像这样的悲剧数不胜数,无不令人叹惋。如果他们学会养晦,谋定而后动,结局一定截然不同。
犹记李恪其人,从最不看好的皇子做到了皇位,靠的便是韬光养晦,更有“高铸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名言
《小窗幽记·集法》中所述:“凡事韬晦,不独益已,抑且益人;凡事表暴,不独损人,抑且损己。”强调了韬光养晦的意义,以及过于张扬的危害。其实更愿意用现在比较潮流的词语形容它,便是扮猪吃老虎,可扮猪也要适当,时间久了便真成了“猪”。
所以,凡事当适量有度,刚柔并济,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或亮剑或韬光养晦,那便势不可挡。于取舍间足见人生之智慧。

一代帝王,朱棣便是如此,为了保存实力,他将猪圈盖在地下,铁匠铺之上,以此掩盖兵器锻造的声音。甚至还会不拘一格,每天装疯卖傻,不顾他人嘲笑,每日住在猪圈,以此韬光养晦,积攒力量。待时机成熟,又主动出击,在关键的时候亮剑,最后大事已定。他的适时选择韬光养晦与亮剑,才成就了永乐大帝的传奇。
韬光养晦是一种泰然的人生智慧,亮剑是一种大气磅礴的勇气。于困境中亮剑,于大世里不张扬,待风起,还有何事而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