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慧 的 绽 放
谭芯芯
智慧属龙,她说自己是龙尾巴。想起曾和比我小11岁的她相约:“等你80岁时,我一定为你写篇文章。”她立刻马上回复:“好!我等着。”其实那是玩笑,还是在龙年之首送她些许文字更有意义,因为她无愧。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吉林油田采油一厂工作,住在单身宿舍二楼上,智慧是我小舍友的闺蜜,于是我认识了智慧。她圆圆的脸庞,忽闪着大眼睛,声音清脆,笑起来很甜。我脱产上电大,只要我一回到宿舍,小舍友便带着她轻轻地离开,留给我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毕业后我调回北京,要告别黑土地前,我约上单身楼的女友们到松花江旁美美地玩了一天,照片中的智慧焕发着青春的朝气。
二十年后的2024年,我回到阔别了二十年的油田,尽管智慧和当年单身楼的女友们在餐馆陪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晚上,但仍感觉太匆匆。
网络时代,微信把同爱文字的我和智慧链接得很紧。忘却了年龄的差距,同声共趣,她走进我的生活。
智慧的父亲是1958年玉门油田的石油工人,1961年随着石油大军从西北转战到东北,支援吉林省扶余油矿开发,安家落户。
智慧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夫妇俩有了第一个孩子。没想到七个月早产,孩子生下来体征微弱,大家都以为活不过天亮,但是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小姑娘眼睛黑亮黑亮的,姥姥还以为她眼睛上沾了疙瘩石油呢。一铺土炕上紧挨着住的一个女老师看着她乌黑闪亮的大眼睛,送给她一个名字——智慧。

生在石油工人的家里,从小在石油娃堆里长大,石油精神、石油情怀融进智慧的血脉,浓得化不开,种在生命里。
1970年扶余油矿大开发,“七0油田”由此而生。继承父业,八十年代智慧进了油田。她当过采油工,一个人在井组值班,为了壮胆,边抠饬(擦)大螺丝铁疙瘩边唱歌;她做过团干部、基层支部书记一把手,不惧风险,耐心做下岗工人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切实为上访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她用心用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带领的团队成为厂里、局里的先进典型;她刻苦完成电大学业,一步一步攀登,成为高级政工师……“油田劳动模范”“党务工作者标兵”,每一个称号都凝聚着她艰辛得付出,每一个岗位都展示着她历练后的成熟,每一步都昂扬着她青春勃发的朝气。
智慧退休了,她的心却离不开油田。一篇一篇带着黑土芳香的记述石油前辈的文章相继发表;一首首赞颂石油精神的诗歌激情流淌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石油娃的童年趣事展现在人们面前。她潜身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石油会战的资料,融汇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将字符镶嵌在诗文间,温暖激励着石油人。她走笔华章,高歌 “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骄傲。她文思敏捷、灵感飞动,作品高产,把对生活的热爱化作文心,让情爱在字里行间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带着黑土的质朴、带着冰雪的清新。
2021年,吉林油田要创建石油会战纪念林,发扬光大石油精神。智慧兴奋不已,立刻投身其中。她在现场给我发来视频:春寒料峭,风展红旗,钢铁铸成的石油树高耸在松原大地上,向前辈致敬!向后人昭示——石油大会战的精神代代相传。亲历者们欢呼着,激动着,感慨着,种下树苗,把石油魂种在松花江畔,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历史和未来。
知青是七0油田大会战的主力军,智慧不解的情结是对一代知青人的敬重。她热切关注知青的动态,热衷有关知青的活动。她经常向人述说知青对她的影响,说自己是被知青的拼搏精神感动、激动着,从而建立了追求的目标,不断自我充电,自我完善,奋发向前。在她心里,知青是生活学习工作无处不在的榜样;在她笔下,知青是饱经磨砺而不向命运屈服的一代人;在她演讲中,知青是照亮前行的一束光。

辽阔的东北大地把智慧滋养得坚强敞亮,她像个精灵,啥都敢招呼,而且干啥啥行。道不尽的石油情,说不完的知青话,写不尽的生活事,激发她在《都市头条》网站注册了以“风雅北京”为名的账号,为文友们搭建起一个广阔的传播平台,编发友人的作品,哪怕是更深夜半,她不辞劳苦,精心制作。她与时代同行,热情传播正能量,让“风雅北京”有了鲜活的生命。
智慧精力旺盛,激情勃勃。她说:“祖国山河这么美,俺要好好看一看”。沿着海岸线漫长的旅途,开阔了视野,心中多了敬畏和热爱。登上布达拉宫,她忍不住激动的情怀,视频中让我同步分享那种高峻与庄严。旅途中攀爬白石山,雄奇险境之下,她惊呼《我睁着半只眼睛看》,读者无不随着跌宕起伏的文字历险而后跃跃欲试。生活丰富了她的创作源泉,遇山唱山,为黄山挑夫的坚毅即兴诗作;逢水歌水,从汨罗江畔的石头触发一腔悲情,为屈原的爱国情怀仰天诵诗呐喊。
涛涛松花江水浸润着智慧的家国情怀。新冠肆虐,她未能幸免。走出阴霾,投身松原志愿者活动, 给环卫工人送姜汤,给医护人员送盒饭,给交警送水……点点滴滴都是大爱。
她到海南修养,适逢当地正在搞宣传雷锋精神的活动,她立刻到全国学雷锋活动基地,加入“三亚雷锋文化促进会”,积极参与学雷锋的文化建设中,一堂堂热情洋溢的讲解,迸发着激情与活力。
雷锋精神本是与她共生共长的,积淀后转化为充盈的热能,她将其奉献给深爱的祖国。在她心中,确立了一个坚定的目标:一辈子学雷锋。说到做到,从北到南,一场场活动,都留下了她深深的足迹。她以一颗仰望的心,礼赞存在于万物生命中的美质。
智慧容易被感动,她又感动着更多的人。2004年1月8日深夜,她给我发来某高校给她颁发的“荣誉校友”证书。这背后是她怎样的倾情付出!我情不自禁为她的高光时刻喝彩!
她从小事做起,但格局高远。她从不忘记国家的每一个重要纪念日,人们一定能读到她激情澎湃的诗文,感受着她炽热的爱国心。

才华需要共鸣激荡。智慧把日子过成了诗话,激发了无限的创作热情和动力,本能地释放着真性情和快乐的洒脱。她常和我述说所见所感,喜怒哀乐中包含着她对生命的态度与思考,她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永远以昂扬的步伐向前。岁月磨练了她的心性和胆识,志向和情操在磨练中升华绽放。上苍赐给她美好的天赋,让她完美而彻底地表达和宣泄着自己。
她说自己玩疯了。
我说:“理论人生120岁。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哈哈,我们好好的,120岁。大姐,我等您!”
——2024年1月25日








作者简介:
谭芯芯,1952年生于北京。曾为知青,石油工人,国家公务员。作品见诸于报刋杂志、新媒体。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