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好实事——探寻习近平同志浙江足迹(二十四)
习近平下乡调研主持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要求当地党员干部解决如何从群众十分重视、干部却忽视的"小事"入手,建立起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
(一)
在习近平的提议和推动之下,
省委省府出台让浙江人倍感温暖的文件:
《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意见》,
抓好为民办好十个方面实事是其重点。(注一)
为民办实事热潮涌向浙江城乡每个角落,
围绕一个"民"字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
涵盖就业、医疗卫生、城乡住房、科教文化,
还有身体健康、精神生活、公共安全等方面。
习近平对建立长效机制"提出三个要求,
财政经费的保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全国率先提出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
十多年全省新增财力大半都用于民生改善。
为保障每方面的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省府制定了办好十方面实事分工方案。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其服务模式形成"为人民群众买单"。
省一级实施126项大的民生实事工程,
实施主体由省市政府向县、乡拓展。
2019年省市县推出民生实事1085件,
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
习近平对教育向来十分关心:
要求把发展理念转变到科学发展观,
让更多人接受多样化、更好的教育,
是他一直执着坚持的教育观念。
有人提出创办一所中外合作大学,
习近平表示全力支持尽快筹建。
结果有两所中外合作大学先后建成,(注二)
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创造新的典范!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习近平也特別关注,
说抓好了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英雄不问出处,
只要掌握一技之长,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发展。
(三)
建设滩坑水电站是丽水群众多年期盼,
但建设这样大型水电站存在两种意见:
钱从哪来?移民问题如何解决好?
这些问题使得项目议题多年搁浅。
后来好不容易国务院批准上马,
却发生由移民安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工程要不要继续?所有人都盼习书记决断,
习书记说项目要继续,但移民工作要完善!
滩坑水电站终于破土开工了,
五万多移民一直牵动着习近平心弦。
他专门到移民安置点一户户走访,
关切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困难?
得知下山移民安居乐业过上城里人生活,
习近平连连点头说"好",满脸笑颜:
建造滩坑水电站是造福山区人民大事,
希望大家脱贫致富,日子越过越甜!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习近平的追求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他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急事难事入手,
诠释了什么是为民情怀,人民优先!
注一:十个方面实事是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
注二:两所中外合作大学是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凯恩大学。
(维我中华2024年3月1 0日深夜落笔,敬祈教正)
