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中国,永恒的母亲!但愿你的儿女在前进的途程中,像受苦的孩子那样,永远不忘记高擎着正直、公义、和平与团结的火炬,抵挡恶人,扶持弱小……(陈映真)
我为你流泪,为你哭泣
纪念孤独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视角创作者陈映真
尹玉峰
1
一个孤独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视角创作者:陈映真,原名陈永善,生于1937年台湾新竹,祖籍福建省安溪县,是台湾著名的文学作家。正所谓“文学来源于社会,反映社会”,同时也高于社会,陈映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坛上占据很重要的一席之位,更重要的是其文学之外的社会价值。
陈映真用他的人生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台湾悲歌”,用他敏锐的视角和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脱离中国大陆、在美日霸权主义文化交替渗透下,无法独立自主的“提线木偶”的台湾形象,并以其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视角试图为台湾探寻解放之路。
1968年,他因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等原因,国民党以“组织聚读马列共党主义、鲁迅等左翼书册及为共产党宣传等罪名”,逮捕包括陈映真、李作成、吴耀忠、丘延亮、陈述礼等“民主台湾联盟”成员共36人,陈映真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关押在绿岛监狱。
1975年,陈映真因蒋介石去世特赦出狱,他在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发表《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乡土文学的盲点》,他的论战对象就是后来在大陆因《乡愁》而名声显赫的诗人余光中,反对把乡土文学视为大陆的工农兵文学。
2
据陈映真后来的回忆——余光中曾将陈映真文章中引述马克思处一一标出,加上批注从香港寄去美国给陈芳明,辗转交给当时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王升,告密陈映真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在当时戒严的台湾岛是死罪。最后,陈映真在徐复观、胡秋原等人力保之下,侥幸躲过这场灾祸。
80年代以后,陈映真继续参与文学杂志的编辑,在“中国结”与“台湾结”的论战中与本土派交锋。1985年,陈映真创办《人间》杂志,1988年,成立“中国统一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1989年7月成立人间出版社。陈映真说过:“我为自己是生于台湾的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90年代以后,陈映真多次访问大陆,作家查建英回忆,她在一次会议上见到陈映真的直接印象——“那都九几年了,他可能真是台湾七十年代构成的一种性格,强烈的社会主义倾向,精英意识、怀旧,特别严肃、认真、纯粹。但是他在上头发言,底下那些大陆人就在那里交换眼光。你想那满场的老运动员啊。陈映真不管,他很忧虑啊,对年轻一代,对时事。
3
有人说陈映真是因参与左派读书会被捕入狱之后,不得已必须走向鼓吹社会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道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应该知道,身为一位社会运动家,陈映真早在遭遇白色恐怖“洗礼”之前就已经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且积极参与左翼立场的社会运动了。最早可追溯到陈的高中时代,他就开始对台湾社会及政治进行反思,积极投身于反国民党专制,反美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及政治胁迫的斗争中去了。他的政治态度和他身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自觉性是始终如一的,有的只是不断丰富、成熟的思想认识,和更加深刻、具体,切中现实的实践活动。
陈映真早期作品注重挥发个人的感情,读者作为阅读个体的感觉自然强烈。后期的作品则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中年人,从一个宏观叙事的角度阐述自己眼中的社会,穷尽自己一生的探寻,用马克思主义视角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完整的,不仅是个体的、日常社会的,更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台湾。这些对社会历史的宏观考察和立意,是更加扣人心弦的,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包括了丰富的社会意义,对人的启迪更为深刻。
但这种高于一般人日常生活的宏观立意,并不总是能被同代人接受,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被“黑化”的台湾社会,大家更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文字,甚至认为包含政治态度的文字是浑浊的、不值一看的。抒情的文字固然令人怜惜,触人心弦;但是有力量的文字,用马克思主义文学视角,对社会现实的剖解,惋惜,倾诉着不能被忽视的愤怒;字字如同冰雹,打在最痛最阴暗的角落;句句如哀鸣,让人们对这些痛、这些累难以释怀。
参考文献:
1.陈映真着,薛毅编《陈映真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2.
2.赵刚,《求索;陈映真的文学之路》,联经评论,201109
3.沈政男. 关怀劳苦大众的人间小说家——陈映真.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6-11-22 [2016-11-28]
4.当年同受牵连 作家季季感伤回忆陈映真. 中央通讯社. 2016年11月22日 [2017年10月19日].
5.吴念真 - 好久不曾有过这么伤痛且空虚到不知所措的感觉。...- Facebook
6.【新国际】在《人间》与《人间思想》的背后 贺照田 雅虎奇摩新闻(台湾立报)2014-02-21
7.蔡骏:陈映真一一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之死 2016-11-25 07:39:43
8.【第140期】请硬朗地战斗去罢:向陈映真致敬 | 两岸犇报. ben.chinatide.net. [2017-01-13]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4
当下,被淋满鸡汤的读者会说这种文字没有美感,是压抑的,是阴郁的,是负能量。而深刻的人却认为这是脱离了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旨趣的文学,是陈映真和他笔下的主人公深深爱着脚下的土地,爱着勤劳善良的人民,才会有的深沉情怀啊,有着在灰暗的社会环境中持续前进的力量!
互联网时代的汉语言文学不仅仅是很难产生经典的问题,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文字的不断倒退。中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大师,但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还能有自己的文学大师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牛虻》、《战争与和平》、约翰克利斯朵夫》、《暴风骤雨》、《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别说写了,阅读的人都寥寥无几了。你个中小学生记叙文都没写好的男人,还自封“著名"了,恶心谁呢?
整个国民写作水平不高,己经下滑到低能用语、碎片化、半文盲状态,写作已步入快餐式、实用体、功利性、世俗性。写微博、发短信、写广告词、写报告等也是东抄西凑。这样的社会语言环境下,还会诞生伟大的诗人吗?
然而,文章(尤其是文学创作,诗歌更是如此)不仅是实用的、应用的,也应是审美的、赏心悦目的、荡气回肠的,抚慰心灵、鼓舞人心、净化灵魂、提升精神境界的。
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擂鼓诗人”田间的作品,读起来令人振奋;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令人感受到一个火热的年代;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雷锋之歌》,现在谁能写得出来?
5
翩若惊鸿,纵身一跃,告辞荆楚盘桓。江水里、初淘糯米,艾叶心酸。多少伤心无奈,难拯救、故国家园。汨罗水,也深或浅,谁给伸冤?长恨短歌追忆,端午后,几千年载惆然。论当下、公知胃腹,填满鸡肝。油腻腥臊酸腐,晦淫盗、过海瞒天。应呼唤。谁展一纸香笺?(尹玉峰凤凰台上忆吹箫 • 翩若惊鸿)
真正的诗人,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留下一个节日,便让我们念起了端午水的潺潺、遍布荆楚上下求索的雅士盘桓。他一路阡陌,心中长满了兰蕙,洒下坠露的花香;香魂淡雅、亲切,美好而略带悲伤……
欣欣尖角滴金露,山绕莲湖,林倒莲湖;若惹蜻蜓往莲湖。风吹莲动鸿惊目,天宠莲湖,人懂莲湖;化梦心中月影湖。然而,为什么诗歌无论怎么吆喝,几乎成为互联网众创平台的圈里乐呢?究其原因,许多作者太业余、不入道。所泛滥的作品极少涉及哲学、环境、自然、灵魂、宇宙这些大命题,让人们看不到诗歌里面的空灵和宇宙视角。
真正的诗人应该为生活而歌,为理想而舞!歌舞临窗,天浪苍苍,壮阔波澜。寻河伯水图,大禹泥裳,世界川江;汹涌澎湃,地球横穿。哀泣大地,起伏胸膛,盖世奇功,伟业宏图展。仰烟波驻眼帘,述理想换得美梦圆。
可以想象,为生活而歌,为理想而舞的诗人,即使伫立在冰天雪地,他的心,依旧徜徉在遥远的春天,那派心不受形役的舒畅和洒脱,连铜都被染绿了;树,走进了血管,大把大把地交付给春风吹拂!
这是一组组永生不灭的形象啊,用前额抵住俗流,抵住死亡;当俗流和死亡还没来得及降临,另一组组生命的形象诞生了。
庸陋的风只有无可奈何地哭,庸陋的风中浪飞的蝴蝶,在诗人的眼睛中只是一枚枚轻薄的纸片儿;证得真正的诗人内涵,就是一种深厚、朗丽的情怀——魅力四射!
真正的诗人,应该有理想,勇敢坚强、积极乐观,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富有正义感,敢于承担责任。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侠骨柔情”——有情有义,有胆有识,有信有誉,正直善良。敢于坚持真理,爱憎分明,具有海纳百川般的胸怀与包容一切的气度;不为功名利禄而卑躬屈膝,不因弱小而欺凌;侠骨中蕴藏着凛然正气,柔情中隐含着体贴入微的细腻。
与真正的诗人同歌共舞,如沐春风,如浴阳光,你会被真正的诗人释放的热情乐观所感染,被他(她)的谦谦风范所吸引,你会不知不觉的模仿他(她),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与改变你的人生观。
6
文学不可附庸风雅,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男人如果选择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行业,那么以后的路寸步难行,女人如果选择了一个对自己不好的男人,那么以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在不能人尽其才的当下,许多行业还真不是男人自己做主选择的,比如:大学生摆地摊、送外卖,绝不是他自己愿意从事的职业。这里面有更多的不甘和无奈,在此,我不赘言。但是,一个人的爱好可是自发自觉的,绝对由自己做主选择的,比如:诗歌。但我发现,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是“入错了行"、“嫁错了郎”。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写诗作赋行丽文?历史上真正的与之心有灵犀的写诗作赋行丽文的人只有两种:
一种是天真烂漫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时候,也是最佳的黄金写诗期,这就是为什么骆宾王7岁能诗的原因,因为年纪稍小对见到的各种新鲜事物都是新的。一花一草的茂盛,一草一木的凋零都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对生活的充满期待对未来的憧憬。可是,如今一些年轻人整天捧着手机步履蹒跚,弯腰驼背两眼呆滞,这不是已经老朽了么?
一种是有着对生活跌宕起伏不服输的勇气,有着在生活窘境迫压下激发灵感的悲壮,比如:写下千古名篇的杜甫。半个盛唐未满杯,羌笛胡马卷沙吹。留给杜甫茅屋吟,酒入豪肠胆自威。李白遭贬气不馁,抨击权贵放光辉。少陵常劝离风口,他却驱舟踏浪飞。月瘦风长云锁夜,雷鞭挟雨倾盆泻。孟诗韩笔奇崛里,险峻幽俏开世界。扛鼎力作涌泉文,章魂朗丽文骨成。
所谓“工夫在诗外",是指诗人对人生冷暖的感悟与阅历;学写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工夫在诗外”,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千古绝唱犹闻在耳,他被迫与爱妻唐婉离异,继则为投降派排挤,抗金报国无门,栽下苦槠树,以寄托自己的“苦志”。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躬行”,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
然而在难以产生唐诗、宋词经典的互联网时代,一个女性脑瘫可以成为诗人,于是男性诗人去学脑瘫不学诗,热衷于歪歪扭扭梦游半个中国求做爱;网络上充满了性骚扰,油腻腻、脏兮兮、酸腐腐、急促促、色迷迷……益令兰舟催发的桨橹,淹没在千里烟波楚江里孤愤无耐。
文学从来是把米酿成酒,而不是把米煮成饭便招摇;更何况一些人连米都不淘,煮成夹生饭便雀跃欢腾,又有多么恶心。说到底,这些人不适合写诗。他们不但不适合写诗作赋行丽文,还是女人所感叹的“嫁错的郎"。他们失去了对自己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自私、自恋、花心,毫无责任心;术业无专攻、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女人嫁了这样的男人,岂不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吗?
7
面对喧嚣尘上的环境,面对网创大神们的癫痫,有人无不愤慨地说:我们长了一颗红楼梦的心,有时却生活在水浒的世界里,想结交三国里的桃园兄弟,又难免遭遇一些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
如此种种,面对披着文化外衣、蒙三诈四、油腻大叔的狗屁诗文多多,我们更要保持精神上的精洁。“岁摇星转玉盘乡,月临窗,润心光。邀月举杯,对盏共徜徉。同把世人眸子洗,知北斗,辨玄黄。岚辉两袖自轩昂,桂花香,满川江。福祉大千,夙愿伴华章。锦绣中华人长久,宜放眼,诉衷肠"。(尹玉峰《江城子 • 岚辉两袖自轩昂》)
精神上的清洁,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纯洁、正直、端庄的心态。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要贯穿我们的人生道路,塑造我们的人格和价值观。
精神上的清洁,代表着一种高尚和纯粹的清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无污染,而是更深层次的关于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在这种语境下,精神上的清洁从骨子里赋予了尊严、无私心和无杂念的含义,体现了一种单纯而又坚定的生活方式。
精神上的清洁有多么重要!人的身躯由206块骨头支撑,为什么长着长着,脊椎骨软了,膝盖骨软了?我们从非生理层面说: 脊椎骨软了,是习惯了向凶神恶鬼弯腰;膝盖骨软了,是主动地向恶鬼下跪。如此说来,用浅笑和庄重的内心从容入世有多么重要一一它派生了一种人生中最伟大的尊严,叫做骨子里的清高。它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精神品质。
8
战国中期,庄子贫困,靠编草鞋过日,向监河侯借过米。按理,他为了解决无米之炊,应当像主张"劳心者治人"的孔老二困于陈蔡一样,不但苟且就食,还可以在鲁哀公国宴上讲究“肉不正不食”口是心非的排场。“乞得安身谄媚忙,巧盈笑靥借儒装。月明偏蔽当时影,拂晓欢餐待宰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淫盗雨檐墙。从来君子敬天地。莫等惊雷响四方。( 尹玉峰《七律 • 儒装》)
庄子固然贫困,有一次,魏王召见庄子,见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魏王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庄子的如此回答了得!他心不受形役,怀真抱朴,从容不迫。在封建、愚民、贪婪、自私、鼠目寸光、小农经济社会里,他执着地热爱并坚守的是精神的清洁、独立、风骨、自由!“仰望黄昏落日圆。乱云突兀掠当前。晚妆已被风欺虐,朝色悲心劝雨眠。山入梦,水潺潺。月明星灿衬心田。与天共我同生灭,蝶绕庄生慕圣贤。( 尹玉峰《鹧鸪天• 齐物》)
庄子的《齐物论》社会影响很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庄子认为: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后来,鲁哀公对庄子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庄子不卑不亢回答道:“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戳破假儒士风靡鲁国的不良现象,并向鲁王建议:发布命令,宣布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哪料,鲁哀公却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
精神上的清洁使然,庄子成为了真正的活出自己的人!“梦里蝶飞幽袅袅。几许花间,几许栖芳草。恋恋柔怀情未了。嫣红几瓣镶眉巧。等你人来天破晓。丽影红妆,衣袂香飘渺。隐隐青山林舞蹈。迎来曙色心头好”。( 尹玉峰《蝶恋花 · 庄梦蝶》)
9
封建社会的顽疾,是缺乏对每一个独立生命个体的尊重。然而,如今的世界很多元化,万物皆精彩。回首来时路,无人不泪目。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毛主席非常钦佩司马迁骨子里的清高,钦佩他为理想与命运顽强搏斗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清洁。1944年,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光辉篇章中写道:“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生死荣辱那一夜,他好生痛苦:天牢、官文、红印、罪死、阉生……突兀撞击心中的垒墙,让他沸腾起不息的怨怒。只是尽责历史的真实记录,他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护国大英雄说了一句公道话,却惹得、龙颜大怒!满朝文武百官,早已经颤栗双股,如何死?如何生?泰山之重,鸿毛之轻……痛苦选择后,迎向日出。
“嗓子心灵都喑哑,血刀竹简刻年华。尊严字字承雄雅,传世夸,蔑视腌臜。晓日看红花"!( 尹玉峰《元曲 • 双调 • 春闺怨 • 看红花》)当司马迁被宫后,并没有在蚕室里一头撞死,而是忍受着创伤的折磨,和比创伤更痛苦的羞耻,埋头在一车一车的竹简中,著书立说。这种活着的意义,具有怎么样的历史责任、史命担当,是以时间不枉,抵抗空间空白,忍吞苦难、迎风坚强,终将盼来日出。
大凡精神上清洁的人,经得起折腾,怎么受折腾也不死,他把生命化作一池舀不干的水,一篷扑不灭的火——在中华文化宝库里,成就了不朽的《史记》。“眸子心灵蒙晦暗,竹简解悲怜。蔑视阿谀阉作残。蘸血刻尊颜。无韵离骚三千载,字字著华年。天演狂澜释暑寒。策马到天边"。( 尹玉峰《武陵春 • 纪念司马迁》)
对于司马迁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都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人的睿智,活跃着人的思想,流露着才华横溢的传世作品,才是永久的,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统治者。压倒黑暗,在那红色的朝霞后面,升起了历史长河中的使命、尊严的荣光!
10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文学群更不是打情骂俏、恶俗猥琐、油腻性扰、心生嫉妒神生病,肆意发泄个人情绪的场所。写诗文的男人都应该很洁净,尊敬女性。文盛武昌托心志,内圣生得端瑞气。
我们敬崇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都是写诗的男人。马克思诗歌字字句句如金玉生辉,也如枪弹上膛,具有崇高的诗歌艺术价值。今天,我们深情缅怀马克思诗歌,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丰富与发展。
列宁博览群书,非常具备写作天赋,与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高尔基个人关系良好。列宁也爱写诗,诗讲究意境和哲理,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体现。
毛泽东梦里雄杰论道,醒时与民交心,德行布光明。玄机蕴宇宙,正道定乾坤。 天演巨澜,荡平三山奏功。诗坛李杜唱和,词苑苏辛醉饮,不朽沁园春。誓让寰球共凉热, 东方太阳升。
写诗作赋行丽文的男人女人们,应该很洁净,不受世俗干扰;对待美好事物,最是痴情;读书万卷、谴纶流香、词藻华丽,齐绽文人情怀;而自己,却青灯走笔在多少个阴天、黄昏、黑夜……
写诗作赋行丽文的男人女人们,要懂得天地物我之间的关系,仰望黄昏落日圆,乱云突兀掠当前。晚妆无奈风欺虐,朝色有心听雨眠。林暗山阴托长梦,月明星灿衬心田。与天共我同生灭,蝶绕庄生慕圣贤。
写诗作赋行丽文的男人女人们,要忠诚于信仰和理想,具有高尚情操、慈悲襟怀,世界上的一切苦难,都包容在心,并且把它咀嚼出甜味来。哪怕这种甜味初始时的光亮,一点点、一丝丝,亦或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都能拨动写诗的男人女人们的心弦,一挥而就一篇精美的诗章,给他人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