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爸》
文/安臣明//朗诵/马秀春
第二章:青年时期的爸爸
爸爸十五岁的时候,为了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为了贴补家用。秋冬季的时候,他常常每天的后末晌,骑上大水管(自行车),绑上托筐,去南泊的鱼铺,进上小鱼儿、小虾去,晚晌去唐山市里售卖。
村里去丁字坝鱼铺的路有十几里地,都是泥泞小路。空车倒还可以,托上百十来斤的小鱼,再去唐山就格外费力气了,路又远了很多,有四十多里地的距离。
超长车身的大水管,格外显眼的两个大托筐和爸爸瘦小的身影,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腿短够不到车子踏板,需要左右摇晃着屁股,才能够到,他奋力蹬着踏板。在呼啸而过的北风里,大水管争分夺秒地在陡河坝上前行。
爸爸抬起来的头,望着唐山的方向,风掠走布丁带布丁单薄袄子里的热气,他蛮不在乎。为了弟弟,妹妹能吃上口饭,才是他的心愿。
爸爸要蹬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到唐山。到唐山的时候,日头已经擦黑。在老交大附近,昏暗的路灯下,找个地方,开始卖小鱼儿。南泊的小鱼儿,小虾米是市里人的最爱,爸爸卖的久了,都已经熟络。大家看到活蹦乱跳的小鱼儿、小虾米,很快就会,一斤、二斤地称起来……
每当八九点钟的时候,卖完小鱼儿的爸爸,清点叠好刚刚赚到的,皱巴巴的钱票,心满意足的笑着把钱票,揣进里面的袄兜里。
爸爸在唐山市里的供销社,买上一斤油炒面,放到筐里。他跨上大水管,摸黑骑行在回家的路上,黑黑的夜,天上的星星指引着回家的方向,他不懈努力地蹬踏着大水管的脚踏板……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深人静,二叔、三叔,大姑,都还在等着爸爸。每当爸爸拿出油草纸包的油茶面的时候,才是爸爸最开心的时候。已经等得急迫的二叔、三叔,会高兴得蹦起来。大姑拿来热水,给他俩分别冲上一碗油炒面。
小爸爸四岁的大姑,会端来一碗玉米面稀粥,两块红薯就是爸爸的晚饭了。

作者简介:安臣明,笔名燕赵才子。普通农民,酷爱写作。河北省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协会会员。

主播简介:马大姐(马秀春)河北唐山人,热爱生活,真诚善良。喜欢读书丶写作,爱好朗诵。希望用文字和声音传递真情和美好。
责任编辑:雪莲
排版制作: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