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杯子别盛得太满
文应龙
2023年寒假,我破天荒地教了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玩扑克“跑得快”,不成想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并在不经意间走出了手机的世界。“跑得快”不只是娱乐,还有小赌成分,输赢之间也蕴含着不少的人生道理,儿子多有体会。
除夕夜,儿子兴致很高,他把等待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姑父和表姐拉到牌桌上,准备尽情“跑”几个回合,而且加一点调料——每张牌1块钱。赌注虽不大,因是第一次实战,儿子紧张中有点期待。很遗憾,上帝没有站在他一边,他的手气非常背,很难拿到一手好牌。我在旁边看了会,儿子很沮丧,老是骂骂咧咧,一副倒霉蛋的样子,起先的高兴劲荡然无存。我无言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我就儿子昨晚的表现进行了复盘。我说小赌要有玩的心态,不必太认真。你当知道,牌局犹如人生,不可能只握好牌,要有接受烂牌的勇气,打好烂牌的心气。也不可能只有赢,你要做好输的准备,做到赢了高兴,输了也乐呵。还要有及时止损的理性。牌桌是个小世界,面对何种局面都要心绪稳定,钱可以输,但气不能输,人不能输。儿子心领神会。
初二下午,儿子又一次坐到了牌桌上,这一次他的手气比除夕夜好不到哪里,输了近300元。但他自始自终心平气和,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娱乐之中,输赢完全置于身后。掏钱的一刹那,我看到他的神情很放松。我发现儿子强大了。
初五晚上,是儿子寒假组的最后一个牌局,陪他玩的是两个表哥。那个晚上,儿子手气特好,要风得风,予取予求,打得两个表哥“落花流水”。玩2块钱一张的牌,他竟赢了近2000元。简直是个奇迹!第二天早上儿子向我报告“战绩”的时,依然心花怒放。
我理解儿子的心情,第一次赢钱而且数额不小,真的难以把持。我倒没有丝毫分享胜利成果的喜悦,反而给他泼了一瓢冷水。我对他说,你除了赢了钱,其它都输了。儿子有些莫名其妙。我告诉他,我教你玩牌主要是假期娱乐消遣,磨磨性子,练练心境,赢钱不是目的。你两个表哥都是凭苦力赚钱的,输了那么多,你能照单全收吗?你当时若能退还一半给他们,我觉得这场牌意义更大。我还对他说,在人生的路上你要学会做赢家,千万不要有赢者通吃的心态,而要有输出的雅量。如果赢了钱,输了心态,输了风度,输了善良,今后还有谁人陪你玩?那岂不亏大了?人生如牌局,牌品即是人品。儿子恍然大悟,深以为然。
在人生的舞台上,很多人都想成为赢家。有些人吃相难看,最终把自己撑坏;有些人欲壑难填,换来的是身败名裂;有些人志得意满,无奈却高处不胜寒;有些人机关算尽,结果是误了卿卿性命。
有得有失,有取有舍,有起有落,是生命的常态。太满的人生,是一种灾难。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
《菜根谭》写道:事事留个有余不尽,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为人父母者给孩子的爱不要太满,孩子该走的路要让他们自己走,父母铺的太舒适,会销蚀孩子走向远方的动力与能力。孩子该承受就要让他们承受,没有代价的人生,熬不过风雨,走不进芳草地。父母只能满足孩子一时,无法成就孩子一生。孩子的独立是母爱最大的红利,孩子的自强是父爱最好的传承。相反,父母的包办是对孩子变相的迫害,父母的溺爱是对孩子最温情的慢性谋杀。
为人师者不要在学生生命的杯子里装满了分数,健康、礼貌、善良、宽容、友谊、合作、坚韧、大气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底层素养,像树的根一样。没有这根,分数再高,也走不远,侥幸爬到了高处,只会跌得更惨。一个人只知道埋头苦学,不懂得人际交往,是个孤独的人;只在意学业成绩,不注重全面发展,是个无趣的人;把优秀当成习惯,不经过挫败捶打,是个脆弱的人;脑子里只有分数,不思考生命价值,是个迷茫的人。
为人公仆者不要执着于名利,你们持的是公杖,握的是公器,拥有无数资源,获得更多机会,承载万千期待。只有立功于世,谋断于时,造福一方,才能仰不负于天,俯不愧于民。别把个人的晋升看得太重,别被利欲迷住了心窍。又想升官,又想发财,还想躺在温柔梦乡,人生哪有那么完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从故事开始,以事故告终,这样的官场悲剧还少吗?
天底下的普罗大众不要每天在路上奔跑,歇一歇,看看沿路的风景,养养自己的精神,身心会更愉悦,生命会更舒缓。不加油的车跑不到终点,耗尽了燃料的飞机必然坠毁。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只要尽力而为,便可问心无愧;每个人的追求也要有度,只有适可而止,才能行稳致远。余生还长,不必匆忙,太阳下山,还有月亮。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花满则谢,人满则伤。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生命哲学不可逆转的趋势。
北大才女唐晓琳的人生轨迹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
2004年唐晓琳考上北京大学,就读于空间物理专业,其涵盖的内容晦涩难懂,学习和研究起来分外复杂。但面对这样的专业学术知识,唐晓琳的脑袋好像开了挂一样,别人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理解的内容,到她这儿,就成了一点就通的简单玩艺。
国内的天花板对唐晓琳来说有点低,她决定出国深造。2008年她以优异成绩被美国犹他大学录取,她选择研究的空间物理难度与影响都是世界级的,每年只招收20名研究生。唐晓琳很快就结束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拿到了硕士学位。接下来,唐晓琳就开始了博士阶段的研究学习。事情的发展就是从她读博士的时候开始急转直下。在外人的眼中,读博士是分外光彩的事,可是对唐晓琳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之后,课程和研究陡然增多,难度之大出人意料,唐晓琳历经七年都无法完成毕业论文。曾经攻无不克的唐晓琳,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中心理防线渐渐崩塌。2017年10月1日,她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唐晓琳一路开挂的人生戛然而止,留给世人无尽的惋惜与思考。也让更多人懂得了她奔跑前行的路上埋匿着风险,无所不能的背后隐藏着辛酸。
其实,每个人的天赋都有上限,每个人的努力也有峰值,超过了极限,就会过犹不及,甚至适得其反。当我们竭尽全力而不得的时候,最好全身而退,转身而去。那不是怯懦,不是无能,而是为了投身另一片天地,继续前行。无谓的坚持叫执拗,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尽头;理性的放弃叫和解,收获的不是失落,而是新生。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明月不赶路,等到的是彩云漫天。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是小满胜万全。”人生的路上风光无限,我们无法尽收眼底,但得一路芬芳,不负花期,共沐暖阳。人生的杯子空间有限,我们不必盛得太满,但留一片空白,接纳梦想,拥抱未来。

作者 文应龙,湖南醴陵人,现住广东东莞市。民革党员,政治名师,知名校长。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良知担当,愿传递人性温暖、人生智慧和社会正能的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