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七十四辑)「飘舞的剑」(5543辑)

三
同治十二年( 1873 年)十 二 月,丁宝桢请旨恩准一年, 为设计治黄方案而推迟行期半月后,终于走上了回乡之路 。
从山东济南往南通往贵州平远州的官道上,奔弛着两辆马轿车。
一辆车内坐的是丁宝桢和他的夫人张氏和女儿丁体娟。
丁体娟:“父亲,这一次父亲蒙皇上恩准回贵州老家修墓,也带携我们有机会解了思乡之苦。我听说父亲最后一次进京赶考,是由贵州乘船下长江,到武汉靠岸后再走陆路北上。我们这一次也是这么走吗?”
丁宝桢:“从贵州来是顺水,速度快,可以乘船,反上去是逆水,速度慢,不如走旱路快。所以我们去是走旱路,回来时再走水路。”
丁体娟:“那么,我们这一路上都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呢?”
丁宝桢:“最值得停留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武汉的黄鹤楼,一个是岳州的岳阳楼。”
丁体娟:“好啊,那可是我平生最向往的地方呀!父亲,我们一定要在两处停留啊。”
丁宝桢:“那是必经之路上,自然要停留。”

另一辆车内坐的是丁宝桢的两个儿子——丁体勤和丁体静
丁体静:“二哥,父亲在平远教书的时候,你和大哥都已经在他的身边了,你还记得平远州的模样吗?”
丁体勤:“离开平远的时候我都才四岁多,什么都不记得了。”
丁体静:“大哥那时候九岁多,他就记得了。”
丁体勤:“大哥可记得清楚多了。我听他说过,平远州城内外遍布独秀山峰,与桂林的山一般无二,又有七十二处泉水,与山东的泉水一样多。可以这么说,济南是东部泉城,平远是西部泉城,两相辉映,各有千秋。”
丁体静:“大哥还说,平州城中还有一座财神庙,璀巍壮丽,结构奇特得很。”
丁体勤:“对,大哥说,那是水西名楼,天下唯一呢。”
丁体静:“听大哥说老家牛场镇的风光也不错,还有那条石矸河,父亲差点被淹死在那条河里呢。”
丁体勤:“我们还得去看从河里将父亲救出来的王小勤伯伯家,没有他救了父亲,就没有了我们弟兄在这个世界上了呢。”

高大的城门:“汉口”
马轿车一直开到湖广总督衙门。
丁体静将父亲的名帖送到守门人手中。
守门人进去一会儿,就见湖广总督李鸿章急忙不迭地从门里走出来,拱手相迎道:“宝桢兄,宝桢兄,是什么仙风把你给吹来了呀!”
丁宝桢:“实不相瞒,家父之墓被盗,蒙圣上恩准,携贱内和三个子女回贵州家乡修墓呢。来,孩子们,快来见过李伯伯。”
丁体勤:“李伯伯好!我叫丁体勤。”
丁体静:“李伯伯好!我叫丁体静。”
丁体娟:“李伯伯好!我叫丁体娟。”

李鸿章:“好好好,你们都长成大人了!咿,宝桢兄,你还有个大儿子呢?”
丁宝桢:“大儿子丁体常去年就回贵州去准备参加乡试了。”
李鸿章:“宝桢兄,尊老夫人为什么不一道回去看一下呢?”
丁宝桢:“老妻已经于三年前病故了。”
李鸿章:“啊,尊夫人是个人所称道的贤内助,而今竟已辞世,实在可惜。”
丁宝桢:“她与我患难三十余年,养育儿女,煮饭烧茶,洗衣浆裳,还时时宽慰于我。真叫我永生难忘。”
李鸿章:“死者已矣。那么,此位嫂子是宝桢兄续弦了。”
丁宝桢:“是。却是夫人临终前指认,去年才迎娶的。”
李鸿章:“啊,原来如此。宝桢兄,盗墓贼虽然可恨,却也得这个机会才能够与兄相会。宝桢兄,请!”
丁宝桢:“谢鸿章兄。”
两人手牵手地走进朝门。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