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茌平文苑》
的不解之缘
文/张晓燕
春回大地,草木萌发,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茌平文苑》迎来了出刊一千期,真是一桩让人欢欣鼓舞的盛事。回望走过的这一千个日日夜夜,心中不觉生出几分感慨。

《茌平文苑》创刊于三年前,以刊发文学作品为主,既扶持本地作者,也接纳外地文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精神的乐园、心灵的港湾。我有幸被主编冯老师邀请,成为编辑中的一员,从此,我便与这个平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于我而言,编辑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编辑一篇篇文笔迥异、 风格不同的文章,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自己写文章时,便愈发注意“的、得、地”的正确用法、字词的恰当表达以及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这算得我的一份额外收获。
这几年,我“认识”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友,其中有不少已是成名的作家,他们能赐稿《茌平文苑》,让我们深受感动;当然更多的是业余爱好者,他们对平台的青睐,同样让我们信心倍增。
作者们来自山东、广东、福建、陕西、安徽、江苏……有工人、农民、教师、机关干部、退伍老兵……年龄最大的已经年逾八十,年龄最小的还在上小学……但不管男女老少、年龄几何、哪种职业,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对文字的钟情与热爱!
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投来的稿件难免良莠不齐。平台既热烈欢迎文采出众、功底深厚的作者,也不会把水平有待提高的作者拒之门外。对于有瑕疵的文章,我们能修改尽量修改,能刊发尽量刊发。多少次,改稿到深夜,多少次,熬红了双眼……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不想冷了任何一位文学爱好者的心。
在人手一机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更别说埋头写文章了。打开手机,各种热点新闻、娱乐段子让人应接不暇,刷了一个又一个,简直永远看不完。时间就这样被慢慢消磨掉了。
这种情况下,能执笔写文章,既需要坚如磐石的定力,也离不开内心对文字那份深沉的爱恋。《茌平文苑》则把作者的这份热爱传达出来,召唤并感染着每一个爱好文字的人,从而激发出他们心底深处的那份热情。而编辑,正是联结《茌平文苑》和作者之间的纽带,我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茌平文苑》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如今就像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树,虽然还有些稚嫩,却是枝叶葱茏、生机盎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平台的稳步发展,离不开总编乌老师的运筹帷幄、主编冯老师的无私奉献、还有我们几位编辑的齐心协力,更有广大师友的鼎力支持!
明媚三月,充满希望,《茌平文苑》,未来可期!

作者:张晓燕,聊城市作协会员,烟火红尘里的平凡小女子。喜欢星月云朵,迷恋草木芬芳;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写字难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