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 安 行
文/杨光善

1994年,我首次踏上了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那时的我还是西安陆军学院的一名学员,还是个满怀憧憬的青年。延安的宝塔山、延河水、杨家岭、王家坪,以及那浓厚的革命氛围,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30年后。昨天,我同阎能利政委、何俊峰战友、赵一瑞老乡再次驱车从西安出发,踏上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圣地,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几分感慨。延安,这个名字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段历史、一种伟大精神的象征。

昨天下午,我有幸拜访了曹谷溪曹老。曹老已是白发苍苍,但依然精神矍铄。我们围坐在一起,曹老给我们讲了一些当年的人和事,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曹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延安的深情厚意,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那些激情燃烧的青春,仿佛又浮现在了我们眼前。

晚上,我的老同学泉林邀约几位甘肃老乡,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谈论着过去的趣事,也分享着现在的生活。虽然岁月已经在我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延安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情感却从未改变。

在延安的这两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延安的变化让我惊叹,但那份红色精神却始终如一。它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此次延安之行,让我更加珍惜眼前这种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情感。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延安城头红旗飘,宝塔山下歌声长。
革命烽火燃千里,英雄儿女志如钢。
延河水流淌不息,岁月如歌诉衷肠。
革命精神永传承,红色基因代代传。
青山绿水映红日,风华正茂展宏图。
不忘初心砥砺行,共筑中国梦飞扬。
延安精神永闪耀,照亮前行路不迷。
红色故土情深厚,永远铭记在心间。



杨光善,甘肃武威市人,1990年3月入伍,上校军衔,长期在西北军营工作,精于军队战备、训练和管理,尤其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深入的研究,多次在军地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反映军队生活和一些研究性文章,退役后定居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