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22》「飘舞的剑」(5526辑)

晨间寄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衣胞之地,无论走多远,都会不时想起,有条件,不时回去,坟茔,邻里,发小,红白喜事,都是思乡的牵挂。
我打的去看望那位坐在轮椅上的老朋友。屋里半明半暗,他一个人坐在轮椅上,电视机虽然开着,他却两眼凝望窗外,似在发呆。是啊,老伴走了两三年,儿女们要求生活,孙辈要上学,自己又走不动哪里,不一个人待着干嘛?
看到是我,眼圈又开始泛红,鼻息抽搐,我赶紧大声讲话。听到声音,他二儿子从另一屋过来,对我说,他脾气古怪,没有什么朋友,每次你来他都要哭。脑梗病人又说不了话,但他心里明白,你不嫌弃他,他很感激这份情。
在地方中,他算奇人隐士,早年随其外祖父学习《易经》,也有些悟性,生病前找他的人多,择个吉日,瞧个命理,看个风水,很有道道。信不信由你,他不多解释,看到不好的,他倒给点脚力钱,打发人开步。一来二去,家里开销不愁,还乐善好施。
人是这样,能走能做能帮忙,谁说没有朋友?脾气是一回事,而务实又是一回事。那时我就看到找他的人都是满脸堆笑,而今,别说帮忙,他连话都说不了,谁会理他?
好多年了,时逢春节正月,我都去他那里拉拉家常,也算拜年,给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点压岁钱。现在孩子们成家立业了,搬出去在,两个儿子一家一年,管他的生活。住在城郊接合部,靠打工生计,坐在轮椅上等吃等喝也是自然。人,做成习惯的事不会忘,记得那份情情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至少,可以找到自己走过的痕迹。
看别人也是看自己。什么叫做穷途末路?我想,谁都会有。人不穷,路会末。生老病死,所以人们一直在探讨末路说。人在时光的隧道里,并列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最后都要叉开去,灵魂和人形,自己去找找,会是怎样……?
新的一天,早安!
2024.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